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丰碑

第九章 小野气的生病了

军部听了陈新的汇报,照顾到各方的情绪,没有对雉水事件下结论,但处理意见出来了。王敏调回总部,程志远继续出任雉水独立团团长,新的政治委员是陈新,雉水独立团是团长负责制,所有军事行动,团长一人负责,政治委员的工作是做好政工动员工作,并协助团长制定军事行动计划。程志远胜利了,但是代价非常沉重,程志远得到这个结果,一点都没有兴奋,他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由陈新来做他的助手,程志远很高兴,他不在乎这些上下级的关系,只是坚信,陈新是个好人。他现在最要紧的是要阻止鬼子肆无忌惮的扫荡,保证根据地的安宁,这一点上,他没有机会,他非常希望陈新能帮他出出主意。陈新是本地人,念过书,但是上学不多,鬼子来后就参加了新四军,并逐渐显示了其独当一面的能力和敏感的洞察力,被提拔为新四军侦察连连长,经常深入敌后搞情报,抓舌头,刺敌酋,诛汉奸,无不手到擒来。后来,叶司令希望他能有机会继续了解更多的军事知识,推荐他进入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派他到军部报到,谁知阴差阳错,他被继续用人的军部抓了差,被紧急派往雉水,这里只有他最合适。陈新提醒程志远,不要老想着进攻,现在他们的警报体系并不完善,需要继续修正,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有实力跟鬼子耗。程志远也知道他的警报体系漏洞百出,并不适合实战的应变能力,但是他想不出更好的办法。陈新知道程志远刚受过伤,会有抵触情绪,所以更多的在已有系统的基础上修正,而不是推倒重来。

他告诉程志远,现在的警报系统只是一根裸露的线,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网络。鬼子不是机械化部队,机动能力不强,没有必要把警戒点设到花园口那么远。他告诉程志远,有一种警戒网络叫蜂窝警戒,而目前程志远的警戒网络正是蜂窝的雏形。程志远认真的听,觉得很有帮助。陈新说,以每个突出在前面的村子为核心,面向前线方向,建立3个等距离观测点,尽可能让相邻的2个村子的观测点重合,这样可以极大低减少人力。然后向前推进,沿着敌人可能运动的路线,布置新的观测点,要保证前面的每个观测点至少和后方的3个观测点有能力联系。依此类推,可以把观测点延伸到离外围村子30里就可以了。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前面的观测点发现鬼子后,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安排撤离。即使有个别观测点失误,也有其它观测点可以补救,保证万无一失。陈新说,此前的观测方向只是向西北,也就是雉水镇的方向。其实这有很大的漏洞,因为,如果驻守于白蒲镇的鬼子从东南进攻,则没有任何预警能力,现在的观测点是全方位360度的,保证任何鬼子的行动都不会出现遗漏。

蜂窝观测是24小时的,除了警戒白天鬼子的进攻,同样要警惕晚上鬼子的偷袭,所以每个观测点至少有3个人轮流值守。白班的人在山顶上了望,到了晚上,视线有限,就派夜班的人隐藏在鬼子的必经之路上,晚上如果偷袭,鬼子能选择的路非常有限。

陈新还建议对所有值守的观测员进行培训,除了告诉他们不能懈怠,还要让他们懂得起码的信号语言,在发现敌情的时候,能通过这些简单的语言,来传递有多少鬼子,目前的位置,是否有重武器,行进速度等简单又重要的情报。

程志远觉得这个计划非常完美,但是他也有疑惑,晚上如何传递信息呢,篝火可能传递的方式非常有限,不可能包含那么多信息的。陈新告诉程志远,有一种东西叫电棒(手电筒),在夜里可以发出强光,而且开关自如,一般晚上可以用它来做信号灯。如果这里没有,可以向军部申请些,他曾经在司令部见过这些物资。亮子说他来想办法,他想让季老板帮着买些,这东西雉水应该有的。陈新不能指望亮子,他让他的交通员回去军部申请些回来,赶紧装备最紧要的几个观察点。

布置好了这一切,程志远让陈新训练观测员,他自己则带着人去寻找观察点,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亡羊补牢,不能再让小野得逞。雉水战斗,大志和墩子牺牲,亮子已经去镇上了,现在程志远能带着的人就只剩二黑了。

在陈新的帮助下,程志远的蜂窝观测点终于建立起来,好比孙悟空的金钟罩,把整个根据地罩的严严实实,相当管用,但是警戒不能避免被扫荡,小野很是痴迷于此前的战绩,隔三岔五就会来程志远家里做客,虽然现在没人接待,但一点也不妨碍他搞些破坏,顺带带走些礼物。程志远的局面仍然相当被动,如果老这样做缩头乌龟,则永无宁日,虽然鬼子没机会再伤害人,但是持续的破坏让程志远的物资越来越紧缺,现在已经进入秋天,如果再这样持续下去,这个冬天没法过去,大自然会成为小野的帮凶,让他们更加绝望。陈新说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但是说这话前他犹豫了很久,因为他知道程志远还没有从上次失败的进攻阴影中走出来,对进攻心有余悸。直到有一天,程志远自己觉得憋屈,跟陈新商量,看有没有办法让鬼子吃点亏的时候,才说出这句话。

程志远现在也是这样想,太憋屈了。他知道,现在鬼子在利用有利形势,跟他打游击。但是游击战根本不是鬼子的强项,说到游击战,小野连票友的资格都没有,程志远要好好策划下,让小野见识见识,啥叫真正的游击战,教教他如何打游击。

话虽这么说,但策划对付小野,显然并不是容易的事,程志远知道鬼子的作战实力,无论从单兵还是团队,他的人都差一大截,况且,小野的部队不比南浦,他们都是正规野战部队。游击战的最大特点,就是隐蔽和运动,要充分借助复杂的地理环境实施隐蔽,并且在变化莫测的战场中完成快速机动,在这两点上,程志远有先天的优势。这次他对陈新说,“这次我就用祖传的弓箭,如果我用枪,算我欺负小野。”

陈新不太认同这种说法,毕竟战场不是演习,任何突变都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结果,每次行动需要全力以赴尚且不足,何必用这种义气的态度来约束自己的手脚,这种意气用事在战场上是没有必要的,也相当危险的。但他并没有说,因为他知道,程志远现在不信任任何人,他在程志远心中的好感,可能会因为一件小事的争论而迅速消失,这对他们以后的合作会带来不利。况且这次战斗的目的不是消灭敌人,而是简单的给小野点颜色看看,没有必要在这些末节上争论。战争是持久的,未来的路还很长,而决定这只队伍战斗力的核心要素,就是他和程志远能否推心置腹的合作,此前,教条的王敏浪费了最好的时机,也给他的工作带来了无形的障碍。

程志远的计划是用涂满毒液的长弓队来对付小野,他要把部队化整为零,分别隐蔽在小野的必经之路上,实施一次打击后就掩蔽或者转移。村里有地道,自从上次被小野偷袭后,程志远就动员部队和村民在村子里挖了许多地道,并且互相打通连成网络,有几条直通龙游河边的树林。通过地道实施掩蔽和转移。陈新要在程志远的基础上来完善这个计划,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尽可能限制敌人的短处。程志远的建议是,把600多人的长弓队分成20人一组,这样就有30个组,每组都带着毒箭,分别隐藏在小野经过的地点,相聚至少1里左右,分散开来。每个组都应该知道其它组的大概位置。这需要提前对可能的伏击点进行周密的考察。

每组在鬼子最接近的时候,射出毒箭,而且只趁鬼子没有防备的时候射出,只射一次,然后迅速隐蔽,隐蔽的效果是,即使鬼子非常接近,都无法发现。绝对不能射第二次箭,因为程志远和陈新都知道,有了防备的鬼子,能非常准确的看到准备再次射击的民兵,这样他们被击中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对每一个组的要求都是一样的,隐蔽的小队迅速通过地道撤离,沿着鬼子移动的方向移动,在下一个伏击点隐蔽。以此接力,保证鬼子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遭到看不见的武装袭击。

而在伏击区的远处制高点上,则是了望点,陈新带着亮子,观察整个战局的变化,通过旗语或者灯光随时作出调整。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小队长,他们将集中学习暗号。程志远觉得这个计划相当完美,很是佩服陈新,现在他吩咐亮子和二黑,加紧训练箭队的技术能力,同时制作毒箭。这次他们没用针管,而是把竹子做成的箭头泡在毒液里,随时备用。

这次伏击点设在村北10里的龙游河边的树林中一个坟地,这一带树林茂密,野草丛生,坟堆一个挨着一个,非常适合隐蔽和伏击,同时也利于转移,村里的地道就通到这里,龙游河的湾子里就隐藏着地道的进出口。程志远带着人几乎天天都在演练,特别是隐蔽能力,一定要做到即使走到跟前,也无法发现。每个小队都有了自己伏击的位置,在这些位置上,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最好的隐蔽点和隐蔽手段,程志远几乎天天检查,寻找不足。这次程志远吸取了上次战斗的教训,告诫他的队员,即使鬼子到了眼皮底下,也不能采取鲁莽的行为,这次他不希望有任何伤亡出现。

程志远要求每个小队的队长都清楚,兄弟小分队的伏击隐蔽地点,并且规划好,在鬼子可能行进的方向上,安排自己下一个伏击的隐蔽点,一定要做到即连贯,又不混乱。

在经过了多次白天演练后,陈新建议程志远晚上也演练几次,虽然鬼子还没有晚上来过,但是没人敢保证这次小野不会犯邪。陈新简直就是小野肚子里的蛔虫,就在程志远黑灯瞎火的带着他的人加进演练时,小野正在镇上和井上自己策划夜袭。好几次的扫荡都无功而返,小野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他知道敌人有很强的预警能力,但是晚上总不会不休息吧,这是他的机会。现在的小野已今非昔比,春风满面,官运亨通,不久前司令部已经正式提升他为中佐,这可是他的老主子菊池生前的最高军衔,这更助长了原本就颐指气使的小野的野心。井上并不同意小野的计划,他们游击战已很勉强,夜间打游击战,更不是他们的强项,他担心会出事。

人在处处顺利的时候,很容易冲动,即使再谨慎的人,也会犯这个错误,这次小野的偏执占上风了。和往常一样,这次小野还是带了100多人,秘密在九华集结,天黑前进入龙游河口的临时营地,等待天黑,偷偷进村。对于游击战小野并不熟悉,他正在和程志远当初犯的错误邂逅。为了便于行进,他选择了一个非常不吉利的日子,15日,他希望借助充足的月光来给他提供照明,以此迅速达到伏击地点,他也根本没有想过,在不远处,有很多眼睛会盯上他。

小野的攻击日期正是程志远求之不得的,有了月光,他们就很容易发现目标,而在农村里,几乎不用隐蔽,小野也休想看到他们的影子。小野刚出龙游河口,就有人开始帮他做免费统计了,在山路边的某一个地方,趴着一个人,他不是在睡觉,而是认真地数着通过的人和他们的武器,这可不是为小野的义务劳动,这是程志远突出到根据地最远的警戒网点,再过十分钟,全根据地都会知道,小野晚上来做客了,估计这次是来送礼的。

小野的队伍通过了,警戒员迅速回到山顶上的警戒点,叫醒同伴,开始向远处的观测点发信号,程志远还没有睡觉,当他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异常兴奋,紧急集合所有的战斗人员,迅速出发到各个伏击点,陈新随程志远而动。一个时辰后,所有的人都进入了伏击点,这是长期严格演练的好处,已经进入午夜,在伏击群的中间点,负责伏击的人盯着龙游河边小路,这里是规定的首发,以保证小野受到攻击,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有等量的伏击小组来款待,绝不歧视。

此前陈新告诉所有的伏击队员,夜间伏击一定要观察敌人的钢盔,钢盔可以反射月光,是很好的定位信号,首发伏击点很快就发现了敌人的钢盔,一串,反射着绿色的光线,在树林中穿行,和鬼影一样。不久,他们进入了伏击范围,队长一声令下,20只毒箭带着犀利的声音,划破夜空,直扑鬼子,瞬间有人中箭,这下小野有点懵了。队伍立刻隐蔽在路边的草丛里,并不停地向上射击。这不同于白天,如果是白天,小野可以让一部分人在路边完成火力支撑,然后派另一部分人去搜索,这样就可以很容易的搞定偷袭者,但是现在,天很黑,林子里很不好走。更重要的是,负责火力支撑的人,根本无法发现敌人的射击位置,小野有点懵了,他真的没有深林夜战的经验,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程志远叮嘱过队员,夜间袭击,不受只发射一次的限制,反正鬼子也发现不了到底箭是从哪里出来的,可以随机应变,选择连发。所以在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内,伏击小组每人都发射了十几只毒箭,虽然夜色准头很差,但还是射中了好几个鬼子。

现在的情况,奇袭的效果已经失去,而且小野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敌人,他现在没有别的办法,除了撤退,他命令后队变前队,迅速撤离。小野很是庆幸,伏击者不是正规部队,他们只有弓箭,没有枪。小野刚往回撤,伏击的小组立刻动身,向小野撤退的方向移动,快速进入下一个伏击地点。反正他们也看不见,不用再隐蔽了,追着跑吧。

夜间程志远设计的伏击点间隔是500米左右,于是每隔500米,就会有弓箭从天而降,漆黑嘛瞎的,却非常准确,搞得小野非常郁闷。他已经有20多人中了箭,还好大多不是致命伤。小野突然意识到,钢盔反光,于是他让所有的人都去掉钢盔,快速撤退。这下伏击点的民兵失去了最好的目标定位信息,不过农村人眼尖,这得益于他们喜欢夜间做农活的习惯,即使在深夜,在月光下,还是能看见移动的鬼子,虽然准头差了些,但是发射的次数多,还是有很大的杀伤力。

小野不明白,他已经跑出了快5里地了,怎么还是有人不停地向他射箭,到底有多少人啊,有完没完啊!更让小野担心的是,很多中箭的人开始行动不便,伤口出现越来越大的黑斑,显然这不是普通的箭,而是毒箭,受伤的人越多,他的行动速度越缓慢,这样就会给伏击者新的机会,就会有更多的人受伤。小野决定抛下20几个行动极为不便的受伤者,带着人迅速撤退,否则大家都走不了。

都走出10多里了,还是有人不停的射箭,他的人时而有人中箭,到底有多少人啊,他不知道还有多久才能到龙游河口,那里有人接应,但是他担心,敌人是否能让他们活着回去。

小野发现箭都是从坟堆里发射的,而成片的乱坟岗更增加了一成恐怖感,他决定尽快逃离树林,走到大路上去,这样会好一点。

在天亮前,小野终于赶回了龙游河口临时营地,他带来了102人,除了留在营地的10个人外,92个攻击部队,只回来了不到60人,而且还有好几个受了伤,这次小野体会了一次程志远被伏击的感觉,真是“其事好还”啊!小野不能想得太多,他得赶紧回去,这些中毒的士兵如果得不到及时医治,很快就会不行了,他甚至没有时间去想那些被留下的士兵。

早上,程志远开始带人沿着鬼子撤退的方向打扫战场,发现了很多鬼子中毒后的惨状,程志远懒得去管,派人躲得远远地守着,鬼子很是厉害,所有遗留的武器,在不能动之前都破坏了,让程志远这次伏击没有太大斩获,稍微有点失落。陈新跟程志远讲,这些破损的武器也是有用的,都收集起来,送军部去,那里有兵工厂,修理一下,很多还能用。

收兵的程志远非常高兴,他觉得陈新简直就是诸葛亮,跟那个此前的王敏没法比,大家高兴了一回,但是还有很多事情已经迫在眉睫。

1940年,新四军黄桥战役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黄桥战役新四军的胜利,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奠定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坚实基础,打击了苏北伪顽势力,争取了中间势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紧接着新四军东进北上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苏中的抗战形势一片大好。

1940年11月7日,刘少奇、黄克诚、曾山等人到达海安,与陈毅、粟裕等人一起研究了曲塘和平会议后的苏北形势。刘少奇指出,在苏北局面已经打开,新四军已经取得军事优势的形势下,要抓紧抗日民主政权建设,进而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在韩德勤坚持反共立场,拒不承认我们的情况下,我们应采取参政会的形式,建立起得到社会各界认可的抗日政权,而不必囿于国民党政府的承认和委派。我们要争取赞成抗日的国民党员,争取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和开明士绅,把他们吸收到参政会里来,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11月15日,在刘少奇、陈毅的指导下,苏北临时参政会在海安召开。它参照国民参政会的章程,由党政军各方推荐,聘定了参政员。出席会议的有泰州、南通、扬州、盐城、兴化等各地的388名代表,包括了各党派和各阶层爱国人士。其中,中共代表占1/5。刘少奇在会上强调苏北临时参政会是各抗日阶级联合的民主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高形式。他要求八路军、新四军所到之处必须迅速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并欢迎一切抗日党派、团体和公正人士参加政权建设,共同管理政府。与会代表热烈拥护,踊跃发表政见。会议选举韩国钧为苏北临时参政会名誉议长,黄逸峰为议长,朱克靖、朱履先为副议长。苏北临时参政会的召开,开创了苏中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新局面。

程志远被新四军军部推荐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在军部的日子里,程志远见到了各级领导,他们都是后来共和国的领袖、元帅、将军,在那里,程志远得到了更多的指导,为他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程志远异常兴奋,心中有了主心骨。

程志远离开的日子里,陈新和亮子都没闲着,现在部队日常的操练归亮子负责。陈新担心鬼子还会来报复,亮子也有如此的担心,他觉得陈新的话非常有道理,反正平时训练也就是走正步,打埋伏,还不如假想为伏击鬼子给劲些,于是,亮子和陈新开始继续策划下次如果鬼子来袭击,如何应对。

上次伏击的经验和教训,是陈新和亮子最需要讨论的问题,弓箭杀伤力有限,如果再次伏击鬼子,就不能再用弓箭了,一定要用枪,这一点亮子也基本认同,这次程志远去军部开会,上面肯定会有给养配给,到时候武器配备不是问题,他目前的任务就是加紧训练。

平时,亮子就带着这些部队在龙游河口一线做伏击演练,有时候,赵参谋陈新会和亮子一起,在这一线寻找可能的伏击地点。这次伏击和上次不同,只要鬼子敢来,就不能让他便宜回去,一次机会都不能放过,教训就是这样练成的。虽然没人知道小野是否还会来。没人能够知道准确答案,其实真正知道答案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小野。

小野还没从上次失败中反应过来,他还从来没有遭受过这样严重的打击,迫不得已扔掉了30几个战士,即使回来那几个受伤的人,最后也没有机会能活过来,他也没有很强的医疗实力。小野很是恼恨,这些人真是太毒了,竟然用这种恶毒的手段,他让人采集病毒样本,送到南通去检测,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小野几乎每天都在想如何报复,自从他当了领导,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呢,他此前从来都是讥笑别人无能,现在他不能接受自己也很无能的事实。

井上一直劝他要冷静,不能再次冲动,但是小野就是想报复,他每天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再来一次。他觉得这次失败完全是偶然,时间的选择错误导致他的优势一点没有发挥出来,反倒是帮了那些抗匪,如果策划周密,他完全能把这人一个一个干掉。井上很是无奈,他对小野讲,现在不知道别人有多少人,就算现在知道,你有办法对付那致命的毒箭吗?敌人没有用枪,并不表示敌人没有枪,南浦中队丢失的武器装备就有200多套,再加上军火库失踪的武器,那可是无法确定的数字,而在再雉水大捷中,一共收缴的武器不到50套。人家有能力用原始的武器把你搞定,说明这个队伍不是普通人。

这句话再次刺激了要强的小野,他每天都在想办法,如何破解敌人的毒箭。如果抗匪用枪跟他干,他倒不是很担心,那不是抗匪的强项,相反,他们有很专业的能力对付拿枪的抗匪。既然他们有弓箭,那我们就用盾牌,每个人都配备一套盾牌,射箭本身就会发出声音,而箭支到达目标是需要时间的,它没有子弹那样快,如果我们足够警惕,那么在抗匪射箭的同时,我们就能用盾牌保护自己。小野很兴奋,他觉得找到了制胜的法门。

他如此描述他的计划,用盾牌保护,弓箭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相对安全的。如果在白天,视野广阔,我们有足够的能力组织反击,如果敌人用枪,则更加简单,按照通常的阵型,他们更没机会。井上反驳到,如果白天出发,你的行踪别人全都知道,除了被别人伏击,能有什么收获,难道准治安区的人会等你去剿灭不成。何必做这种亏本的买卖,与其那样,不如在敌人内部发展我们的势力,先了解敌人的情况,然后再做打算。

这是南浦的战略方针,也是小野最鄙视的,而且,他的性情使他无法等那么久,哪怕现在就去准治安区捣毁几处房子,破坏一些田地,也是解恨的事,他损失了那么多兄弟,而且很多人都没能回来,这对小野来说是奇耻大辱,必须有所行动,否则就太憋屈了。

井上没有劝住小野,觉得这种行动太过冲动,意气用事,非常不满,看着小野派人秘密准备盾牌,也无话可说,他毕竟是小野的助手,而且现在小野已经是中佐,深得司令部的信任,看来他无能为力,能做的只有在小野的计划基础上帮助细化,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一切准备就绪,但这个计划漏洞太多,让井上一点兴趣都没有,小野却非常痴迷,他跟中了邪一样,甚至假设抗匪现在正在开庆功宴,然后他就偷偷摸摸地摸到了敌人的眼皮底下,太一相情愿了。如果没有陈新,也许小野的想法还真有点靠谱,虽然程志远没有开什么庆功会,但他不在根据地,也没时间去想小野的下次进攻,可惜,程志远那边还有陈新,武功就比小野高一点点了。

大白天的,小野还没出花园口,就被观察哨发现了。

亮子和陈新总算没白忙。因为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他们没忙别的,就是在演练,这些枪手如何能做好迎接小野的准备,总不能让小野太过没面子,觉得程志远不重视他吧。200人集中完毕出发,每个伏击小组6个人,两个小组一对,相对隐蔽在小野可能出现的地段的两侧,伏击隐蔽地点根据小野的行军路线确定,这个消息有人能及时传递给陈新。16个小组紧急集合,大家迅速出发,相继进入伏击阵地,没有任何慌乱和不知所措,就好像此前几次的演习一样,只不过亮子告诉大家,这次不是演习,是真的。

远处的鬼子象蚂蚁一样出现了,越来越清晰。在一长串伏击点的最中心位置,还是伏击的首发射击点,两侧的12个枪手,能清楚看到鬼子过来,然后逐渐变大。训练中要求大家同时开枪,然后迅速完成隐蔽,如果没能赶上第一波开枪的,就不要再开枪,严禁开第二枪。开枪的命令听组长的口令,而组长则看南面房顶上的令旗,令旗一倒下,立即倒计数10,然后开枪。

一阵短暂的枪响,小野的人全部趴下,这是军事训练中的本能反应,小野再次懵了。小野部队立刻完成了路两侧的火力布控,随时准备迎接下一次开火,并且还击,但是树林里里静悄悄的,时而传来几声鸟叫,就再没有其它声音。小野命令一部分士兵组织火力布控,密切注意树林里的一切动向,同时命令另一部分鬼子,向前搜索,38枪的射程很远,如果在射程的范围内寻找隐蔽的非常好的枪手,如同大海捞针般困难。搜寻的人找了很久,一无所获,只好泱泱地回来。路边的小野正在给受伤的鬼子包扎,这排枪让小野4死6伤,这种射击效率不比正规部队差多少,小野很是懊恼。

小野不甘心,接着往前走,还不到1里地,他再次遭到了排枪的射击,又有多人死伤。在小野向前移动时,房顶上的令旗指导小野后面的伏击点跟着小野向前移动,亮子的小组在小野走远后,迅速撤离,从另一侧山坡向小野前进的方向快速移动,根据原来的规划,他们要到达小野移动方向最远的伏击点上准备,而亮子后面的伏击点则第次向前移动,这样就保证无论小野怎么走,都永远处于这个伏击带的中心,被16个对称的伏击点紧紧地簇拥着。

小野不敢再走了,他知道前面的路还是这样,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敌人只开一枪,他根本找不到任何人,他的所谓优势队形配合也就一文不值,他必须赶紧离开,否则真的可能会大祸临头,他一边组织队员撤退,一边后悔没有听井上的劝告,这些抗匪太狡猾了,真是狡猾狡猾地。

向回走不到1里地,再次遭到了步枪的伏击,必须加快步伐,太危险了,在下一个地方,其实也没走出几步,又是一排枪声,小野这下可真的慌了神,枪响之后就是死一般的寂静,经验来看这个时候是最安全的,因为他们不会放第二枪,虽然人肯定还在某个射击位置上。小野不着急走了,他要想想。战斗规划非常重要,但是比不上战地指挥官的应变能力的重要性,战场局面一时一变,几乎没有哪个战斗可以完全按照当初策划的那样来演进,所以指挥官镇定自若,随机应变,是部队作战能力的重要素质。

小野立刻发现,自己的位置很不力,在大路上,他们的位置和移动速度都一目了然,非常适合瞄准和判断弹着点的提前量。这时候应该进入树林,借助高大灌木的掩盖,这样敌人的步枪很难瞄准,甚至看不清他们的准确位置。小野立刻组织士兵进入树林,并且只走草丛茂密的地方,虽然深一脚浅一脚,很是不好走,极大地影响了行军速度,但是相对安全,枪声还是不时想起,但中弹的人明显少了很多。

为了活着的人尽快逃出去,小野再次丢弃了阵亡和重伤的士兵,虽然很痛苦,但他没有办法,只有这样,剩下的人才会有更多机会走出去。等他到达营地的时候,进去的100号人马又少了20几个,回来的人也有好些都中了枪,小野的沮丧不言而喻。他再次想起了井上,觉得没脸见这个助手,他曾不止一次地劝小野不可冲动,要从长计议。

小野回到镇上,大病了一场,这是他作为派遣军进入中国以来,生的最严重的一次病,其实也是心病,病重的小野向南通司令部递交了检查和辞呈,并且希望受到处罚。小野没有被命令切腹,甚至没有遭到任何处罚,前线吃紧,用人之际啊。他被接回南通养病,并且让他抽时间总结经验,雉水镇的防务暂时交给了井上泰介。井上是参谋出身,不太喜欢盲动的军事行动,他更愿意做好所有的功课然后再采取行动,这跟小野有很大不同,倒是有点南浦的味道。不管怎样,程志远他们终于得到了短暂的安宁。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