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夏伯严的反扑
皇上连着辍了三天朝,《京华周报》连着发了三天号外。
老百姓不知道辍朝的事,只知道皇上微服私访体察了民情,巡视京中衙门打了好几个庸官恶吏的板子,又到皇庄亲耕,替老百姓试种那亩产千斤的仙粮。
天赐的明君啊!
可放在夏伯严的眼里,这叫歪门邪道,邀买人心。只做些表面文章,于国何益啊?还亩产千斤,不,那报纸上写的是亩产数千斤的粮食!做梦呐?
夏伯严并不怀疑皇庄那片地里种的什么土豆能有亩产千斤的收成,因为那是皇上亲手种的,底下的官员就是把自己埋土里充数也得凑出一千斤来。可到了百姓手里谁给他们充门面?到时候怕是种出个一百斤就不错了吧。
可怜百姓读了报纸,多半会误信那虚假的产量,来年全去种土豆了,到时候收成还不如种米麦的时候,又能跟谁人诉苦呢?
夏伯严整整忍了三天,到第四天,宋世平终于恢复了早朝,夏伯严的反击也如期而至。
不过让宋世平感到意外的是,老宰相义愤填膺,怒批大骂的对象居然不是自己,而是王鹤。
“……玩忽职守,蛊惑君上,无才无德,难堪大用!老臣恳请陛下将此獠调离京城,降职听用!”
宰相亲自下场弹劾官员,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多见。就算偶尔有之,一般也是弹劾级别相仿的高官。而王鹤官位还不到四品,却能劳动当朝宰相来弹劾,也可以算是殊荣一件了。
如果是御史参人,一般都会罗列个十大罪八大罪什么的,数凑得越高越好,这叫先声夺人。营造出此人罪大恶极,罄竹难书的氛围,才容易引起皇帝的重视。
而宰相乃国之鼎重,自然不屑玩这一套。夏伯严弹劾王鹤就抓两点:
第一是渎职。王鹤现任吏部郎中,是在代天南巡之后升迁了半级。同时兼任通闻司主事,这个新设衙门隶属于都察院,其主官的品级被定为正六品。王鹤身兼两职,但因为通闻司新立事务繁多,吏部那边的公务他已经有些顾不上了。若仅仅如此倒也构不成渎职之罪,但夏伯严发现了王鹤这三天时间一直陪着宋世平东奔西跑,根本没在通闻司衙门当值。这就是妥妥的渎职了!
第二是媚上。这一条很难拿出客观的证据来,但是这个罪名很大——媚上就是心术不正啊!若是坐实了此罪,王鹤的仕途从此之后恐怕就只能原地踏步了。
夏伯严只拿这两条出来说事,其实是很有深意的。因为第一条渎职是实打实无可辩驳的,第二条则是一旦沾上就要声名狼藉,前程尽失。不牵扯多余的罪名,只点出这两条来,用沈其音的话说,这就叫捆绑销售。
毒啊!
因为这两招连在一起出,不管怎样,夏伯严都是稳赚不亏。
就算皇帝能想方设法证明王鹤不是渎职,而是尊旨伴驾。但吏部的公事又怎么说?起码可以认定,王鹤现在无法身兼两职吧?逐出京城什么的就是夏伯严的一声吆喝,宋世平在朝中就这么一个心腹,怎么可能放他出京?那么最合理的处理方式就是罢吏部郎中之职,让王鹤专心做他的通闻司主事。
可别忘了,吏部郎中是正五品,通闻司主事只有正六品,如此一来,相当于降职。受弹劾之后降职?那就等同于坐实了罪名。那么到底是渎职之罪还是媚上之罪呢?这事可没有判词公论。媚上,心术不正,大帽子就算扣结实了。没媚上?没媚上你怎么贬官了!
皇上要是非要保王鹤也行。但还是那句话,事实证明,你王鹤没本事身兼二职啊。又不想降职,那就只能保下吏部郎中,把通闻司主事交出来吧!通闻司衙门的重要性,夏伯严现在也咂摸出滋味来了。若是能从皇帝的心腹手中抢过这个衙门,同样也是赚的!
要么毁了心腹的前程,要么交出重要的衙门,总得丢一样才行。
宋世平不傻,他很快就想通了夏伯严的意图。
这事的确麻烦,因为不光是夏伯严在发难,吏部尚书韩川,都察院左都御史崔敏静也一起站了出来,支持夏伯严的弹劾——这两位可都是王鹤的主官上司啊。
两位上司一起表达了不满,那么看来让王鹤继续兼任两项实职是不太可能了。
“既然如此,罢吏部郎中,改任通政司右参议,兼任通闻司主事如何?”
通政司右参议,这是当初给沈其羽准备的荫补官,现在还空着呢,是个清闲职位,但仍然是正五品。
宋世平还想挣扎一下,可夏伯严又怎么会给他这个机会?
“老臣以为不妥,此前兼任二职已是疏漏百出,如今事发,却只是平级调用,丝毫不见惩处,岂不让人质疑朝廷赏罚不公?”
“王鹤只是一时疏漏,并无渎职之过,什么谄君媚上就更是无稽之谈。朕这几日……”
“——疏漏就是过失,功当赏,过当罚,公道自在人心。陛下如此偏袒王鹤,怕是要寒了朝中百官之心啊!”
宋世平想炫耀自己这三日的功绩?夏伯严根本不给天子这个机会。
他知道,皇上这么明目张胆地辍朝三日,是因为这三天并无一日懈怠,有恃无恐。虽然硬挑毛病也不是挑不出来,但夏伯严也想明白了,一下子摆出过于苛刻的态度,反倒容易被宋世平利用和反击。倒不如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先断其一臂再说。
而且从天子略显慌乱的应对上来看,这一拳显然打到了痛处。夏伯严还是有些得意的。
而对其他文官而言,他们或许不像夏伯严一般,对皇帝有那么深的不满。但是对王鹤这个单飞的异类,大家都挺同仇敌忾的。如今又是落井下石,谁不乐意踩上一脚?
一时间,群情激愤,不少官员都站出来要求惩处有渎职之实的王鹤。
宋世平很纠结。这三天,王鹤伴驾时很懂分寸,文字记录也是恰到好处。这几天《京华周报》的号外他也看得津津有味,再加上百姓的赞颂,颇有一种被搔到痒处的妙感。这里虽然少不了沈其音的功劳,但跟在身边尽心尽力的王鹤更是不可或缺。
真的给王鹤降职?怕是会寒了臣子的忠心啊。可保住品级就要把通闻司交出去了,除了王鹤,宋世平再也找不到一个能胜任此职又绝对忠心的臣子了。通闻司,一个执掌喉舌的衙门,要是落到了夏伯严手中……只是稍加想象,宋世平就觉得一阵恶心。
正左右为难的时候,宋世平忽然听到了王鹤的声音。
“陛下,的确是臣才干不足,无法兼任两职。臣请辞吏部郎中一职,今后当尽心尽力管理通闻司,为陛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