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益州来使
看起来刑不上大夫这个特权十分不公平,然这八种人,确是古代君主的助力,故而拥有特权,有时候我们不能跳出时代进行指摘当时制度。
不然,一句话可完事。
那就是——49年前,都是垃圾!
在古代,一旦有人擅自破坏祖宗成法,必然遭受群起攻之,哪怕天子,也会受到劝诫,乃至于亡国之君,还会遗臭万年!
这也是古代士大夫为什么,高喊刑不上大夫原因之一。
盖因中国历经数千年进化,帝制越来越成熟,人臣也习惯有君主领导天下臣民牧守四方。
故而维护天子地位,成了一个理所当然的事。
譬如明朝,一般处置勋贵、宗室,士大夫很多时候不但不会落井下石,反而经常拼命掩饰。
其中不仅是兔死狐悲,还有天子的某些权益,是人臣不可侵犯。
同样也是明朝是代表着帝制时代巅峰的朝代,不允许有任何臣子,凌驾于皇帝头上,更不能肆意诛杀皇家臂膀!
当然,总会有那么一些人是例外,会被人所处理!
比如更始帝刘玄杀齐武王演……
再比如曹操诛杀董贵妃、董国舅、伏国舅、伏皇后……
他们就完全没有顾及过所谓的八辟!
故而刘玄沉吟一番,在心中打好腹稿之后,宽言劝解:“明公仁德友悌,虽古之圣贤何以加焉?然臣尝闻《易》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今国家危难之际,如若将军只知爱惜羽毛,唯恐天下指摘不仁不友,因此祖宗陵庙被焚,国朝不在。
你我可有颜面对,皇汉诸位先帝在天之灵?
国朝素崇孝道,是故历代先帝谥号皆以‘孝’字相加,而君此举可谓孝邪?
主公如今身负重荷,肩挑社稷神器,切不可以一己之私,从而弃宗庙于不顾呀!”
刘备能以八辟为自己不杀刘璋找借口,刘玄同样也可以从社稷重任,从孝道方面着手。
只要你想抬杠,就没有找不到突破口的机会。
何况刘玄并非抬杠,而是引经据典,向刘备叙述一个道理。
于是乎刘玄一边眼眶通红,伏拜地上抽噎而言,仿佛刘备不听,则社稷即沉沦一般。
这也是古往今来,臣子劝谏君王,或是作为说客,出使他方必备手段。
刘玄言深情切,是故在座之人,无一不是悲怀从中生。
特别是刘琰、简雍、孙乾、麋竺……这些老资历,则更是老泪纵横,哭作一团。
这几人深受刘备影响,素来借以坚持复兴汉室为己任,如何肯眼睁睁看着,只在眼前的机会,就此放过?
无论这个汉室,是刘备的汉,还是谁的汉,都一样。
毕竟神罗都是罗。
何况刘备这种正儿八经的皇室宗亲?
旋即跟着跪倒在地,哭谏:“还望主公纳取刘君谏言,勿要负大汉万兆臣民众望……”
有了麋竺、简雍、刘琰、孙权这些元老劝谏,诸葛亮、蒋琬、陈震、伊籍、马良、习祯、傅肜、庞林、蒋琬、霍峻、潘濬等尽皆下拜:“伏望主公以社稷为重,切勿因私废公……”
刘玄之策,但凡有点学识的人,都看得出,百利而无一害,自然不会与大家唱反调。
如果说刘璋在益州名声好,刘玄这种突然袭杀,还会招惹无数麻烦。
可偏偏刘璋治理不行,武德同样拉垮,虽然谈不上民心尽失,然死忠之徒稀缺可怜,实在不足道哉。
说句拉低张鲁的话,刘璋在益州的治理,还没有张鲁好,更没有张鲁那么得民心。
如此好机会,岂非天予不取?
然草鞋始终是草鞋,心中永远有自己坚持的信念。
哪怕他对益州垂涎若渴,但他却依旧没有杀人夺地之心。
即使刘玄等人一再劝谏,甚至刘玄的话,说的他同样泪流满面,但始终感觉过不了自己心中那道坎。
但又不能伤害众人之心,遂只能含糊其辞,擦擦通红的眼眶,极力克制被渲染的情绪:“诸君忠于汉室之心,孤悉知矣,然此事甚大,不可操之过急……”
众人本还想继续劝谏,刘玄立即抢先道:“主公所言甚是,臣等不过拾漏补缺,明将军何为,臣等万不敢干涉!”
刘玄好似生气,一番话夹枪带棒,阴阳怪气,让刘备非常不舒服。
然想到刘玄本质上还是为他好,是故不爽之意很快消失。
正值陷入尴尬沉静之时,江陵有人纵马前来救场,来者曲身下拜在刘备面前道:“禀报主公,益州军议校尉法正求谒!”
刘备、诸葛亮两人面面相觑,各自会心一笑。
不怪二人如此面色,毕竟刘玄再次又猜中了刘璋会派人出使他,虽然时间晚了点了,但并不妨碍大局。
只是不知道,法正所来肩负何等使命!
当然,刘备更想知道的是,法正是何人,居然被派出来做使者,遂向诸人咨询:“不知诸位可知使者何人邪?”
刘备不知法正实属正常!
眼下的法正,还非是建安十七年之后的法正,天底下根本没有几个人认识。
就连益州知道其人者,也恐怕是知之甚少。
益州绝四处交通偏安一隅,哪怕是近在荆州的潘濬、刘琰、诸葛亮等人,对其也是未有耳闻。
更莫说刘备了。
且法正虽被召署军议校尉,然刘璋既不任用其才,反而还被同是客居在益州之人,诽谤品行不端,因此一直郁郁不得志。
如这般人物,众人岂能知之?
至于张鲁知晓,那是因为早期法正等人,南下益州之时,就是经过汉中,才能抵达益州。
彼时张鲁乃是汉中地头蛇,像法正这般家世之人,如何能够不知?
众人无答,刘玄拱手而答:“好教主公知晓,法君表字孝直,乃右扶风郿县人,为孝安皇帝之时南郡太守法文强(雄)苗裔,其祖父处士法高卿(真),其父法季谋也!
其人才能不下高帝麾下张(良)、陈(平)奇谋策画之能,腹有良策、暂思经算、睹事知机……可惜刘季玉有眼不识金镶玉,如此大才不知重用,合该将亡……
自是此人生性耿直,一眼之仇必报,主公还需极尽礼遇……
其在益州素来不得重用,与同乡孟子庶,益州别驾张子乔交好,主公亦需注意。”
刘玄事无巨细,一一交代清楚。
哪怕明知道,刘备不大可能跟法正结仇,但还是提醒一下较好,免得出现蝴蝶效应。
“果有如此大才?”
刘备怎么也不相信刘玄说词。
毕竟张良、陈平已经在汉朝经过神话,很少有人会拿刘邦的功臣拿相比。
同理刘秀的功臣,也很少拿出来比。
当然要说一个都没有,那显然不现实,但整个三国时期,估计都屈指可数,荀彧就是其中一个。
如今刘璋谁便找一个名不见经传之人前来出使,刘玄却将之吹嘘的绝无仅有,这让他如何相信?
但刘备更感兴趣的是,刘玄如何知道?
在场荆州之人可算是不少,甚至很多都在荆南四郡为官过。
而刘玄一直远在江夏居住,或者荆州求学,消息绝对没有官宦灵通。
可偏偏就他一人知道,如何不让刘备感觉到怪异?
刘玄自然不可能告诉刘备,是从书本看来的,遂只能假言道:“臣从不虚言,法孝直之才,比之曹操麾下当与荀彧皆在伯仲之间。
我自看出刘璋此人碌碌无为,无力保疆护民,只能默默归降以后。曾多有打探一下刘璋,麾下文武情况,以备不时之需。”
这么一说刘备倒是没有再继续纠结,而是暗暗咋舌。
如果说张良时隔太远,认知并不是很清晰。
可荀彧不一样!
这是一个还没过世之人,曹操能有今日之景,荀彧没有五成,也有四成功劳,乃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