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蜂窝煤真耐烧
阜成门外的煤场,早已建造完毕。
跟随朱厚照同来的一车车煤炭,就被卸到了这里。
朱厚照进城时,特意带了三车煤,到了惜薪司的西厂。
大家这几日都十分劳累。虽然朱厚照对试验十分急切。可是还得先休息一下。
于是他就回了慈庆宫,打算第二日再开始试验。
而李强被留在了惜薪司西厂这里。
第二日一早,朱厚照就带着人赶往西厂。
李昆也带着几名工匠随行。
小型钢铁厂正在建设当中。朱厚照将李昆叫来,是想让他们对模具的继续改进,提提意见。
成型版的蜂窝煤模具,早已准备完毕。
接下来,就是试着制造蜂窝煤,然后在煤炉里燃烧,看看效果。
为了看看实验效果,朱厚照还特意命人准备了薪炭。让同质量的蜂窝煤和薪炭同时在煤炉里燃烧,看看哪个燃烧的时间长。
其实不用试验,朱厚照也知道,定然是蜂窝煤燃烧的时间长。
但是这个试验依旧是要做的。
这是做给大家看的。
有了这个试验结果做支撑。大家就会向外宣传。通过这种无意之间的口口相传,就会形成广告效应。
大家不仅会知道太子正在研制蜂窝煤,而且这种蜂窝煤比薪炭耐烧。
到时候,价格再公道一些。
大家自然会舍弃薪炭,选择蜂窝煤的。
试验的结果不出所料。蜂窝煤的燃烧时间,要远高于薪炭。
李强说道:“殿下。就凭这一点,咱们的蜂窝煤定然能够大卖。眼下,咱们还是抓紧制造蜂窝煤吧。”
朱厚照听了,摇了摇头,笑着说道:“不急。我们还得搞搞宣传。让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好东西。然后再进行大规模销售。”
“殿下的意思是……”
“先从京城的那些达官贵人,皇亲国戚开始吧。他们如果选择了蜂窝煤,自然会起到引领作用。到那时销量自然是翻着翻的往上涨的。”朱厚照解释道。
这是个好主意。大明的顶层这些人使用蜂窝煤,必然会导致下边的人纷纷效仿。
李强自然认为朱厚照这个主意非常好。
朱厚照吩咐道:“李强。你抓紧组织大家,继续制造蜂窝煤的模具,然后利用模具开始制造蜂窝煤。煤炉也要大量制造。我们随同蜂窝煤一同销售。我这几日就开始进行大力宣传。到时候如果产量跟不上,我拿你是问。”
“殿下放心。小的一定做好这件事,不让殿下失望。”李强表态道。
朱厚照又吩咐身旁的李昆,在小型钢铁厂未建造完毕前,抽调一些铁匠协助李强这边,制造模具和煤炉。
至于所需人手,朱厚照今日出宫时,已命罗祥前往顺天府从新招募的流民拨到这里五千人。其他流民则被送到西山煤矿,负责采煤、运煤等工作。
随着招募流民越来越多。整个煤炭产业从开采、到运输,再到京城这边的制造和贩卖,形成了完整的煤炭产销链条。
朱厚照命人拿了二十个蜂窝煤,就直奔皇宫而来。
此时,早朝已经结束了。
弘治皇帝正同刘健等人商讨大事呢。
随着天气转暖,北虏又开始疯狂的侵扰边境。抢了之后就跑。
边境的守军根本无法抵抗这些北虏。
边境的百姓苦不堪言。
仅靠降级、罚俸、撤职这些措施,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
此事令弘治皇帝头疼不已。
就在大家为北边发愁时,宫外的太监来报,太子驾到。
这小子不是去惜薪司鼓捣煤炭去了吗?怎么突然来了。
弘治皇帝就让他进来了。
朱厚照在前面走着,后边的谷大用安排几名太监抬着从惜炭司西厂拿过来的蜂窝煤。
行过礼后,朱厚照介绍道:“父皇,三位大人。这就是我刚刚研制成功的蜂窝煤。”
说完,就让人将蜂窝煤拿到近前,向弘治皇帝、刘健、李东阳和谢迁展示。
“蜂窝煤?这是怎么做出来的?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弘治皇帝一连问了两个问题。
朱厚照解释道:“因为将煤炭压制成这个样子,就如同蜜蜂的窝一样。所以我就给它起了一个名字,蜂窝煤。”
谢迁说道:“殿下这个名字取得十分形象。皇上,这段时间太子可是一直城里城外的忙呀。”
“你就不要夸他了。形象是形象。但是缺少文雅之意。这个名字也就算是中规中矩吧。”弘治皇帝淡淡地说道。
朱厚照也没有计较,继续说道:“这是用模具,将煤炭压制成这个样子的。这个形状是为了让蜂窝煤更加充分的燃烧。延长燃烧时间。”
“那和薪炭相比,如何?”李东阳问道。
朱厚照都已做过实验,自然对结果了然于胸,笑着说道:“李大人。我安排他们做了实验。将同质量的蜂窝煤和薪炭,放在相同的炉子里燃烧,结果显示,蜂窝煤要远远高于薪炭。”
弘治皇帝听了,不屑地说道:“你说做实验就准成了。你说比薪炭好,就比薪炭好了。如果你说谎话,那可是欺君之罪呀。”
朱厚照这时,就有些急眼了。没好气地说道:“要没有把握,儿臣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这么说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果父皇不信的话,那咱们就在现场做一下试验就是了。”
弘治皇帝没有说话,而是瞅了瞅肖敬。
肖敬自然领会了弘治皇帝的意思。命小太监去取了两个火盆,并且还拿来了一些薪炭。
朱厚照这边也命人拿了一个蜂窝煤过来。
那边先称了蜂窝煤的重量,然后又称了同等质量的薪炭。
将蜂窝煤和薪炭分别放在了两个火盆里。然后由两个小太监同时点燃。
弘治皇帝则与刘健等人继续商讨着北虏入侵一事。 朱厚照在旁边静静地听着。这次他学乖了,没有插嘴。
吃一堑长一智。
朱厚照知道,自己发表意见,父皇定然认为是孝子胡闹。就是内阁首辅刘健也会这么认为。
与其他们不采纳,令自己伤心。
莫不如不说,落得一个清净。
他将注意力都放在了那两个火盆那里。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蜂窝煤胜出。
当肖敬提醒弘治皇帝薪炭已经燃烧殆尽,可是蜂窝煤依旧在燃烧着。
弘治皇帝和刘健三人那可是亲眼所见。自然是相信了朱厚照的话。
这个蜂窝煤还真是耐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