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做客秦府

姑姑是自己在世的唯一的长辈,虽然罗艺造反有取死之道,可自己又怎么看着他们一家去死呢,知道就不下罗艺父子,可救下一家妇孺还是要试试的。

秦琼给李世民上过密折,求李世民看在自己效力多年,颇有战功的份上,愿用自己的爵位去换罗家妇孺活下来。

再说表弟罗成也没参加造反,可李世民就是留中不发,弄的秦琼每日坐卧不安。

自从接到世民加封自己为太子少傅和释放罗艺的圣旨,秦琼提着的心总算落下了,连忙去接罗家妇孺安顿下来。

同时叮咛他们父子忠心卫国,不要再犯一次糊涂,这次是陛下看在太子的面上饶了你们,太子年纪虽小但不念旧恶,要把这份恩情记在心里。

老实说罗艺也是被人鼓动的,那就巫女李氏,起事后,那贱人就跑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了。

长安,崇德坊,翼国公府,

李承乾站在秦府门外,功封上柱国,勋门十二戟,贞观元年,秦琼拜左武卫大将军,封翼国公,食邑七百户。

后来秦琼经常生病,每逢病时就对人说:“吾戎马一生,历经大小战斗二百余阵,屡受重伤,前前后后流的血能都有几斛多,怎么会不生病呢!”

贞观十二年秦琼病死,被追赠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李世民特意下令在秦琼墓前造石人马,用以彰显秦琼的战功。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命阎立本画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挂入凌烟阁,秦琼也位列其中。

可以说在贞观初秦琼就已经退出了朝堂,而原因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玄武门之变秦琼出工不出力,所以从食邑就能看出来,李世民对他的不满。

也有人说秦琼是李渊的人,因为上柱国是李渊封给他的。

可在李承乾看来都不是,秦琼是应该是政治头脑简单,不能在朝堂旋涡里游刃有余。

你看程知节就明白了,两人无论出身,经历,功劳都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程知节比他活络,从迎娶崔家之女的事上就可以看出来。

所以朝堂倾轧是秦琼是秦琼退出朝堂的根本原因,而他所说的病不过是借口罢了,李承乾前世就特别崇拜秦琼,实在不忍心看这样一个英雄病死在床榻之上。

所以趁着罗艺的事把他绑在东宫的战车上,一是帮了他,同时也是帮了自己。

而李承乾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李世民,李世民能不知道秦琼的脾性吗,他知道,只不过碍各种原因他没办法给自己的爱将一个适当机会。李承乾和罗艺就成了那个最好的理由,只不过当事者都不知道而已,这就是帝王心术。

“臣秦琼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大恩,臣铭感五内”

李承乾赶紧去扶秦琼说道:“老师,万不可如此,父皇爱才,尤其是老师和两位罗将军,两位将军不过一时糊涂,承乾也不过是给父皇递个台阶罢了,不敢受老师如此大礼。”

秦琼:“殿下,在您觉得这一句话的事,在臣这就是莫大的恩情,现在人心不古,也不是所有人都那仗义之心啊”。

秦琼的感叹是有原因的,自从罗艺父子作乱以来很多军中故旧都和秦琼撇开了关系,躲得远远的,除了程知节,尉迟恭这些秦王府几个贴心的兄弟根本就没人敢来。

“老师何必和那些势利小人一般见识,这也好,能看出谁才是你的真朋友,学生知道老师旧伤难愈,所以带来了些阿胶和补品,以供老师进补。”

话毕,李承乾招了招手恒连带人将礼品放在秦琼面前。

“殿下费心了,那臣就厚颜收下殿下的好意”,感受到李承乾善意的秦琼并没有拒绝,要知道秦琼可是不收礼。

但李承乾不同,这次李世民给了这个大人情,就是希望秦琼把这个善果报在儿子的身上。

秦琼:“臣知道殿下的来意,臣是个粗人,有话就直说了”

李承乾:“请老师指教”

秦琼:“殿下身为国储,陛下断不会让殿下上战场的,学习武艺也不过强身健体而已,战场凶险,并不是想的那么简单,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李承乾:“自晋以来,天下分崩离析,先后出现了五胡十六国,三百年来征战不休,中原百姓颠沛流离,

今天下初定,内有积弊,外有强敌,大唐需要一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太子,如能和我大唐将士共赴疆场,是学生三生有幸。

老师是骑兵宿将,在前朝就以名扬天下,承乾有一套重骑兵装备今送给老师,老师可以借此训练一支天下无敌的重装骑兵,将来在北伐突厥的战场上再立新功。”

李承乾示意恒连将骑兵的装备和战马都带院子里,如果现彻有穿越者在场的话一眼就能看出来,这特么是铁浮屠啊。

秦琼摸着这些装备,双眼放光,作为一个优秀的骑兵将领,他当然知道这样的装备如果能组成建制,辅以一定量的轻骑兵必定战力无双。

“殿下,为何不自己不献给陛下呢”,要知道成立新的部队是要请示皇帝的,李承乾分明是将功劳让给他,就算自己是他的老师也不应该啊,秦琼纳闷的问。

“老师面前学生不敢撒谎,学生虽为太子,年纪尚幼,此等利器在我手中犹如明珠蒙尘,老师沙场宿将,将此物献给陛下,立下功劳,好堵住那些文官的嘴不是吗。”

“殿下如此待臣,臣真是无以为报啊”,秦琼这下明白了,李承乾是给他一个正当返回朝堂的理头,一是堵住那些借助罗艺之事打击自己的文官的嘴。

二是给已经走下坡的秦家一个机会,历经两朝的他怎么能不知道一个家族走向残败后的下场。

现在的局势如果秦琼不能在军中站稳脚跟,那么将来的北伐也就没他什么事了,到时候秦家的没落也就成为定局。

李承乾今日的恩情他是一辈子都还不起的。

“此不过是宝剑赠英雄,老师切不可如此客气”李承乾笑道。

翌日,太极宫

“陛下,臣得重骑兵装备一具,献给陛下,”秦琼出班上前,侍卫们将铠甲和马甲带进大殿中。

李世民当然知道昨日太子李承乾造访秦府,今日秦琼献甲,要说没那臭小子的事,打死李二都不信。

“看样子朕的左武卫大将军如今病体以愈,如此精良的战甲也就叔宝可以制出。

传旨,左武卫大将军上柱国太子少傅翼国公秦琼公忠体国,献甲有功,食邑增至一千二百户,并命于左武卫军中组建新式重装骑兵。”

在众人羡慕目光中,秦琼大礼谢过李世民,和秦琼交好的程知节,尉迟敬德等将领纷纷恭贺,

至于那些想小题大做的文官也明白,从今日开始那个秦王府的虎熊之将又回来了。

“唉,看来想削弱秦王府将领的计划又要重新盘算了。”在大殿中站在前排的一个老头心想道。

是以,李承乾每天上午和秦琼学习武艺,下午和李刚,张玄素学习如何处理政务。

李承乾的学习并不是容易的,虽说有从前有些底子,但大开大合的战阵之术和他以前学的大不一样,秦琼丰富的战场经验也让李承乾受益匪浅。

至于他另外两个师傅,李承乾有些头疼,两个小老头钻研了一辈子帝王之术而无用武之地,这回李承乾送了上门,他们又怎么能放过呢。

同样的一件事,两个老头常常和李承乾的想法大相径庭,而且他们异常的倔,李承乾什么时候说自己错了,什么时候才能算完,这也让李承乾有时候哭笑不得。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曾经暗地里来看过几次,看到李承乾如此刻苦,二人也十分满意。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