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海苔

程玉山夹起海苔丝,看起来和市面上的海苔并没有什么区别。

看样子,陈墨这货绝对是偷懒,把买来的海苔切碎了。

摇了摇头,程玉山还是把海苔丝送进了嘴里。

如果说牛肉高汤是建立起来的舞台,那么这份咸味就是舞台中央最闪耀的舞女,她牵动着台下观众的一举一动。

这让程玉山宛如置身于海边,带着咸味的风一下子冲散了牛肉的厚重,让乌冬面的整体变得协调,就连刚才有点发腻的口感也被淡化。

顺着这股味道,程玉山直接吃完了整碗面。

喝完最后一口汤,程玉山才有空说出乌冬面的历史。

“按理来说,这乌冬面、荞麦面、绿茶面并称日本三大面条,乌冬面更堪称日本的“国面”。但实际上,乌冬面其实是从华夏传入日本的。

而另一种说法认为,最初并不是被面,而是包着蜜的一种甜品。“饂饨”是日本人自己造的字,最初写作“混沌”。最早出现在平安末期的《江家次第》一书上,但18世纪江户时代的伊势贞丈在《贞丈杂记》中认为当时应该是一种面粉做的有馅的团子状食品,其卷六云:“馄饨又云温饨,用小麦粉作如团子也,中裹馅儿,煮物也。云混沌者,言团团翻转而无边无端之谓也。因圆形无端之故,以混沌之词名也。因是食物,故改三水旁为食字旁。因热煮而食,故加温字而云饂饨也……今世云饂饨者,切面也,非古之馄饨。”

江户时代相距当年的平安时代末期,也有600多年的阻隔,他的推断也许言之有据,也许只是一家之言。伊势贞丈认为饂饨就是“切麦”,也就是“切面”,它的源头在中国南北朝(或者更早的汉朝)的“水引饼”。

饂饨大概是在室町时代末期的16世纪定型,当初与索面(或写作素面)一起构成了日本面条的两大基本形式:“饂饨”也就是现在翻译为“乌冬面”的,是一种较粗的面条,与索面(素面)主要用作冷食不同,它通常用作热汤面,开始大概多由僧人自华夏传来,范围也多在寺院,以后逐渐走向一般社会。

根据香川县的口头传说,乌冬面由弘法大师空海从唐朝带回去的,因为濑户内海雨水稀少,很难种米而传授给讃岐人。

乌冬面在日本的普及大概是在江户时代中期以后。有两个原因:一是都市饮食业的发达,另外是酱油的普及。江户时代各种食摊的繁荣,大大推进了乌冬面的普及,以后又从都市推广到乡村,成了日本人的日常饮食之一。”

陈墨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程玉山的话。

这时候其他两个人也是吃完了面条,甚至连一口汤都没剩。

“老弟,你这手艺可以的啊!”老何不知道从那弄出来一根牙签,剔着牙。

“确实,这碗面的口感确实很不错,入口绵滑细腻,甜度正好,吞下去之后,口腔里还剩下一股清甜的回味。”警察局局长也是说了一句话,之后拍了拍自己圆滚滚的肚子。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