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鄱阳湖大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实乃人生一大幸事也。。。”打下了襄阳,郭子兴的人生目标也就达到了,他真的觉得老了,病了,打不动了,也不想再打了。

“江山代有人才出,”要想驱逐蒙古,恢复中华,这场战争就必须打下去,不过现在郭子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所以迫切需要一个能统兵之帅。郭子兴第一个就想到了找军师刘伯温商议。刘伯温第一时间来到了病榻前。

“军师啊,你前段时间用反奸之计,谎称孛罗帖木尔要谋反,借元顺帝的手杀掉了孛罗,实在是为我军除掉了一个心腹大患啊”。郭子兴赞叹道。

“哪里,哪里,这只是我中状元时暗中有幸观察到元顺帝这个人的举止,得出的结论。不值得一提。”刘伯温回道。

“军师,你好眼力啊~”郭子兴皱了皱眉道:“军师啊,我已经老迈了,再也骑不得马,舞不动剑了,现在连走两步子路都很吃力,而且我郭家义军,连年征战,损兵折将,今东有张士诚,西南又有陈友谅,北面还有元朝的残部,我想退位让贤,选出一位得力之帅统领大军,你看谁人合适。”

“郭公,你自己认为呢?”刘伯温反问道。

“徐达如何?”郭子兴第一个就想到自已姑姑的孙子,毕竟肥水都不想流到外人田里去的,能用自己人的都要用自己人的。

刘伯温当然知道这个白发将军的想法,他只是摇头不语。

“常遇春呢?”郭子兴见状只好放弃了自己的原则。

“此人有勇无谋,只是一莽夫而已,”刘伯温直截了当地否决掉了。

郭子兴接着又推荐了殷天正,杨逍,方国珍等等十六位战将,皆不合刘伯温之意。

正在郭子兴迟疑之际,刘伯温笑了笑道:“郭帅,其实冥冥之中上天自有安排,若一公正身为天,侧身又为子,可以代公乎?”

“果真有此人那就太好了?”郭子兴忙问道。“刘贤侄,他在哪里?”

“正在我军中,”刘伯温道。

“那快去领他来见我,”

一柱香后,刘伯温带着朱元璋,进来见郭子兴,郭子兴上下打量了朱元璋一番,连道三声:“好CC!军师果然好眼力。”而朱元璋仍然莫名奇妙,傻乎乎地站着。

次日,郭子兴向全军宣传正式将位子传给朱元璋,朱元璋把明教所有的力量留在了襄阳,用于保卫郭子兴,马秀英后。自已带着刘伯温、章溢、叶琛、宋濂、冯国用、冯胜、徐达、常遇春、李善长、方国珍五兄弟等和其余的十万大军,开始了证明自己实力的东征。

第一仗徐达,常遇春就夺回了颖州,并一口气占领了应天,在此后长达三年的时间里朱元璋采用了自己胞弟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他同时也接受了刘福通给他的“吴国公”的任命,举着郭子兴的大旗,招兵买马,休养生息。

“张士诚最富,陈友谅得到了元朝的支持最强,而留给朱元璋的恐怕只有最忠勇猛了”。欲得天下,先除陈友谅。

楚终非天下之主也。

此时陈友谅占据江西、湖南和湖北一带,地广兵多,建立了一个强大所谓的大汉的政权。见时机成熟,他接受了元顺帝的圣旨,率领自已的水师,从采石沿江东下,进攻应天,一心想消灭朱元璋。

朱元璋赶忙召集部下商量对付汉军的办法。有的说,跟汉军的力量相差太大,不如趁早投降;有的主张逃到钟山死守;也有人主张拼一死战,如果失败,再逃不晚。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只有刘伯温站在一边,一声不吭,气定神闲。

朱元璋犹豫不决,于是把刘基单独留下来,其余诸将皆各自散去后。朱元璋道:

“不知先生可有退敌良策乎?”

伯温道:“我认为那些主张投降和逃走就罪该当斩!大仗未打,岂有逃跑之理?”

朱元璋道:“那先生可有退兵之良策?”

刘伯温道:“陈友谅远道而来,我们正可以逸待劳,并设伏兵,抓住其弱点定能破陈友谅”

“好,那就按先生的意思办”,两者促膝而谈,至天明,终于把破敌计策定了下来。

朱元璋的部将康茂才跟陈友谅是老相识。朱元璋把康茂才找来,道:

“此次陈友谅来进攻,我欲要引他上钩,请写封信给他,假装投降,答应做他的内应;再给他一点假情报,要他兵分三路攻打应天,分散他的兵力。”

康茂才回道:“这事比周公打黄盖容易多了。小弟家有个守门的老仆,曾经陈友谅当过差。派他送信去,陈友谅定会中计。”

“好,你这就去办”“是”

康茂才不敢耽误,匆忙返回家中,按照朱元璋的吩咐写了信,连夜叫老仆送给了陈友谅。陈友谅见了老仆送来的信,十分高兴:“康公现在哪里?”

老仆回答道:“现在他带了一支人马,驻守江东桥,专等大王去。”

陈友谅连忙又问:“江东桥是啥样子?”

老仆道:“是座木桥,容易认得出来。”

陈友谅跟老仆谈了一阵,吩咐左右摆上酒菜,让老仆饱饱地吃了一顿,才打发他回去。临走的时候,陈友谅对老仆道:“回去跟康公说,我马上就去江东桥,到了桥边,我叫几声‘老康’,请他马上接应。”

老仆回去后,把陈友谅的话全向朱元璋回报了。朱元璋连声叫好,当夜派人把江东的木桥拆掉,改成一座石桥。

朱元璋从陈友谅的逃兵那儿得到情报,弄清楚他们进攻的路线,就让大将徐达、常遇春等分几路在沿江几个重要关口埋伏了人马。朱元璋亲自统率大军守在卢龙山,布置兵士准备好红黄两面旗帜,规定了信号:举起红旗就是通知敌人已经到来,举起黄旗就是命令伏兵出击。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陈友谅自投罗网。

陈友谅自从老仆走后,立刻下令全体水军出发,由他亲自带领,直驶江东桥。哪想到到了约定地点,竟没见木桥,只有石桥。陈友谅的部将们都起了疑心。陈友谅想,别管他是石桥还是木桥,只要找到康茂才就好。他就到石桥旁边,一连喊了几声“老康”,也没人答应。陈友谅这才想到自己上了当,急忙命令船队撤退。

朱元璋发现敌人中计,立刻叫兵士举起黄旗,发动进攻。一霎眼间,战鼓齐鸣,岸上伏兵一起杀出,水港里的水军也加入战斗。

陈友谅受到突然袭击,几万大军一下子乱了套,被杀死的和落水淹死的数也数不清,两万兵士、一百多艘战船被朱元璋的将士俘获。陈友谅在部将保护下,游上了一条小船,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经此一役陈友谅大伤元气。朱元璋的声势却越来越大。陈友谅哪肯甘心,他养精蓄锐,决心要报这个仇。又过了三年,他造了大批战船,又带领六十万大军,进攻洪都

朱元璋亲自带领二十万大军援救洪都,陈友谅才撤去包围,把水军全部撤到鄱阳湖。朱元璋把鄱阳湖出口封锁起来,堵住敌人,决定跟陈友谅在湖里决战。

陈友谅的水军有大批战船,又高又大,一字儿排开,竟有十几里长;朱元璋的水军,却尽是一些征用来的小渔船,论实力比陈友谅差得多。双方连续交锋了三天,朱军都以失败而告终,陈友谅正在哈哈大笑,自鸣得意之际。一支万余人的重装骑兵赶了过来。

“报告朱将军,马小姐带着五十门红衣大炮赶到,”青翼福王韦一笑奉了马秀英命令前来通报道。

“好,好,好,来得真急时!!!”朱元璋道。

“杨逍,把火把给我,”

“是~小姐”杨逍把炮对准陈友谅的宝船,把五十门大炮装全部炮弹,把火把交到马秀英的手中道:“小姐~请~”

马秀英高声道:“寿辉哥,英子今天给你报仇了~给我开炮。。。”

“轰。。。轰。。。轰。。。。”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