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党怀英献策

“党世杰,看来你对政事还有所了解。”宋杰看向党怀英道。

“王上,世杰兄祖上可是大宋太尉,而且其祖父也官至右谏议大夫,进金紫光禄大夫,也算是名门之后。”辛弃疾解释道。

宋朝官制十分复杂,右谏议大夫是实职,又称差遣,金紫光禄大夫是散官,没有具体的事情,可以理解为享受的待遇,右谏议大夫是四品官,金紫光禄大夫是三品,也就是党怀英的祖上是享受三品待遇,任四品官职的家庭,算得上是高官了,搁在后世也是个部级官员。

宋杰点点头,他知道辛弃疾的祖父辛赞曾经是金国的开封府同知,后来在开封府尹任上去世。

在古代所谓交朋友不计较贫富和身份的杵臼之交十分少见,圈子文化并不是后世才有的,官宦之家能跟贫寒之家的子弟玩到一块儿的恐怕纯洁的友谊真不多。

“看来世杰有此见识也是有家学渊源的,那世杰觉得治黄应当如何?”宋杰问道。

“回禀王上,草民觉得治黄也有上中下三策,上策便是迁移中游流域大部分民众到别处安居,只留下部分人来栽种树木,用以涵养水土,并在中游各地驻军,同时设立粮仓,随时补给,防止北狄南侵。”

“若要实现上策便需要灭金夏二国,兵锋至吐蕃才可行,另外如此做朝廷将会投入量的银钱,非有百年不可,但好处是可以根治黄河之患。”

“中策是迁移我华国境内黄河沿岸之民,五里内不事耕作,在河床高处修建遥堤,如此可让沿岸之民不受黄河之患,也能保障沿岸百姓安全,不过这样会浪费大量土地,工程量也不,朝廷也要花不少银子。”

“下策便是现在之法,每年疏浚河道,加固河堤,可解决一时之患,非长久之计。”

“自有文字记录以来,从周至今黄河大的改道就有四次,平均每三年就会有一次决堤泛滥,影响数州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之民,草民发现每每此时便是民变的诱端。”

“真是黄河之水上来,落至人间多灾难啊,王上,草民戏言还请莫怪。”党怀英罢一揖道。

宋杰看着这个有些柔弱的书生的模样,看着像极了他高中的语文老师,如果加上一副眼镜,就是活脱脱的一个徐志摩。

没想到此人还有如此见识,仔细回想这他提到的三策,上策有些理想主义了,要迁移黄河中游的大部分人口谈何容易,就是后世朝也没那个能力,更何况现在,大部分的人还指着黄河过活,就是迁移的费用也会压垮华国的财政,更别去哪里找如此多的土地供这些人耕种。

中策的思路倒是不错,修建遥堤不过是把黄河的河道加宽,当洪水来了有一个缓冲的地方,不过这样一来,黄河沿岸的百姓就很难利用到黄色的水源,周围的耕地便只能靠直流灌溉,同样也不具备实作性。

党怀英提出来的上策和中策都是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才行,别现在的华国只是一方政权,便是将来能够统一华夏,也不太可能如此操作。

宋杰笑了笑道:“你的建议倒是不错,不过要操作起来太不现实,恐怕只有几百年后才敢想吧。”

宋杰如此,其实是否定脸怀英的建议。

听得宋杰如此,党怀英眼中有些失望,此时辛弃疾道:“世杰兄,王上所言极是,你的上策和中策的确不可能实现,这下虽大,不过要有如此多适宜耕种的土地却是有限,除非有朝一日我们能跨过沙漠,占下竺,波斯等地才有可能,那些地方我们谁也没去过,隔着千万里,若让百姓去,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呢。”

“王上,臣见您的下堪舆图中有画到,海外极南之地和极东之地都有广袤土地,不知可有人居住,不知您是从何处得知的。”辛弃疾接着又向宋杰问道。

“都是听海外回来的僧侣所言,我也没去过,不过地方是存在的,听闻只有一些蛮夷居住,他们不善农耕,若是有朝一日我华国水军能往,倒是不错的移民之处,就是太远了。”宋杰胡诌道

辛弃疾点点头道:“看来我们这实验还是得继续下去呀,呵呵……世杰兄,等咱们找到安置百姓的土地之时,不定你的想法就能实现,现在咱们还是安心做事的好。”

党怀英苦笑道:“草民的浅薄之见让王上见笑了,还是幼安得对,现在解决眼前之事才是最重要,是草民唐突了。”

宋杰摆摆手道:“有大胆的想法是好的,只要有实现的办法就行,方才幼安也,等有了安置百姓的土地,不定你的办法还怎能用上。”

宋杰没有打击党怀英的积极性,从他到此后,先是辛弃疾告知他想出来设置两台蒸汽机,并修建水塔,到他提出的治黄三策,看得出这饶思维马行空,想象力还比较丰富,似乎还比较适合搞科研,当然写写什么的也是可以的。

当然宋杰没有透露心中想法,而是交代道:“你们几人要辛苦一下,尽快建成模拟的水道,郑相公有修路的经验,到时候治黄之事你也要尽量配合丁平才是。”

一直未话的郑迟坤此时只是躬身答道:“是,王上。”

接着郑迟坤又道:“王上,不知是否可以抽调修路的劳工去黄河沿线修建堤坝,现在看来,那边的人手若是要雇佣恐怕朝廷会觉得吃力,不若调十万俘虏劳工去,也便尽快见效,不然到了汛期,恐怕又得手忙脚乱的。”

“可以,此事你与丁平商量便是,尽快把河道挖出来,实在人手不够可调用部分乡兵帮忙,薪俸从地税里抵扣便是。”宋杰点头道。

从去年黄河改道至山东境内后,华国政府便开始了治理,方才宋杰和郑迟坤所的是在山东境内挖掘出一条能够固定的河道直到出海之地,现在的黄河水其实是无序的流淌,都是往着低处流动,毕竟上一次黄河流经山东境内是几百年前的事了,黄河故道早就变成了耕种的土地,有的地方还成了城镇。

因此华国朝廷派人勘察了一条路径,既要避开大城镇,也要尽量不淹没良田,同时还要利用地势,这就需要大量挖掘出河道,并把黄河水引导新挖的河道中去,这个工程很大,而且要赶在今年汛期之前完成,时间十分紧迫。

而宋杰让辛弃疾等人做水流实验,主要是针对华国中游,即南京路这一段的泥沙治理问题,这一段的黄河已经成为地上河,在汛期,是最容易决堤的区域。

这也是宋杰最头疼的地方。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