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视察南台山

为了安慰晁溪儿,宋杰当晚便留在放楼住下,然后与晁溪儿也是努力的造人,从内心来,宋杰也想她能给自己生个儿子,并把他立为储君,毕竟是青梅竹马的恋人,还有为保护自己的百姓牺牲的晁克己,这是宋家欠他们父女的。

无独有偶,就在宋杰忙完第二日的事情后,含烟带着大儿子宋熙元来拜见宋杰,一面夸奖儿子近日学会了骆宾王的《咏鹅》,一边用幽怨的眼神看着宋杰,他好久都没有去三号楼看他们母子了,宋杰无奈,只能陪着含烟母子一晚。

含烟之意宋杰明白,无非是想为儿子争个名分,任谁都逃不了对权利的渴望,母凭子贵的事情历史上太多,含烟如此精明之人岂会不知道。

后宫之事暂且放在一边,此时宋杰关心的是治黄之事,尽管现在派了辛弃疾和郑迟坤去南台山搞个水流动态模拟,不过改道的黄河流经的地区确实需要解决河道不畅的问题,如果不趁着枯水期把河道拓宽,否则等雨季到了,沿岸又得受灾。

不过宋杰还是决定亲自跑一趟南台山,看看辛弃疾他们弄得如何了。

乘着马车一个时辰到了后,宋杰看到南台山一片热火朝的景象,这让他仿佛又看到帘年建设南台山水坝的场景。

辛弃疾调了两万人去南台山,直接挖了一条宽二丈,深三尺,长五里的河道,河道呈u字型,水从南台山水库的一头抽出来,从另一边绕过大坝流向大坝外,现在河道两旁正在修建水泥堤坝。

见到宋杰的车辇到了,便有人去寻辛弃疾和郑迟坤,不多时,二人便匆忙跑了过来,跟他们一起的还有一个三十岁左右的青年人。

此人看着一副书生模样,不过衣服上满是泥土,看样子应该是在工地帮着干活儿弄的。

“臣等见过王上!”辛弃疾等人给宋杰见礼道。

“免礼,幼安,这位便是你的师兄党世杰吧。”宋杰转想辛弃疾和党怀英问道。

“草民党怀英参见王上。”此时党怀英见宋杰问起自己,便对着宋杰行了个雅拜之礼。

“起来吧,这里不是朝堂,不必多礼。”

“幼安可是极力推荐你来着,本来是想让你去王府一见,没想到今日在这里就见到了。”宋杰抬手扶起党怀英道。

“草民感怀王上挂念,甚是惶恐。”党怀英忙道。

“现在工程进行到什么程度了?”宋杰摆摆手后问道。

“现在已经把河道挖出来了,正在用水泥建河堤,应该还有十余日便可完工。”辛弃疾忙回道。

“你跟韩衡商量过没有,蒸汽机安在何处?”宋杰又问道。

“商量过了,王上,此时正要给您呢,韩衡的意思是直接在旁边建一个工坊,到时候用蒸汽机抽水便是,不过臣和世杰兄商量了一下,如此做不好模拟大洪水来的状态。”

“臣看了一下,蒸汽机抽水的速度是比较稳定的,若是要控制抽水速度,还需要改进蒸汽机,这个时间韩衡自己也不准要多久,臣等怕耽误时间,便想了个办法,就是不知行不校”辛弃疾道。

宋杰颔首道:“看。”

“臣等计划在河道两边各建一个蒸汽机,一个用于正常里抽水流入河道,另一个在旁边建一座高塔,用于储水,等水量满了,便可放出,这样就能模拟洪水来时的景象,也可节约实验的时间。”辛弃疾解释道。

宋杰听罢觉得这个想法不错,遂向辛弃疾问道:“这个办法可行,是你想出来的吧。”

“是世杰兄想到的办法。”辛弃疾笑道,然后指了指党怀英。

“嗯,不错,可以试试,不过就是这高塔能承受多大的水量是个问题,恐怕中间要用钢铁才行,否则水量一大便会垮塌。”宋杰想了想道。

党怀英想这办法倒是不错,就是成本高了不少,不过创意不错,应当鼓励,前世宋杰当山寨老板的时候便鼓励员工提创意,而且还会给与奖励。

同样,即便党怀英提出的办法可能会加大成本,为了鼓励他们,宋杰同意了这个建议,并提出了可能遇到的问题。

他们这是在做实验,本就需要发散思维,有点子就去试,一旦某饶想法被鼓励,便更容易有积极性去思考,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相反老是反对和提反对意见可能挫伤积极性。

这点多投入的成本如果真对治理河道有帮助,根本就不算什么。

“对了,此事也不能过于着急,多试验些办法,黄河的最大问题是泥沙,若是泥沙淤积问题能够解决,那治水的问题就解决大半了。”宋杰接着道。

“王上,黄河泥沙在上游,多在金、夏领地之中,若是要治黄河,便得固住上游泥沙才行,便是我华国拿下金夏二国恐怕也不容易办到。”党怀义微微叹气道。

宋杰楞了楞问道:“为何?”

“王上,黄河发端于吐蕃境内,沿途流经半个神州,有之流十数条,沿河居住人口是我华夏最密集之地,便是中游的数州,更是有大量狄夷居住,他们便是靠着黄河生存,便是华夏问鼎神州,也需安置无数狄夷才有可能固沙,且此时恐非一日之功,便是王上有此雄心,恐怕也需数代人才能完成,不过到时候变数太多。”党怀英躬身道。

宋杰听他所言,倒是觉得此人见识不凡,几句话便把问题的症结清楚了。

黄河的中游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还是在人为,自古这里便是华夏先民的居住地,到了汉唐的大一统王朝之时,黄河流域更是其统治的核心,到了宋代才开始向长江流域转移,这也是被逼无奈之事。

经过数千年的耕作,黄河流域,特别是黄土高原,在宋代时便已经是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了,耕地的肥力不足,因此宋代定都也未选在附近,而是把都城定在靠近下游的汴梁。

中游的土地不适合耕作,便出现汉人往东,往南迁移的过程,如此黄河中游地区便出现了真空,游牧民族就乘虚而入。

荒芜的土地不适合耕种,不过只要能长草便能放牧,加上游牧民族只是逐水草而居,根本就没有保持水土的概念,便加大了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程度。

留在此处的汉人与游牧民族还会出现争夺地盘的情况,而这个争夺又是围绕着水源展开的,经过数百年后,汉人与北方的游牧民族逐渐融合,与中原渐行渐远,出现了多个地方政权,撕裂了华夏大一统的局面。

这也是有宋一朝都面临北方侵略的根本原因。

所以华夏成也黄河败也黄河不无道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