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张 去不掉的毒瘤
女人伸手去抢孩子,孩子紧紧的抓着男人不松手!女人急着赶车看孩子也不愿意离开,就自己一个人留着眼泪离开了!
就这样高晗的父亲一个人照顾着孩子还要干几份工作,十分的辛苦,可是他只要看到他孩子,他觉得就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高晗的父亲为了挣钱,听说下煤矿挣钱多,就每天晚上去煤矿工作,高晗的父亲知道煤矿的工作很危险就用多余的钱为自己买了保险以防万一,果不其然在高晗六岁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矿洞里发生瓦斯爆炸高晗的父亲被埋在了井下。
警察带着高晗找到了他的外婆说了情况,从此高晗救被外婆收养了。
高晗的外婆是一个退休教师,她只有高晗母亲一个女儿,她对女儿这种抛夫弃子的行为很是讨厌,所以这么多年也一直没和女儿联系,高晗的母亲也回来过几次找母亲,可是都没找到,邻居也都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刚开始和外婆住在一起的时候,高晗还是很乐观的,可是时间久了就有人开始说高晗是野孩子,没爸没妈,小朋友都开始欺负他,慢慢的高晗的性格开始变的孤僻,也不爱说话,他除了去学校每天都是呆在家里学习,放假了其他的小朋友都会在外面玩,高晗从来都不会去和他们玩,有时他的外婆也会带这高晗出去,即使出去高晗也不再外面玩,只是静静的带在我外婆身边。
高晗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喜欢画画,他画的画不像其他同龄的孩子那样,画里充满色彩和快乐,他的每一幅画都是用铅笔画的,给人的感觉灰蒙蒙的,外婆也给他买过彩色的蜡笔,但是他从来都不用,外婆看他喜欢画画,就给他报了一个美术班,可他只去了一天,不管外婆说什么他都有不愿意再去。
因为下课后,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来接,可是他却只有一个人。
看着高晗性格越来越孤僻,外婆很担心,害怕他这样下去会的自闭症,就带着高晗搬到了没有人认识他们的地方去了,虽然换了环境可是高晗的性格还是没有改变!依然寡言少语。
在高晗的心里,父亲的死是母亲间接造成的,如果母亲当初要是不离开他们,也许父亲也不会那么辛苦,也许也就不会死了!他在心里恨透了母亲。
高晗正想的出神,眼前突然多了一双白皙的手
“给,擦擦吧!遇到什么事了,这么难过,想开点,也就会好过些!”
一个温柔的声音在身旁响起,高晗接过纸巾擦了擦眼泪,等抬头想看看是谁想谢谢送纸巾的人,可是身边已经没有任何人了,只在下车门看到一个穿着笔挺西装的男人的背影!
这一学期马上又要结束了, 同学都在忙着备考,害怕自己会挂科。这个时期图书馆里的人会比平时多上一倍,好多同学都会选择在图书馆复习查资料。图书馆里的复习资料在这个时候也特别抢手,先到先得,来的迟的同学借不到复习资料只好在书本里找重点。
高晗下午上完早早的就来到了图书馆复习,在图书馆里借到复习资料后就找了一个角落的位置坐下了开始认真学习。
晚上7点多,宋言承也来图书馆复习了,现在图书馆里已经坐了好多人,宋言承想找个座位坐下,看到了角落里的高晗一个人在认真的学习,他向高晗走过去!
“铛…铛…铛…”
高晗突然听到有敲桌子的声音,抬头望去,看到宋言承正站在自己面前,不怀好意的看着自己!
“这么认真啊,记得没错你应该是你们班的优等生吧!每次考试几乎都是第一吧!我看你就用不着复习了!你这样什么都会的人占着复习资料对其他同学来说好像是浪费资源!你应该把你手上的复习资料让出来给其他的同学!”
说着言承就伸*过高晗的复习资料高高的举起来。
“我这有几本复习资料你看看谁想要”
话音刚落就有同学冲过来拿走了复习资料,高晗没有说什么,依然低头认真的学习。
言承对高晗这种态度很是反感,不管自己对他做什么,做的事情有多么过分他永远都是这样,镇定的脸上也看不到任何的表情变化!
言承把椅子拉开在高晗的身边坐下,高晗看到言承在身边坐下,就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因为这是图书馆,同学们都在安静的复习,他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打扰别人复习。
“坐下,我的话还没说完呢!谁允许你走了!”
高晗没有理会言承,拿起书本继续走着,言承追了上去,在楼道里拦下高晗。
“怎么?现在这么害怕见到我?还是你觉得对我做了那样的事情,心里愧疚没脸见我呢?”
高晗现在言承面前,低着头,不敢看言承的脸,也不说话,脸上也看不到任何的表情!
言承对高晗这种态度很是火大,伸手用力的掐着高晗的脖子,恶狠狠的瞪着高晗
“你说话啊?做了那样的事,你却能和没事人一样,整天在我眼前晃,还是你觉得哪件事情你才是受害者,我应该给你道歉,高晗,我告诉你,这件事情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在我心里永远都是一种耻辱,他在我心里是一颗永远都去不掉的毒瘤,还有你说的喜欢和爱在我这里都是恶心,高晗,只要你在这个学校一天,在世上多活一天,我一定都要让你活在悔恨之中,我要让你明白算计我是你做的多么错误的选择!”
言承松开高晗,看到高晗脸上露出了一丝悲痛,很快又变得和往常一样了,不过言承却对这种微小的变化很满意。
言承刚走了没两步,又倒了回来,拿起高晗手里的书和笔记本,掏出打火机
“你每次考试成绩都那么好,我想你也用不着这些东西吧,要不我帮你处理掉吧!省的你拿着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