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公家马

朱大郎这一走,直到夜幕降临才回到牛溪村。

朱溪溪听到牛叫的声音,第一个跑了出去。

可让她惊讶的是,门外除了家里那头老黄牛外,居然还有一匹马!

这马不安地刨着地面,鼻子里不断哼着气。

“大哥?!这马哪来的啊!”

朱溪溪忍不住问道。

朱大郎把牛绳交给三郎,嘱咐他给牛喂食喂水,这才走过来,兴奋地说道。

“这是将军府的马,暂时借给我骑的,你们可别乱摸!妞妞,大哥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

朱溪溪一见他这副模样,就知道事情成了!

家里的其他小子们惊叹地围着那匹马转悠,不住的问着问题,朱大郎都耐心地解答了。

他自己把马牵到了牛棚外,找来草料和干净的水。

那匹马警惕地看着周围的人,不肯吃喝。

朱溪溪赶紧把看热闹的哥哥们赶回屋,走过去摸着马鬃毛,哼着不知名的小调,那匹马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朱大郎惊叹地看着她:“妞妞,你简直神了!”

朱溪溪嘿嘿一笑:“牛马猪其实都差不多、差不多。大哥平时也可以这样,轻轻摸着马鬃,跟它说话,或者哼个小曲儿。”

朱大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两人安顿好马后,一块儿回了正屋,朱老爷子和文氏正坐着喝茶呢!

本来这时候,大家都准备歇息了,但大郎突然回来,一家子哪还睡得着?一个个都兴奋地低声思语,猜测着发生了什么。

朱大郎进来后,将将军府的事简单说了一遍。

“王教头试了我的力气和反应力,又让我和一名侍卫对练了一会儿,就让我通过了。以后我就是将军府预备侍卫了,爷爷、奶奶,爹娘,这事儿可多亏了妞妞!”

黄氏听完,满脸激动地抱住了朱溪溪。

“咱家妞妞可真是个福星!”

朱溪溪挣扎着透了口气:“大娘,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您先放开我。”

黄氏松开手,越看朱溪溪越欢喜,恨不得这闺女是自己肚子里生出来的。

“那教头可有说日后怎么安排?要是每日来往将军府和家里,可得花不少时辰。”文氏关心的是另一个事。

“侯爷身边的小厮的得胜帮我找了个住处,就在将军府里,吃的用的也都备好了,奶奶您不必担心。”

文氏又问了问题,发现都被得胜安排妥当,不由感慨了一句。

“蓄爷身边的人,都是能人啊!”

朱老爷子也欣慰地点着头。

他记得上次牛家想闹事时,见过那小厮。

朱溪溪坐在文氏身边没有开口,反正事情既然定了,只要朱大郎好好“上班”就行了,至于其他事,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黄氏急着回去给朱大郎收拾衣裳和洗漱用具,急匆匆地走了。

三郎和四郎他们羡慕地看着大哥。

他们倒不是羡慕侍卫的工作,而是羡慕大哥有马!

“大哥会骑马吗?”

朱溪溪见哥哥们话里话外都离不开马,忍不住问了句。

谁知朱老爷子忽然笑了起来。

“哈哈哈!妞妞担心这个作甚?大郎就算不会,还有爷爷我呢!”

笑声一停,朱老爷子转头看向大郎:“先回去睡一觉,明儿一早跟老子学骑马。”

大郎大喊一声“是”,拖着几个弟弟们回了房间。

三天后,朱大郎带着行李离开了家,搬去了将军府。

之后,只有到了旬假,他才能回家住一晚。

等朱大郎放假回家,说起将军府的生活,让朱溪溪大为咋舌。

每一旬才有一天假啊!

这对习惯了双休的朱溪溪来说,简直比996还辛苦。可对于这个时代的老百姓来说,却是稀松平常的事。

要知道百姓们从来没有“放假”这个概念,那可是只有当官的才有的福利。

二郎三郎他们,就格外羡慕,一个个面露憧憬。

就连大伯也是难得露出了欣慰的表情,还叮嘱儿子好好干,不得偷奸耍滑。

时间一晃就到了十一月。

今年罕见的是个暖冬,到了十一月都没下过雪,天气远比往年要暖和的多。

按理来说是好事,可朱溪溪却发现朱老爷子更愁了。

这一日,朱大爷爷和三爷爷一道过来和朱老爷子商量事情。

朱溪溪跑去厨房烧了一壶热水,给三位爷爷沏了茶,端进堂屋。

还未进门,她就听到朱三爷爷忧心忡忡的声音。

“最近大兴大通几个县的粮价都涨了不少。”

“大哥和三弟没有卖存粮吧?”朱老爷子忙问了句。

朱大爷爷摇着头说:“先前听二弟你提过,我们两家都没卖。不过附近村里不少人家都悄悄卖了存粮,我看家里的老婆子也有些动心了。”

“可不是?新打的粟米一石能卖八九百文,就连旧粮都能卖个五六百文。那白面和大米就更贵了。二哥我跟你说,我都有些动心了。”

和朱家不同,朱大爷爷和三爷爷家中就是靠种地生活的。这几年收成不错,三爷爷家里攒了不少的存粮。

“往年粮店最多也就开五百文,今年这价也太高了。”

朱溪溪就在这时走进了屋,将茶水放在桌上,瞅了瞅这个,又瞅了瞅那个。

朱大爷爷笑着接过茶杯,从袖子里摸出一块糖,塞给朱溪溪。

“妞妞吃糖。”

朱溪溪眼角一抽。

我又不是三岁孝子……

“谢谢大爷爷,我已经是大人了,不爱吃糖了。这糖您还是给大侄子吃吧!”

朱溪溪一本正经地说完,朱大爷爷没忍住笑了起来。

“爷爷,这粮店收粮,价这么高,那他们卖出去不得更高?要不然,他们不是亏死了?”朱溪溪眨着一双大眼睛,努力装单纯。

“卖价暂时没变化太大,一石就涨了七八文。”朱三爷爷插嘴道,“我家存粮多,老婆子倒是不想卖,她在娘家的时候经历过灾荒,穷怕了。就是家里三个小子总念叨。”

“哼!没成亲前一个个都老实巴交的,成了亲,心思都歪了。”朱老爷子哼声道,“明显是几个侄儿媳妇撺掇的!他们再闹,你就分家!随他们闹去!”

朱三爷爷性格有些软弱,朱三奶奶也是差不多,当初娶儿媳妇的时候,想着一家人都太老实了,找的媳妇都是比较精明厉害的。

结果,太精明了,一个个的都只想着自己的小家。

朱三爷爷很听两个哥哥的话,一点儿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高高兴兴地应下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