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峨嵋派(三)

第一眼印象往往是最重要的,什么事都有第一次,过去的事或伤悲或快乐都是一场美好的回忆,都是值得回忆的美好。

当孙世人和许文远进入峨嵋寺时,发现的是:杨顶天,徐锦江,郭子兴正围在一起玩闹,他们各自穿着的是三件打着补丁的破僧衣,因为他们人太小衣服又太大,基本上就是拖着地走,活像几个土娃。

孙世人手里拿着轻篾竹扇,自装风雅,见这帮孩子如此玩劣,不住地直摇头,脱口而出:“孺子不可教也。”

随迹,又把目光放于不远处的一个孩儿身上,此娃比这些孩子年龄都要小,身上也穿着打补丁的僧衣,却是一尘不染,手里握着的乃是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其他娃儿声音很吵,但好似一点也未受影响似的。

孙世人越过杨顶天他们,直奔张翠山而去,他用羡慕的眼光打亮着张翠山,张翠山却依然旁若无人地默念着。

“娃,你啥名字?家住哪里呀?”孙世人开口问道。

“先生,我叫张翠山,原籍河北,家父据小姨告诉我是张弘范”。张翠山向孙世人行了个道家之礼答道。

“张弘范?可曾是那镇国将军?张弘范?”孙世人惊道:“张公子,你父亲的威名我早有耳闻呐,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大概是他吧,”听我郭姨说:“他犯了重罪,我愿意多行善事,为他老人家赎罪。还望先生多多教我。”

张翠山第一次向别人行了跪拜礼,孙世人以礼还之。

孙世人随后检查了张翠山的行襄,发现全是道家和道教的书籍,甚是奇怪,就问道:“翠山,怎么无四书五经呢?”

翠山答曰:“孔儒之经名高实则糟粕,学了等于没学一样,贪者依然贪,恶者依然为恶,从头到尾的伪善,误人误国。只有《道德经》才是真正的道德。”

“张公子,年龄尚小,却有如此见的,实在让孙某人配服,只不过我才疏学浅,孔难胜任教育你的大任,也罢,你且随我进来,我自是把今生所学教授你便是了。”孙世人微笑道。

张翠山紧跟着孙世人进入里屋。

见墙角有块大石,许文远一屁股坐了下去,一脸轻松地看着杨顶天他们玩闹,不知不觉地一个多时辰过去了,杨顶天他们依然如此玩闹,许文远也依然看着他们。

他们双方都不着急,反倒郭襄跑进来想看看他们的拜师学习情况,见张翠山和孙世人在悠然地讲道,尤如已进仙境一般,再看自己的娃儿就有:“没出息”的感觉,郭襄又气又恼。其实杨顶天他们平日里也没有如此过分,只是想给新老师一个下马威。

“想给我一个下马威?那我不如将计就计,看你们这群小鬼头能玩出什么花样来。”许文远暗笑道。

郭襄见他们如此不此礼数,便拿着清风剑用剑鞘在杨顶天,徐锦江,郭子兴屁股上“啪”“啪”“咱”三下,尤其是徐锦江这下最为重。

“还不去给先生,跪下。”郭襄喝道。

三个娃儿自是不敢反抗,灰头土脸地走到许文远的跟前,“卟通”一声歪歪扭扭地跪地。

“给我精神点。”三娃儿又是精神一振,跪得倒了直溜规范。

“嘿嘿,你们跪谁呢?”许文远大笑道:“你们睁开眼睛好好看看清楚,再跪也不迟啊?”

三娃儿听他的提醒,慢慢地睁开眼来,却只是一块孤零零的大石头。

“你们师父我在你后面呢?”许文远笑道。

三个娃儿皆转过头来,慢慢挪动着身体,改变着自己的方向,由于膝盖与地上的石子摩擦,使他们面部发出痛苦的表情。

“唉,郭女侠,你以为这就能培养出人才来么?”许文远正弯下腰来,一一扶起了,地上的杨顶天,徐锦江,郭子兴。

“这是礼数,也是先生应享的尊严。”郭襄答道:“先生,你以为有何不可么?”

“这当然不行,我是兵法家,即兵家和法家的总称。”许文远道:“打仗就是不能寻规倒矩,讲究出奇制胜,像孔儒那样打仗非亡国不可。弱宋就是个最好的例证。”

郭襄连连称是。

“娃儿们,你们听好了,男儿膝下有黄金,切不可随便下跪。”许文远接道:“我叫许文远,字有法,你们可以直接叫我名字,我们法家讲的是人人平等,无论老幼皆可亲如兄弟朋友。只有这样才能带好兵打好仗,孙子也不过如此耳。记住了么?”

三娃皆颇为感谢,“那以前母亲教我们的孔儒孝道那一无是处了么?”徐锦江疑道。

"这也不尽然,"许文远回道:“我们这学习啊,好比这吃菜,讲究的是肉素合理搭配,肉多易暴,菜多易懦弱无力,法家讲究的是自我完善,独立思考,兼学天下才是成功与成才之道,孙先生的课你们也得去听一下。好吧。”

“弟子谨记。”

郭襄道:“今生得遇先生今我茅塞顿开,只是我今年已四十余,已渐渐知天命,靠这三个娃儿怎么推翻这蒙狗王朝呢?”

“孔儒讲的是迷信,我们法家讲的是自信,”许文远指着天道:“我姜公八十岁任丞相照样除纣建立周八百年基业,凡事讲天时地利人和,蒙古军队也不是不可战胜的。若无自信那什么都别干了。”

“那蒙狗曾败过么?”郭襄好奇地追问道。

“败过,而且是大败。”许文远笑道:“忽必烈在东征倭国时遇上了神风就几乎全军覆灭。”

“神风”

“神风是倭人迷信,我们江浙人称为台风,每年都有,见怪不怪了。蒙狗军队不懂得天时当全然会葬身大海。”许文远皆着鄙夷道:“世上哪有不败的军队,这蒙古军队打仗其实并不高明,如果我们有足够的火炮就能炸得他们尸骨无存。”

“我在海宁时也见过此台风的强大威力。”郭襄叹道。“至于这火炮。。。”郭襄若有所思,但似乎不想说下去了。

“这二个娃几皆天资聪慧,是可造之才,久后必是领兵之将才也。”许文远又不禁道:“只是你的儿子,恐怕只能经商务农了。”

“平安是福”许文远安慰郭襄道。

一个月后,四川峨眉山峨眉寺的校场上

四个八袋长老,领着一百个小乞丐从襄阳一路步行,一路乞讨,冒着酷暑走了半个多月才到了峨眉山。

其中九十五人是男娃,只有五人是强壮的些的女娃,路途遥远,病重的,掉队的情况是常事,有小乞丐病死了就路边挖个坑,如死狗死猪般埋了,乞丐们本身就散漫,无组织无纪律。逃跑的也没人去追赶,反正天下丐帮皆一家,到哪里讨饭不是个讨呢?

到达峨嵋山,只剩下十九个小乞丐了,其中十五名男娃,四名女娃。

就这点人数郭襄已经很是高兴了,毕竟有新生力量加入总是好事。

见到这群比自己穿得还破烂的小乞丐,杨顶天,徐锦江,郭子兴皆有种兴灾乐祸的感觉。

其余乞儿都低着头,任由命运的安排,只有两人虽为小乞儿却没有失去孩童的天性。

其中一人,浓眉大眼,力壮如牛,另一个削小鼠目,轻飞如燕。

那些听说的都被孙世人挑走了,只有这两人孤零零的被晾在校场上无人理彩。

他们见没人了,肚子也有些饥饿了,便直奔峨嵋寺大门而去,他们也不敲门直接推门而入。

见庭院里有一饭桌,桌子上有早就盛好的一碗米饭与一碗猪肉,两人想也不想拿起来就吃,虽然瘦子先拿到了猪肉,但还是给了胖乞丐,那瘦子只能啃起了白米饭。

“好一个孔融让梨,好我收下你们俩了”许文远领着杨顶天,徐锦江,郭子兴从角落里走出:“吃饭是人生最大的事,你们记住了么?”

“是,师父,徒儿谨记”,郭子兴应道:“唉,你们俩个而不过来见师父。”

“我陈五五”“常六六”“见过师父”

“什么?五五六六啊”?徐锦江笑道。

“不过,我的徒儿你们觉得有什么不对的么”?许文远对着他们问道。

常六六突然捂着肚子道:“师父,这,这猪肉有,有问题”。

“是的,我放了泻药,茅厕就在那边,快去吧”许文远默然道。

“谁让你们偷吃的?”杨顶天道。

“该!谁让你吃我的猪肉的?”陈五五偷笑并咒骂道。

“什么?我说你还没感觉么?我可在这米饭中加了多倍的药量”许文远问陈五五道。

“啊”。

四名女娃小乞丐,香盆沐泽皆穿上了新的尼袍,由于她们年龄尚小,先带发修行。法号分别是:

风雅,风韵,风怡,风度

她们个个俏丽,惹人怜爱,再加上孙世人的道德教育与郭襄的武功。自是平步青云,潇洒飘逸。

没过多久,江湖上就出现了一个新门派:峨嵋派。

开山掌教就是郭襄。

目的:璋(葬)元。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