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6节 番外三 楔子2

我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来整理爷爷的遗物,把他的札记按时间分别整理了出来,并在父亲和姑母的帮助下,大概的理清了一个轮廓。.在我整理的过程中,我越来越的发现自己的浅薄,越来越的痛恨自己没有好好的珍惜与爷爷在一起的时光。

在整理爷爷的诗集和札记的同时,我一直在小心翼翼的探寻着一个女子,想揭开她神秘的面纱。终于在我快要绝望的时候,却在爷爷书柜的后面找到一个小小的布满了灰尘和蛛丝的箱子。我忐忑的打开箱子,在里面发现一本黄梅戏的剧本和一张发黄的照片。

剧本里有很多黄梅戏的折子,诸如《双救举》,《赵桂英》,《打猪草》等黄梅戏名段,也有一些爷爷自己写的剧本。而那张发黄的照片上,却只有一个身穿白色衣裙女子,梳着双鬓,含笑着坐在雕花的檀木椅子上。

在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八十年前,看到了那样一位温柔,婉转而坚韧的美丽女子,正在舞台上咿咿呀呀的歌唱,而爷爷,则坐在台下,深情的看着她。

我被爷爷留下的剧本和他的那些手札深深的感动且入迷了,在经过再三的考虑和得到父亲的默许后,我决定把它写出来,为了纪念爷爷,奶奶,以及照片中那位美丽的女子,我不得不拿起了手中笨拙的笔,来记下那些被历史封尘了的故事,那个被爷爷珍藏一辈子,却从不说出口的美丽女子。

我的曾祖父名樵,是在清朝的时候中过举的,靠着祖上的余荫和自己举人的身份,也在县里谋了一个县丞的职位,娶的却是安庆温家的二小姐,生活虽然已经没有以前的风光,但也还过得去。曾祖母一共有了七个儿子,外加一个女儿,也就是我的七姑奶奶,一共生养了兄弟姊妹八个。

祖父是在光绪三十年三月出生的,从继字派,名宗,字子轩。晚年自号黄梅老人。

我那位曾祖母虽然出生算不上豪门世家,但是提起安庆温家,那也是赫赫有名的名门大族,在安庆省城,那可以说是一方诸侯了。曾祖母有一兄一弟和一妹,自己排行老二。虽然曾祖母几乎是一年一个的生下了我的大伯祖父,二伯祖父和我的祖父,又生下了我的四伯祖父,但是她的两位兄弟却是人丁不旺。大哥温正文年过三十,膝下只有一女名唤兰韵,二弟也只有一儿一女。在这样的情况下,温正文和我祖父的外祖母就留意到了我曾祖母的孩子,想从我的四位祖父当中挑选一位作温正文的儿子,以传祖祚。当时我们的五叔祖还没有出生,在曾祖母的四个儿子当中,以祖父继宗长的最是可爱伶俐且年纪不大不小,刚刚三岁,好养活且又容易建立感情,所以在经过祖父的外祖母和大舅舅和曾祖父母商量后,决定把祖父过继到温正文的名下。

年幼的祖父并不知道这一切意味着什么,他只是知道自己又多了一位父亲和母亲而已,也并没有改名字,只是姓温了吧。巧合的是祖父在平湖陈氏里面排到了继字派,而到宜城竟然也排在了温氏的继字派。1

祖父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在那风云变幻,军阀割据的时代,他又将开始怎样的人生呢?历经清朝晚期,国民政府,共和政府,祖父又是怎样坎坷的走过了他那平淡又充满传奇的一生。2这是一个很漫长很曲折的故事,我先就我整理出来的祖父前三十年的事情开始说起,做《梅子黄时》,后面的故事待我整理好了再说与朋友们细听。

而祖父一生也写了大量的诗词文稿,达三百余首,其中或抒情,或咏物,或明志,或记事,有很大的史料价值,我也将整理另行出版,对古诗词有兴趣的朋友到时也可以欣赏,品酒夜读,了解1904至2004将近一百年的变化,从诗文中走进一个历经三朝,聚古文,现代于一体的普通人的内心,从而了解那代人的思想变迁过程,受到启迪。

书中注释,乃我从祖父的札记中整理而出,也是他成长的记录以及我写作的根据和线索。

注:1、骨肉分离,幼而茫然不知,可悲可喜耶?

2、生于战乱,历经清,民国,共和三朝,而免于难,不幸之大幸也。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