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凶杀案陷入迷局 蔡太太走上前台
小鬼巷177号凶杀案,重又陷入迷局,刑侦工作失去了方向。
局里面有人劝欧阳平,既然案子没有头绪,就放手吧。欧阳平和一般人不一样,他这十几年之所以能够成功破获一些疑难案件,靠的就是一股子知难而上的执拗劲。现在,撞上了这么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案子,他怎麽能善罢甘休呢?既然撞上了,那就要弄个水落石出。吃我们这碗饭的不就是惩恶扬善,使沉冤得以昭雪,使恶人受到应有的惩罚吗?好歹,案子又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其它案子照办,得空了就摸一摸这个案子,两不误。
常太太虽然没能将案子的线索延续下去,但却使欧阳平受到一些启发。他意识到:还是要依靠人民群众。
请看:小鬼巷的前巷口直通左所大街,巷口的对面是广场,广场右边是杂货铺;广场左边是王记铁匠铺。在巷口的右边是马太太和李家鞋匠铺,左边是张大头的花圈店和赵家裁缝铺。这些店铺都是老字号,时间最短的也有三、四十年的历史。他们的手艺代代相传,铺面也都是自己家的。附近的居民,谁家能保证不和这些店铺发生关系呢?由此可见,这些手艺人或者生意人社会接触面广,东家长李家短不都是从这里集中然后批发出去的吗。前面我们就提到过,欧阳平土生土长在这里,在他爷爷那一辈,大多数店铺就在这里讨生活了。
十二月二十九日——也就是案发第四天,吃过午饭后,欧阳平和李文化把几个店铺的掌门人召集到王记铁匠铺的后院里。
在王老先生的招呼下,一只烟的工夫,人都聚齐了。
这个办法果然有效。鞋匠铺的老李师傅说出了一个重要线索,由于他的提醒,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时间应该是在一九七三年的国庆节前后,小鬼巷177号院子住着一户姓蔡的人家,听口音男的是上海人,四十岁左右,女的是本地人,三十几岁。男人话很少,病歪歪的,可以说是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女人正好相反,説起话来嗓门大,中气足,对他丈夫是吆五喝六”。
“请等一下,李师傅,那男的身高是多少”。欧阳平主要是想及时抓姿心的东西。
“那男的身高不到一米七零,女人比男人高出半个头。”赵裁缝补充道。
这个高度和死者的身高是吻合的。
“李师傅,请您接着说。”
“每次进我的鞋店的时候,那个男的不需要低头,那老婆却要低头。不过那个男人不经常跟着,经常跟着的还有另外一个男人,人高马大的,蛮阔气的,他时常给那个女的定做牛皮鞋。”
赵师傅接过话茬道:“对对对,那个男人有时还给女的做衣服呢。”
“后来,有一天,那个女人来催鞋子,叫我快一点,她要和她男人到上海去。她说这话的时候大概是元旦之前吧。可是才十来天,她就回来了,奇怪的是就她一个人。从那以后,我们就没有看到那个姓蔡的。奇怪的是,这一家半个月左右就搬走了。”
“关键是我们谁也没有看到姓蔡的走出这个巷口。”王老先生特别强调。
“也许人家是从后巷口走的呢。”李裁缝随口说道。
“不好说,他们平时不都是从这个巷口进出的吗?”王师傅再次强调,“汽车站在前街,他干嘛要走后街呢?”
“那么,大家回忆一下,那个姓蔡的平时穿什么样的衣服呢?”
赵裁缝道;”姓蔡的经常穿中山装,他那套中山装还是我给他做的呢。”
一个身高,一个衣服,这与遇害者的基本情况相一致。李文化在“一米七零”、“中山装”几个字上面重重的划了两条波浪线。
大家讨论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这家人搬到哪里去了?
答案是:不知道。
两个人回到局里已经是食堂开饭的时间,欧阳平从一个档案袋里拿出一份资料,就是镇房管所提供的那份关于小鬼相177号,从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七三年之间十七户房客的资料。欧阳平翻了几张之后,突然,一份非常重要的资料呈现在欧阳平的眼前。
资料上显示的内容是:时间,一九七三年九月十五日至一九七四年一月十七日;租住人,蔡作林;工作单位,上海市闸北重型机械厂;备注,公伤休养;房租,共计壹拾柒元伍角。
欧阳平掏出笔记本在上面写了两行字:备忘,十二月三十日上午,到派出所了解蔡的户籍情况。
第二天,欧阳平他们在派出所一无所获。这也很正常,那时候的人口管理哪像现在呢,如今,在警务平台上,所有人的资料一目了然,任何人,只要报出你的身份证号码,警务平台马上就会显示出你的所有信息。
欧阳平当即派李文化前往上海。
十二月三十一号下午吃晚饭的时候,李文化风尘仆仆的回来了。他此行可谓大费周折,实属不宜。但带回来的就只有一句话:蔡作林十年前病死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