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僵尸再现
天黑了,阿九和黄捕头回到了长生酒庄,村长也刚回到了酒庄。
陈一彪年约四十七八,皮肤黝黑,身材高大魁梧,看上去似乎身体很健硕,一看就是经常动手干体力活儿的人,与魏五几人的富态大相径庭。这些细节尽收阿九眼底。
二人被他请到会客厅用茶,管事苏炳和陪同。
黄捕头看着墙上的四幅画像入了迷,四幅画每幅间隔四尺,画中人身着不同的宋代服饰,画上边题字都有“九人一心”。
“想必黄捕头已经在魏五那儿见过同样的画像了吧!”
“是的,除了着装,画中人物轮廓长相装几乎没什么区别,像是同一个人的模样。”黄捕头牛头不对马嘴地说道,又把话题扯远了。
“黄捕头有所不知,自古以来的水墨画派更讲究写意而非写实,所以人物的轮廓大致相同,神态上却能见分晓。”苏炳和似乎对这些画很了解,眼神里对这些画充满了神圣的敬畏之意,接着说道,
“九元老的画像是宋代画家勾龙爽归隐青城山后根据传说所画,一共九幅,分别赠予了九元老的后代保存至今。”
“苏先生懂画之人,我是个大老粗啊!”
“其中三幅画想必是那死去的三个村长老的吧?”阿九嘴角微笑看着村长,语气里却带着隐约的芒刺问道。
“是啊,本来他们三个孤寡死后,房屋土地和果树应该由剩下的六人平分,但是我现在应有尽有,我已承诺等我死后将财产捐出,又岂会去分他人的遗产?”陈一彪不慌不忙作答,身上有一种莫名震慑他人的气场,又接着说道,“但为了‘九人一心’的祖训,我才要了那三幅画!”
阿九心想道:才要了!瞧这话说得多高风亮节,这三幅画可是宋代画家勾龙爽的珍稀之作,价值可不菲啊,谁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
看着墙上的画,阿九突然间想到什么似的,皱着眉头问道:“请问村长,墙上中间偏左那幅画像上方原来是不是挂着什么装饰物呢?”
“咦,“陈一彪有些惊讶,“这位公子年纪轻轻,眼力可不小啊,不错,那上方原本挂着东西,不过一个月前莫名其妙被人偷了,按理说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我也就没有追究了。”
“阿九兄弟能推断出是什么东西吗?”苏炳和微笑着问道。
阿九站起身来,用纸扇指着墙上,“据墙上的盂来看,似乎像是一个牛角头?”
“佩服佩服,原本就是挂着一个公牛头,一对牛角向上弯曲,寓意牛气冲天!”村长一边说,一边接着起身礼邀二人,“二位,戏快开始了,我们出去一边吃饭一边听戏吧!”
陈一彪到底是有意回避这个牛头,还是像他所说的根本不在乎,阿九心想道。
秋灯明翠幕,夜案览芸篇。今来古往,其间故事几多般。少甚佳人才子,也有神仙幽怪……一段《水调歌头》拉开了戏剧的帷幕。
“极富极贵牛丞相,施仁施义张广才,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阿九一边看戏一边自言自语。
“阿九兄弟可是在评价根据这出《赵贞女蔡二郎》改编的《琵琶记》的剧中人物?”苏炳和满脸惊奇地问道。
“正是,”阿九说道,“本朝初年改编的《琵琶记》刻意制造了一个大团圆结局,可见世道之庸俗,作者之苟且献媚,原着里敢于对世道凄凉的批判精神在本朝文人笔下已是一去不复啊!”
“阿九兄弟年纪轻轻竟有这般见识,佩服,”苏炳和说道,“本朝川戏流行演《琵笆记》,而我个人更喜欢已经不怎么演的原版《赵贞女蔡二郎》。”
“苏兄看来还是个戏迷?”
“实不相瞒,早年间我也演过川剧!”
“兄弟我幼年也混过几天戏班,不过却没真正学过艺!”
二人聊了很多往事,有些一见如故的感觉。
“对了苏兄,陈村长与魏五等人关系早年亲如兄弟,如今形同陌路,莫非皆因酿酒惹的祸?”阿九把话题突然一转。
“自古同行多敌国,村长要带领全村致富,自然在大义面前要得罪一些既得利益者,酿酒背后的原因还是九老泉这个关键资源的争夺。”
阿九通过苏炳和的话证实了自己的想法,习惯性掏出扇子,脑海中开始了推理。
苏炳和看见有贵客坐在戏台东边,微笑着施礼,别过阿九,走过去同贵客打招呼,坐下后有说有笑。
阿九一个人坐在戏台南面,一边吃饭,一边看戏。
又过了好一会儿,本来和村长坐在戏台西边的黄捕头朝这边走来,叫阿九出去有事相商。二人来到远离戏台的前院大门附近。
“你瞧那几个人!”黄捕头指着戏台西边第一排座位的五个人。
“其中三人不是丁四、魏五和马六吗?另外两位看样子莫非是侯大爷和郭大娘?”
“恩,是陈一彪请他们来的。”
“这长唱得哪出啊,缓和关系还是给孤寡找乐子?”
“我看没那么简单啊,今晚我有种不祥之感!”黄捕头根据多年的办案经验似乎察觉到什么。
二人继续推理分析,把先前的一些推断又拿出来反复商讨。
“按凶手的行凶手法来讲应该出现复仇记号啊!”阿九不经意看了看远处的戏台,突然间紧张地说道,“三水戏班,咦,戏台顶端横幅上‘三水’两个字的‘水’字似乎被什么给弄脏了,乍眼看只有一个三字,难道这就是……”
“什么?这个,你会不会太敏感……”
黄捕头话音刚落,戏台西边座位突然发生一阵骚乱,他与阿九顺势看去,视线绕过慌乱中人们的身影,一个奇怪的人在跑动。
瞬间,二人看得头皮发麻,那是一个穿着故代官服的“僵尸”,从看戏的人群中飞快跑向里院,僵尸头被笼罩在一团黑色中,这团黑色里,有一双眼睛似的东西,散发着阴寒的绿光,在这黑夜里显得格外醒目和恐怖。
在场的村民慌乱尖叫着:“唐三!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