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小淳来电
午饭的时候,乌建德还是没有赶回来,乌衣锦猜想着,许是案情有什么进展,就安慰着她娘,让她放宽心吃饭。
吃了没两口,梁家爷爷突然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跟乌衣锦说:“小锦,快、快来...”
乌衣锦心里一沉:“爷爷,是不是小淳出什么事了?”
史子惠也着急地放下了碗筷,也是一脸焦急地看着梁家爷爷。
她想,如果出事了,还是她去的好,小锦毕竟还是个孩子,即使平日里聪慧,紧急关头也帮不了什么大忙。
梁家爷爷抱歉地冲他们摇摇头,“不、不是,是小淳从首都来电话了,找小锦的。”
史子惠一听,这才松了一口气:“那您急什么?小锦还能跑了啊?您先坐下歇会儿,一会儿我就让小锦跟你去。”
反正梁家有电话,随时都可以给淳于景回个电话。
梁家爷爷仍旧是急的一脑门子汗,他冲史子惠摆摆手,“不、等不了,小景还等着呢!”
见乌衣锦已经吃的差不多了,史子惠就说:“行,去吧,去吧!”
她家闺女早就跟别的孝儿玩儿不到一起了,唯一能和她有共同语言,又‘臭味相投’的,全绿都镇,也就一个淳于景了。
可惜,淳于景却不是绿都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这俩孩子就是再玩儿的好,那也得有分开的时候。
淳于景那孩子回首都了,如果他们隔三差五的还总联系着,或许她闺女就不至于天天这么没精神,还整天唉声叹气的了。
跟着梁爷爷出门的时候,乌衣锦还在纳闷,淳于景家里那么富裕,肯定也会有电话,那梁爷爷为什么还这么着急,说淳于景一直在等着她呢?
到了梁家,一进屋,乌衣锦就瞧见梁奶奶正在抹着眼泪跟电话里的人说着什么,乌衣锦心里一沉,她有点害怕,怕淳于景出了什么事。
看到她进屋,梁奶奶忙把话筒递给她:“小锦,快来,快来帮奶奶劝劝这个混小子!”
劝劝?乌衣锦心里一块儿大石头落地,虽然不知道淳于景有什么事,但他现在至少是平安的。
她接过电话,听筒的那头,立刻传来了淳于景略有些沙哑疲惫地声音:“小锦...”
“小淳,你怎么了?”
“我没事,我想跟你说声对不起,因为一些原因,我不得不提前回了上京...都没来得及跟你说声再见。”
乌衣锦听到他的声音时,就已经不介意了。
“那你也不用这么着急的给我打电话啊,暑假的时候,你还有机会再来绿都镇,咱们还能再见。”
“没机会了...”
乌衣锦:“...什么?”
什么没机会了?他们没机会再见,还是他没机会再来绿都?
她不明白,梁爷爷一家都在绿都,淳于景不可能以后都不来自己姥爷家了,怎么会没有机会?
电话那头的淳于景显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仔细给乌衣锦解答疑惑,而是捡着重点对她说:“你等着我...我一定会尽快赶回绿——”
“嘟......”
淳于景话没有说完,电话那头就传来一阵盲音,乌衣锦茫然失措地看着梁奶奶问:“这、这是怎么回事?”
家用的固定电话怎么会突然断掉?
梁奶奶红着眼圈说道:“小景,他、他离家出走了!”
乌衣锦:“......为什么?”
这小子的叛逆期也来的太早了吧?
其实老两口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他们这个小外孙一向乖巧听话又懂事,可这一次回首都过年的时候明明还好好地,可自打他们老两口说要回绿都,那孩子就变了样,死倔地非要跟他们一道回绿都。
老两口只当是外孙一颗玩儿的童心还没有彻底收回来,就耐心的哄了他两天,可这孩子更犟了,竟然闹着说:“我不要在首都上学,我要转学!”
他们的女婿,淳于毅当时只是愣了一下,也没有说不同意,就问他说:“你要转去哪儿上学?”
其实,淳于毅也早有给儿子转学的打算,因为他跟妻子的工作都不太能照料到儿子的一日三餐,如果转学到一家寄宿学校的话,这个问题就完美的解决了。
但在国内的寄宿学校,淳于毅又害怕儿子学坏了。
于是,他就打了主意,想要让儿子去英国上大学,镀镀金。
到时候他就找一个可靠的保姆在英国租一套房子,专门给儿子上学住宿用。
淳于毅的算盘打得挺好,却不料淳于景压根就不按他铺好的路走,甚至说出了一句快让他崩溃的话来:“我要去绿都上学。”
他一句话让爹妈、姥姥、姥爷都惊到了,虽然绿都是他们的家乡,可那里的教育质量毕竟跟首度的师资力量差的远了去。
“不行。”
淳于毅毅然否决了儿子的想法,他与妻子一心拼搏,就是为了家族为了孩子,可当他唯一的孩子,不但不想着上进,反而还要堕落的时候,他的心里是压抑不住的失望与怒火。
可他知道,自己如果单纯的冲着孩子发火训斥,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孩子更加逆反。
于是,他想要试着跟儿子聊天,讲道理,循循善诱,一点点引导他。
可他们夫妻俩直说的口干舌燥了,淳于景还是跟河蚌似的咬紧了牙关,什么都不说,就是咬死了要去绿都上学。
梁美芝无奈地说道:“你舍不得姥姥、姥爷,妈妈知道,可是绿都小学从规模到师资、教育水平,它都不能跟首都相比,你在那里不会有好的前程,你知道吗?”
淳于景油盐不进:“做人不能忘本,妈妈你也是从绿都小学出来的,你的前程比谁差?”
梁爷爷一直坐在沙发上没有说话,作为一位老教师,他早就发现了教育资源的不平等。
虽然口号喊的好,人人平等,要让国家的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同等的教育,可他闺女在绿都上过了小学、中学,九年的时间里,她年年第一,鲜少考过第二名,最后的中考也是县里的状元。
可就是这样优秀的成绩,在梁美芝进了那所市重点的高中时,班级排名竟然是第二十五名。
差异在哪儿?在梁美芝不够努力吗?
如果是她不够努力,那为什么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她就冲刺到了班级前五的位置?
归根究底,还是教育资源的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