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蚕花会上的肉包香喷喷

玉莞找了张草纸心把钱包了起来,心翼翼的放在贴身的衣兜里。看着背篓里还剩的兔毛和野鸡毛,和玉岚商量又去了趟皮具店。

“老板,你看看,这个兔毛我们很心的剥的,没有伤着,颜色还是纯白的呢,很适合做个拢套,做一点的手套也可以啊,那些富家姐肯定会喜欢的。还有这个野鸡毛,这是山里最漂亮的那只鸡的,做在帽子上戴出去简直就像个将军一样威风凛凛的……”

玉莞为了卖出兔毛和鸡毛,也是撒乖卖萌什么都使出来了,眼巴巴的看着皮具老板,她继承了李氏的颜色,长得乖巧,但由于营养不良,大眼睛挂在巴掌大的脸上,显得有点空洞。

“什么像个将军?我看看呢,嘿,你这丫头还懂得威风凛凛。”

一个大约十二、三岁的,穿着富贵的胖子从门外走了进来,把鸡毛插在帽子上转了个圈,望向门外走进的年轻人道:

“银虎哥,我像不像玉将军那样威风凛凛?”

“哈哈,你子最崇拜的就是玉将军,人家那是翎毛,你这是唱大戏的鸡毛啊。”

年轻人——谭银虎长得虎背熊腰,发出瓮瓮的笑声。

“才不是唱大戏的呢,我觉得不错,丫头,老板不收我收了,给你一两银子如何?”

胖子身着绸缎短打,头发用个金冠束了一部分,有些短发还披在肩上,脖子上戴了个金锁圈,手上还带着两个金镯子,十足十的地主家的富儿子打扮,玉莞怎么看怎么像唱戏的猴儿。

“一两?”

玉莞盘算了下,这个时代一钱等于一百文,一两等于一千文,要知道村里好点的农户,一年也只能攒个十两左右。

“怎么,嫌少了啊?那五两吧,我娘就给了我这么多零花钱。”

胖子看玉莞愣在旁边,赶紧道。

“不不,够了够了,一两太多了。你要是真喜欢,就十文就好。”

玉岚也被一两银子惊到了,但还是反应过来,赶紧接上话,爹过,做人要将良心。

银虎正想话,听见玉岚的话在心里暗道,有趣。

胖子,诚,云溪郡首富程功的老来独生子,平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程功从玉将军那里讨了他来,就是让他保护诚的,顺便不让他上当受骗。一两银子对于程家不算什么,但是看这两个丫头的穿着并不富裕,不知道能不能抵御住诱惑。

玉莞从惊讶中醒来,接过玉岚的话。

“是啊,公子,我们只要十文就好,一两太多了。”

她虽然贪钱,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坑孩。

这下该诚愣住了,还有人不要他的钱,娘一给他五两银子买零嘴,爹还嫌少呢。

“这样吧,我把这块兔毛也买了,给娘做个护手。不用找了,走吧,银虎哥,今买到这漂亮的毛,我要向表哥显摆显摆,快带着我飞。”

诚把一块碎银塞给了玉莞,就拉着银虎往门外走去,要他施展轻功带他飞。

“诶,公子,你等等……”

玉莞追出去的时候已经不见了两人踪影。

玉莞和玉岚向皮具老板打听了诚的消息,得知他常住云溪郡,商量着下次赶场再找他多余的银子。

玉岚来之前和李氏约定等待的地点是蚕花娘娘庙外面,于是玉莞回到菜市丑,仲礼用藤草席铺在一个背篓里,背着仲娃,让他时刻抓紧,玉岚背着和她差不多高的大背篓,提个背篓,玉莞背着另一个背篓就开始往蚕花会去了。

养蚕是西荣府除种地外最重要的农事活动,男人们种地,女人们养蚕抽丝织锦。

桑蚕元素在各地宗祠、庙宇随处可见。除了镂刻蚕纹的器物,民间还有很多神话传,还有固定的祭祀蚕虫、供奉蚕神的活动,有些郡上还有集中养蚕的村子。

蚕虽有春、夏、秋三季,但春蚕是质量最好、产量最高的一季,为了祈求蚕能少灾病、多出产,西荣府各地都会围绕蚕举行各种盛大的祭祀庆祝活动。

《乘异集》中记载:“蜀中寺观,多塑女人披马皮,谓之马头娘,以祈蚕事。”这位马头娘就是蚕神,又叫马明菩萨、蚕花娘娘,她的传在《搜神记》、《太平广记》等书中均有记载。

而西荣府的百姓除了祭祀蚕花娘娘外,还祭自己的“蚕神”。西荣府处于原古蜀国的范围,相传,古蜀国的开国先贤名桨蚕丛”,他教化百姓养蚕植桑,抽丝织锦,让古蜀人进入文明社会,被古蜀人尊为“蚕神”。

陆游诗云“蚕房已裹清明种,茶户初收谷雨芽”。

清明就是养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节,是蚕种孵化时期。这一个月又被称为“蚕月”,蚕农们起早贪黑,在干燥温暖、清洁安静的蚕室里将一张张蚕种“催青”,等蚕卵孵化出又又黑的“蚕蚁”,再用春里刚长出的新鲜桑叶喂养。

蚕花会是蚕月里重要的节会——“至时货易毕集,人称其繁茂。”

西荣府的蚕花会,有一群固定的商贩会从府城的蚕神庙、蚕花娘娘庙庙外循环到各个郡、县的蚕花娘娘庙、蚕神庙庙外摆摊,集中售卖吃食、养蚕、丝织相关的工具和产品兼及花木、果品、药材杂物。还有各种戏曲、杂耍等热闹的表演,吸引周围的人家携家带口地赶来参会,参会的农户有时也会将食材、山货拿来交换易售。

清明节当蚕花会会达到顶峰,蚕农会将布满蚕卵的蚕纸带到相近的蚕花娘娘庙、蚕神庙中祭拜,祈祷蚕神庇佑。

过了清明,集中养蚕的村落就会关门闭户,不见人迹,只有沙沙的新蚕食叶声,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期盼。

离张家村最近的蚕花会是云溪郡的蚕花会,每年从清明前三开始搭摊,清明后撤摊。这几不仅有热闹的集市,郡守还会请人在清明前一沿街耍“蚕龙”。

“蚕龙”衍生自舞龙,通常由稻草填塞身体,用白色粗布扎紧扣实,“蚕龙”有单节或多节,每条“蚕龙”用一根或几根竹竿撑起,单节是一人举一蚕,多节是用麻绳相连九人举一蚕。龙珠被做成桑叶形状,“蚕龙”不论“单蚕”还是“多节蚕”,都向龙珠舞耍。

“蚕龙”一般伴有锣鼓助兴,舞蚕人随着锣鼓声,冲“桑叶”或“单蚕”原地腾挪跳跃,或多节“蚕龙”枝节随音乐翻滚缠绕游动,此起彼伏。

而孩子最喜欢围绕“蚕龙”戏耍,大人也不会加以制止,因为举龙珠的舞蚕人会时不时掏出一些饴糖,抢到的孩一年都有好的祝福。

孩穿梭在“蚕龙”之间,嬉笑生动,一个是生命的期望,一个是生活的期望,儿戏“蚕龙”,也成为一道蕴含着人们最美的期盼的风景线。

今日是赶场的日子,郡守还特地把耍“蚕龙”时间提到今,所以蚕花会人山人海,比菜市场的集市还热闹。

因为临近晌午,玉莞她们先去了杂耍吃食区。蚕花会上没有多少吃食,热食只有庙旁左侧的的面摊、包子摊、茶摊,剩下就是点心糕点、寒食摊子。再远一点有杂耍摊子,有耍猴的,有表演变脸的,有表演杂技的……也有货郎挑着担子在卖些玩意儿,坐在茶摊就能看到。庙旁另一侧是看相的、算命的,卖香烛钱纸的,再连过去就是卖杂货的了。

玉莞他们在茶摊找了个位置,再要了六个肉大包和十个菜大包,和三大碗茶水,花了五十文。四人就着茶水吃着菜包。胡乱吃下一个包子后,四人都忍不住看了看装包子的背篓,舔了舔嘴唇,却没有提出再吃。

他们没等李氏先吃已经是不守规矩了,况且还要带回家吃几呢。

玉莞让仲礼带着叔娃守着背篓和包子,在茶摊看着杂技表演等李氏,自己和玉岚背着大背篓去逛杂货区了。

虽然卖了一点钱,玉莞两姐妹商量着还是要先买一些食材和必需品,杂货区的东西简直琳琅满目,都是农户自己背来卖的,相对于郡里店铺的要便夷多。

玉莞买了些谷子、麦子等粮食,还称了些豆子、白糖,十几匹有点烂叶子的青菜。

又去猪肉摊子割了十斤的板油,两根棒子骨,一块半肥半瘦的五花肉,老板看她嘴甜还送了两碗猪血。

逛了一会,玉莞他们的背篼就满了,因着张家才安置到山上,少不了要买些罐子、缸子,草纸蜡烛之类的日用品。

想着家里人都需要补充营养,玉莞又在鸡蛋摊上买了二十枚鸡蛋,还有三只鸡,加上这春耕需要的各类菜秧子,就剩十四文钱了。

胖子给的银子暂时还不能动。玉莞买的爽也心疼的紧,她特意让白凌云给的铜钱啊,现在什么手感都没了,一夜回到解放前啊。

回到茶摊时,李氏也刚好过来,玉莞递给她一个肉包,李氏却只轻轻咬了一口包子,连馅都没吃到就自己已经吃过了,把包子给了孩子们吃。

“娘亲,我们已经吃了一个了,我们还有的。”

玉岚让李氏看了背篓里的包子,和叔娃一起把包子又送到李氏嘴边,李氏这才吃掉了整个包子。

李氏吃完包子,耍“蚕龙”的队伍过来了,玉岚、仲礼害怕不敢上前,玉莞倒是身手敏捷的穿梭在“蚕龙”中,眼疾手快的抢了5块饴糖分给大家吃。

本来晚上还有表演节目的,但是如果看完节目回村,村里大门就落锁了,李氏抱着仲娃去逛了一圈蚕花会,众人又各吃了一个菜包子当做晚餐,准备回程。

李氏找到正准备回去的张大发兄弟,由于张大发他们的车装不下多少了,只能把买的东西以及仲礼、叔娃托给大发叔的牛车捎回去。玉莞执意给了他们十文钱,作为答谢费和车费。张大发推辞不过,承诺会将东西和孩子送上山,李氏这才牵着姐妹俩远远跟着后面。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