第九章 一群豺狗
从磨槽沟回来以后,邓老大的想法更丰富了。一天晚上,兄弟俩在火塘边一边吃板栗一边说闲话,老大说:
“哑巴,现在我们已经不愁吃饭的问题了,我有一些想法,你看要得不?”
哑巴没有做出任何表示,他只是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老大接着说:
“第一个想法:继续开荒,再开出五亩地来,加上现在的就有十亩多地,种这十亩地全家人就够吃了,家里的地不种了。
第二个想法:悄悄把父母和聋子弟弟接到山里来住,免得大家都担心,反正家里的土地种粮食不够吃。
第三个想法:修房子。山里的木材多,只要有工具,我们就可以在风箫洞门口修两间小木房让父母亲和聋子弟弟住。
第四个想法:继续操练本领,聋子弟弟也要练,母亲给我们煮饭我们就专门练。不但要进一步提高我们自己的本领,还要教会聋子弟弟,让他完全能够自己保护自己。我们现在要重点练习射击,去磨槽沟再买两支火枪和一些火药回来,兄弟三人一人一支,要把枪法练成和石头一样能够达到百发百中。只有全面练好本领,才能够完全保护自己和家人。
第五个想法:要在磨槽沟找一个立足的地方,便于今后去磨槽沟做生意。
听完大哥的想法,哑巴很高兴。他向大哥拍手、伸大拇指,特别是要把聋子弟弟接到山里来最符合他的心意,他就想和聋子弟弟一起玩耍。
邓老大的这些想法十分完美,对他们的家庭来说是很切合实际的。他的这个计划体现了农商结合的理念,只要哑巴弟弟配合得好,这个计划就完全能够实现。而实现这个计划又是他们的家庭逐步走向富裕的关键,是他们兄弟俩娶媳妇的基础。他的计划得到了哑巴弟弟的认同以后,兄弟俩开始讨论计划的实施步骤,老大说:
“第一步:过年之前我们要把现在的地挖出来,再砍出五亩荒地,过年以后把它挖翻,三月清明之前备足十亩地的肥料。
第二步:明年把包谷种下地以后,就把小木房修起来,同时把聋子弟弟接到风箫洞来训练,他还可以帮我们做点小事。
第三步:悄悄把父母接到风箫洞来居住。从此就不回老家了,要买东西直接去磨槽沟,这样就不会有人知道我们的去向,免得父母时常担心我们,我们也时常担心父母。”
哑巴点点头,他认为大哥的安排不会错,只要按照大哥的说法去做,今后的生活肯定比现在还要快乐。父母和聋子弟弟进山来,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快乐。
邓老大讲完了他的思路之后继续说:“哑巴,我们在老家,有时候要和别人斗心眼儿,斗不赢别人就要吃亏。现在我们到风箫洞没有人和我们斗心眼儿了,但是野兽要和我们斗力气,斗不过野兽就有生命危险,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练习本领,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松懈。从现在起,晴天我们就开荒种地,雨天我们就练习本领。还要抽一点时间去捕猎,捕猎已经不是最主要的事情了,我们要以种地为主。晚上没事做我就教你读书写字,把我会认的字和会做的算术都教会你,你不会读就牢牢地记在心里,今后我们去磨槽沟做生意会有用的。”
哑巴连连点头,他非常乐意读书写字。
不知不觉又到收板栗的时候了,邓老大兄弟俩用了十来天时间把板栗收完晒干。今年的板栗收成更好,数量和去年差不多,可是籽粒就比去年的饱满。他们打算送些板栗回家,顺便带几样工具到风箫洞来准备修小木房的材料。
一天晚上,邓老大兄弟俩敲开了家门,他们走得满头大汗,当他们把两背篼板栗放下来时,聋子弟弟就高兴得手舞足蹈,跑过来捧起板栗就吃。吃过晚饭,老大跟父母讲了他在风箫洞和哑巴商量的计划,开始的时候父母只是默默地听,后来,父母都说话了。
母亲问:“搬到风箫洞倒是好,今后你们兄弟俩怎么娶媳妇?”
邓老大原先没有考虑这个事,他被母亲问得张口结舌,回答不上来。隔了一会儿,他才说:“娶媳妇的事慢慢再说,我们都还小,我不过才二十岁,哑巴更小。”
“不小啦!都二十岁了还小?”其实母亲主要是考虑老大的媳妇,至于哑巴和聋子娶媳妇的事在她心里一直都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她断定哑巴和聋子是娶不到媳妇的,再担心也是枉然。
父亲也发话了,他说:“可以,明年收割时我们就可以搬到风箫洞去!至于孩子们娶媳妇的事,我是这样想的,现在我们对外说的是老大和哑巴在四川地段被拉兵了,王保长才没有过问我们。你想,一个还在当兵的人,哪个姑娘要嫁给你?再说,穷人一二十岁就娶到媳妇的少得很,都是二十五六、二十七八才娶到的,有的还是三四十岁才娶到媳妇。我们先搬进去,走一步算一步。”
母亲又插话了:“走了以后房子呢,房子怎么办?”“房子就交给幺公看。对外人就说部队不要哑巴,老大写信回来说哑巴回家了,我们找哑巴去了。”父亲和母亲一问一答,对搬进风箫洞的事展开了讨论。
母亲又说:“土地呢,土地怎么办?”
父亲说:“租来的那几分水田和一亩多土都还给东家,不租了。自己的那几分土借给幺公种包谷,不收他的租子,以后我们回来他再还给我们。”
“好,就依你的意思嘛!以后老大娶不到媳妇我就找你算账!”母亲很勉强地服从了父亲的决定。
邓天举对老大说:“走,我们一起给幺祖祖送点板栗过去!”父子俩来到幺祖祖家,老人对邓老大十分亲切,把老大拉到身旁嘘寒问暖了一阵,又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最后他郑重其事地对老大说:“古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无论如何要娶一个媳妇啊!我们邓家就靠你沿袭香火了。又说,我这里有几本说唱的书,你拿去没事的时候在山洞里说书,还可以教教哑巴认字。”说完,老人顺手从窗台上取过书递给老大。老大满心欢喜地回到家里,他问父亲为什么不把他们的想法告诉幺祖祖,父亲说:“不慌,等到搬家的时候才告诉他。”还是父亲考虑事情周到,因为要等到明年六、七月才搬家,他怕时间长了有变故。
邓老大兄弟俩从家里拿了几样工具回到风箫洞,因为他们的计划得到了父亲的认可,也得到了母亲的默许,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在过年之前,兄弟俩就提前完成了计划的第一步,他们不但把现有的土地挖了出来,还把新砍出来的五亩荒地也挖翻了,并且备足了十亩地的肥料。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要在明年的二、三月份备好小木房的所有材料让它慢慢地脱去水分,避免以后父母住进去湿气重了引发了父亲的关节痛。
冬季是捕猎的最好季节,邓老大想:如果能够再捕到一头老虎或者豹子,一张毛皮就能够解决一家人进山以后的所有问题了。捕不到老虎豹子,至少也要捕到二三十只松鼠、野兔,才可以解决目前的一些急需问题。虽然现在也有一张老虎皮和豹子皮,但那是万万不可以失掉的,因为他们自己要用,舍不得,只能再去森林里碰碰运气。
兄弟俩拿着梭镖在森林里行走,他们从来不背那支昂贵的火枪,且不说火枪没有梭镖携带方便,发现了野兽还要慢慢地瞄准,假使第一枪没有打中,你就没有再装第二枪火药的时间,说不定就在你装火药的时候猛兽早就扑到你的身边了。再说,打枪是要成本的,可能一个铜元买的火药也打不了几枪,火枪的威慑力虽然很强,但是用来打猎就不如他们甩石头方便快捷。事也凑巧,这一次他们就刚好吃亏在没有带枪。冬天的树林落叶很厚而且湿润,脚踩在厚厚的树叶上也听不到有多大的声响。他们走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发现有野兽的动静,就坐下来吃点东西。他们还没有吃上两口,一群豺狗出现了,大概有七八只,咕咕咕地叫着向他们扑过来。兄弟俩淬不及防,只是本能地迅速站起来,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一只豺狗已经扑到老大的背后,前爪已经搭上了他的蓑衣。哑巴忙于对付其它豺狗,没有顾及到大哥。邓老大反应敏捷,他横着梭镖一个猛转身,打退了那只豺狗,但是他的手臂同时也被豺狗抓伤,鲜血染红了他的手掌和手臂。此时,他顾不得伤痛,连忙靠向哑巴,兄弟俩背靠背互相护卫着拼力打退了豺狗。那些豺狗灵巧的很,躲闪腾挪极其敏捷,兄弟俩一阵快攻却一次都没打中豺狗的要害。因为距离太近,甩石头也发挥不了作用,而且,根本就没有他们取石头的时间。如果不是他们平时训练有素,说不定还会败倒在这群豺狗的利爪之下,成为它们的美餐。假如这一次他们带上了火枪,只需放一枪就可以把豺狗吓退,不会付出任何代价,还可以在豺狗逃避的时候用石头打击。这是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惊险,原先他们只是听说过豺狗群抠牛羊的屁股,把内脏抓出来先吃掉再慢慢吃肉,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豺狗进攻人的故事。豺狗在猛兽当中非常有智慧,它们的个体除了敏捷以外并没有多大的本事,在捕猎时都以群体出现,主要采取轮番作战和围攻的方式打消耗战。豺狗捕猎的成功率远远超过老虎和豹子,只要他们发现猎物就能够十拿九稳地捕获。它们的主要攻击对象是野猪、山羊、鹿子、牛等草食动物,有时侯也围攻老虎,老虎寡不敌众最终成为失败者,所以民间有‘豺狗才是兽中之王’的说法,难怪人们总是说“豺狼虎豹”把豺狗排在第一位,这种说法不无道理。豺狗喜吃动物内脏,所以它们在攻击猎物时首先就选定猎物的屁股和气堂,便于抓出内脏先吃掉。原始森林里的豺狗从来没有见过人,可能把邓老大兄弟俩当成了其它动物,当它们发现兄弟俩不是草食动物,而是两个不好对付的家伙以后才悻悻离去,这时候兄弟俩已经没有力气用石头打击豺狗了,任凭它们各自走远。邓老大这一次伤得不轻,一只手臂肿了十多天才慢慢康复。幸好豺狗的爪子没有毒,不然,老大的手臂不知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这一次付出了血的代价,深刻的教训使邓老大兄弟俩更进一步地加强了苦练本领的决心。在过年前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们甚至丢开好多事情专练击棍和甩石头打击游动目标。他们打坏的木棍足可以当柴烧上十多天不成问题,他们甩石头打烂了无数个吊在树上的古藤坐垫,断藤落下来铺了一地。他们练得如痴如醉热火朝天,手臂练肿了,手腕也练肿了,手掌上练成了一层厚厚的老茧。他们把练习本领当成了生命的一部分,他们认为本领和吃饭一样不可或缺。
这一次遭到豺狗的攻击使邓老大增强了买枪的紧迫感,他认为短铳携带方便,遇到群兽攻击时可以快速地放枪威吓,然后在野兽退缩的时候伺机进攻,这样就能赢得主动。因此,兄弟俩加紧了捕猎和采药,打算用毛皮和药材去磨槽沟换回盐巴和火药火枪。
初春季节,动物的食物青黄不接,很多野兽把自己藏匿的食物吃完了,只好出去四处寻觅。这个时候是邓老大兄弟俩捕猎的好机会,他们想抓住这个机会捕到更多的野兽获取更多的毛皮。他们采取捕猎和采药同时并举的方式,见子打子有啥就干啥。
一个阴天的早晨,邓老大兄弟俩来到大坪山最顶上的那一大片森林里。初春的森林总是雾蒙蒙的,但是只要你深入其中也不觉得那雾有多浓,如果隔远看过来,那山就好像是被大雾笼罩着,山和树都只是隐隐约约依稀可见。他们走在森林里总是感觉天色也不是十分明亮,那怕是白天都不免有一点儿阴森恐怖。他们发现,前面似乎有一网更浓的雾罩在地上,他曾经听人说过,有天麻的地方就有一网白雾罩着,不知是真是假,他想走过去看个究竟。他对哑巴说:“走!我们去看看白雾下边是什么。”哑巴最先跑到雾罩里面,突然伊伊呀呀地吼起来,又赶忙走回几步拉住大哥的手。邓老大被哑巴的举动搞懵了,突然一惊,心想,莫非遇到什么可怕的鬼怪了!他急速地向哑巴吼道:“注意,拿好梭镖!”可是哑巴抓住他的手又拉又摇直往雾罩里面走,全然没有害怕的意思,老大这才明白过来那里没有危险,一颗绷紧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老大走进雾罩里,哇C多的天麻!稀稀落落的一大片淡红色的天麻茎杆,像箭头一样从土里射出来藏在枯败的蕨鸡草里面显得十分耀眼,老大高兴得差点儿跳起来。他叫哑巴看着周围防备野兽,他一个人慢慢地挖,他先把蕨鸡草拔掉,然后用梭镖尖头慢慢地撬。森林下面的泥土很松软,没用多少工夫就挖到天麻了,他干脆放下梭镖用手轻轻地刨开泥土,陆陆续续地现出了一个个像洋芋一样的天麻,亮锃锃白兔兔地横躺在黑土里。老大和哑巴看得眼花缭乱,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的天麻,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天麻是名贵药材,对于治疗神经血管疾病,降血压、强筋骨、保健大脑都有很好的疗效,只有大富人家才用得起,贫家效没钱不会用这样名贵的药材。品相好的天麻价格很高,一斤生天麻可以换回30斤上好的大米。兄弟俩用枯草轻轻擦掉天麻上面的泥土,然后一个个地挨着摆在地面的树叶上,老大数了一下,足足三十个,大约有十来斤。老大已经顾不上天冷,他脱下外套包起天麻,再用一根细藤扎紧封口,小心翼翼地抱在胸前打道回府。老大走在前面,高声唱起了一首悠扬婉转的山歌:
远看情妹穿白绸,把我追得汗水流。
翻山架岭才赶到,原是一条草白牛。
一路上兄弟俩好不高兴,哑巴手舞足蹈走在后面,他怕大哥不小心把天麻漏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