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王承恩一听有道理,顿时破涕为笑,开始给刘禅普及有关辽东的知识:
“陛下,辽东本来是我大明的领土,在万历年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只是我大明辽东总兵李成梁麾下的一个将领。”
“11年前,努尔哈赤自立为大汗,国号大金。”
“9年前,努尔哈赤公开反叛大明,在萨尔浒之战中,我明军几乎全军覆没。”
“之后,努尔哈赤连战连捷,我大明军队节节败退。天启元年,努尔哈赤占领沈阳、辽阳,兵锋直抵山海关。”
刘禅虽然不知道建州女真是个什么玩意儿,但一听努尔哈赤的名字,就知道肯定是个蛮夷。
一个小小的蛮夷,竟然打得大明朝全军覆没,还占领了整个辽东。
想当年,大汉随便一个将军出战,就能打得蛮夷落花流水。
大汉将军从来都不会正眼看一下蛮夷,不,斜着眼睛也不会瞧一眼。
南蛮反叛,相父亲征,像耍猴一样把孟获擒了放,放了擒,反复七次,孟获实在丢不起这人了,这才发誓,永不叛汉。
就连曹操这个相父手下败将,中原打得火热的时候,还顺便远征,灭了乌桓。
被相父打得龟缩不出的司马懿,都能以四万大军,灭了割据辽东的公孙渊,顺便收复乐浪四郡。
就连东吴鼠辈,兵力不足了,就去东越南越抓野人。
想到这儿,刘禅顿时大怒:“小小蛮夷,也敢猖狂?我大明朝没人了吗?”
王承恩心说,陛下哎,您不知道,建奴八旗厉害着呢,现在我大明上下,谈建奴而色变,根本没人敢跟建奴正面相抗。
看陛下这气呼呼的样子,大有御驾亲征,跟蛮夷大干一场的架势,王承恩吓坏了,赶紧补充道:
“天启二年,孙承宗拜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督师辽东。”
“孙承宗用了将近四年时间,收复9座大城,堡垒45个,练兵11万,拓地400里,屯田5000顷,岁入15万,打造了坚不可摧的山海关和关宁锦防线。”
“天启五年,孙承宗因柳河之役战败,被弹劾辞职。三个月后,袁崇焕取得宁远大捷,担任辽东巡抚,四个月之前辞职回乡。”
刘禅听到这里,心情这才好些了。
“朕就说嘛,我大明朝怎么可能打不过一个小小的蛮夷,这孙承宗和袁崇焕好像是个人才。”
“他们还在吗?为什么辞职了?”
王承恩一愣,这话让我怎么接?说孙承宗被魏忠贤一党弹劾?
陛下现在对魏忠贤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如果再给魏忠贤上眼药,陛下会不会罚他,他不知道,但魏忠贤一定不会放过他。
而且,陛下现在失忆了,朝堂和辽东那么复杂,自己也还没有完全看明白,说多了陛下一下子也记不住啊。
“陛下,两人都在老家呢。朝中形势有些复杂,辽东更是盘根错节,陛下以后再慢慢了解吧。”
刘禅突然想起来了,刚刚王承恩说孙承宗是因为柳河之役失败被弹劾,如果这柳河之役是惨败的话,那孙承宗确实难辞其咎。
“大伴,柳河之役,我军败到什么程度?”
王承恩想了想,说:“我军损失四百多人。”
“四百多人啊,那也不算大败,比起这个孙承宗的功绩来说,实在算不得什么。”
“而且,孙承宗督师辽东四年,那些兵将都是他带出来的,他辞职三个月之后,那个袁崇焕就取得宁远大捷,那也应该算是孙承宗的功劳。”
刘禅实在有点想不通,一场损失四百多人的败仗,怎么会让位高权重的督师辞职?
“那损失四百多人算大败的话,宁远大捷起码得消灭蛮夷几万吧?”
王承恩心说,建奴一共才十万大军,如果一战消灭几万,那大明就高枕无忧了。
“宁远大捷斩首269人,敌人具体伤亡多少,奴婢也不清楚,塘报上有说几千的,有说一万七千人的。”
“噗……”
刘禅刚刚接过王承恩递过来的一杯水,喝了一口,听到宁远大捷斩首269人,一个没忍住,一口水全部喷到王承恩脸上。
刘禅感觉到不好意思,赶紧用袖子去给王承恩擦,王承恩吓了一跳,赶紧退后一步,说道:
“陛下,使不得,使不得,奴婢自己来,没事儿。”
刘禅是真的想不到啊,斩首269人也叫大捷?
那当年在长坂坡,子龙叔叔和朕在曹营中杀了个七进七出,那长坂坡大败应该叫长坂坡大捷才对啊。
朕当时虽然在襁褓之中,但被子龙叔叔放在身前,所以朕一直挡在子龙叔叔前面,没有后退半步。
王承恩随便擦了擦脸上的水,也看出了刘禅的疑惑,解释道:
“陛下有所不知,自从萨尔浒之战后,我军跟建奴交战,就从来没有赢过。努尔哈赤率十万大军进攻宁远城,我军守住了宁远,这就是大捷。”
刘禅点点头,这回明白了,虽然没有杀死多少敌人,但守住了城池,当然也算大捷。
王承恩在地图上找到宁远城的位置,然后指着不远处的觉华岛说:
“不过,努尔哈赤见攻不破宁远城,就趁渤海结冰之际,突袭宁远城外三十里的觉华岛。”
“觉华岛是我军在辽东前线的补给基地,只有守军八千,袁崇焕坚守宁远城内,不敢援救觉华岛。”
“觉华岛上我军八千将士全部阵亡,七千商人和百姓被建奴屠杀殆尽,两千多艘船只被毁,八万多石粮食被建奴洗劫一空。”
“啪……”
刘禅一听,火冒三丈,将手中的茶碗狠狠地砸在地上,怒道:
“这是大捷吗?这是彻彻底底的惨败?或许,建奴一开始的目标就是觉华岛,猛攻宁远只是虚张声势,让袁崇焕不敢救援。”
王承恩一愣,随即明白过来,这就是典型的声东击西,满朝文武怎么连这都看不明白呢?
此时,他对刘禅佩服得五体投地,深深躬身,激动地说:
“陛下圣明!一下子就识破了建奴的诡计。”
刘禅此时只觉得一阵阵头大,看来这大明是驴子拉屎——表面光啊。
哪像我们大汉,君臣上下一心,硬是以一州之力,让曹魏几十年不敢南下。
朕还以为复活在这里,就可以享受生活,看来不行啊,难道朕还要再当一回亡国之君吗?
可是,朕除了斗蛐蛐很厉害之外,也不会治国啊,前期靠相父,后期靠蒋琬、费祎和董允,这都是相父安排好的。
他们都去世了,朕无人可用,只好投降了。
投降曹魏,朕捏捏鼻子,也就忍了,可是,要让朕投降蛮夷,父皇和相父一定会打得朕满地找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