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守城

其实宛城内的官军并不多,黄巾探子所统计的八千人一点也没错,而且这八千人还包括了粮秣兵、火头兵等基本没什么战斗力的兵士,所以张曼成这“大忽悠”这回并没有忽悠自己的子弟兵,但参与守城的倒是有近万人,多出来的这两千不到的参战人员都是老百姓,但是这些老百姓们可不是为了感谢父母官褚贡大人的大恩大德而同仇敌忾守城的,更不是为了什么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操来抛头颅洒热血报效祖国的。皇帝昏庸、宦官祸乱朝政卖官鬻爵,弄得民不聊生。褚贡这官虽不是买来的,对皇帝老儿也算忠心,但却也不是什么清官,就更谈不上什么父母官了,平日里也素无恩德与百姓,现今在这大难临头帮着守城的这一群百姓,百分百都是褚贡派兵强行抓来的。

八千官军,分到四个城门,每个城门便是两千人,而剩下的老百姓是负责烧火油和搬运箭枝、滚石檑木、照顾伤兵什么的,总之一句话就是打杂的。但褚贡倒也不愧是一代名将,他把这仅有的两千人官兵分成两组,两组轮流射箭,所以城上箭如飞蝗没有间断的时候,把区区两千人的兵力打出了八千人的气势,至少在张曼成的“神城军”中许多军士都是这么认为的,而且是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城上就是有八千官军!而他们的主帅在他们的心目中也再次荣登“大忽悠”的光荣宝座。

看着城下面的黄巾贼一波接一波的往城下冲过来,又一波接一波的如收割稻草一样的倒下,褚贡的心一下子从刚才那地动山摇的呼喊声,所带来的震瑟中平静了下来,“看我射不死你们,你们这帮天杀的贼寇!”褚贡恨恨的想着。

除了士兵的兵器和老婆大人的首饰外,城里面能够收集到的金属物件,褚贡都让铁匠熔了造成了箭头,很多房子都给拆了,好一点的木料都削成了箭枝,差一点的木头就连同石头一起当做滚石檑木用,满城的鸡鸭都被杀了个精光,就是为了拔毛做箭翎,这都已经是到了穷凶极恶的地步了。所以城里面的箭枝啊,滚石檑木啊,已经多到你无法想象的地步了,如果张曼成知道了这事,一定非常想找块砖头直接把自己一板砖拍死算了,免得一会儿被万箭穿心,死的比刺猬还难看。

就这么一茬接一茬的收割了三大拨的黄巾贼,手虽然有点发酸了,但心里却舒坦多了,也没刚才那么的紧张了,只听见军士甲对军士乙讲:“哎呀妈呀~刚才底下那大哥那一嗓子吼的呀~太突然了。”

军士乙道:“可不是嘛~吓得咱褚老爷的脸色啊,就跟给他爹送丧似的。”

军士甲道:“你自己可也好不到那里去,刚才还没上城楼的时候不是还嘀咕嘛~‘上楼滴心情比上坟还要沉重’。”

军士乙又道:“去去去,你说刚才褚老爷都给他爹送葬去了,那咱的心情能不比上坟还沉重嘛?拜托人家是父母官!父母官C不好?!他爹那不就是咱爷爷嘛……看!看!又来一波,先警告你啊别跟我抢,以这条线为界左边归我,右边归你。”

就在城楼上官军们玩塔防游戏玩的正开心的时候,底下陈幕、陈岭兄弟指挥着他们的第一攻城队正在一步步向城门靠近,从城楼上望下去,这队形还真像一只大大的棺材。军士甲对军士乙说:“这波好像跟刚才那几波不一样,看C像真的是你爷爷的棺材来了。”

军士乙纠正道:“是咱爷,咱爷!”这俩兵油子一面打着仗一面还作践着他们的郡长大老爷他爹。

如蝗般的箭簇离弦飞去,射的底下那“棺材”可比刺猬难看多了,可那棺材可丝毫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虽然是缓慢点但依旧匀速的前进着,前进着,直至城门下,然后一下接着一下的开始撞击城门。褚贡在城楼上看得分明,暗暗赞叹道:好高明的打法啊!既然贼兵到了城门下,那么那些檑木、滚石、火油该上场了,于是他下达命令道:“全体注意!停止放箭!给我往下砸石头、浇火油!捡大块的砸!”

一时间城头上巨石飞落,底下的盾牌墙不时的被砸开,在盾牌墙被砸开的瞬间,城墙上一锅锅烧得沸腾了的火油、滚水!便倒了下去,那场面真如后朝诗仙李太白所描写的一般,是“飞流直下三千,疑似银河落九天”啊。这城墙下顿时传来撕心裂肺的呼号声。不过盾牌墙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组起来,而倒在地上的伤兵总是在第一时间被几个来去如风的骑兵救走,那骑兵速度之快,动作之灵巧令人咂舌,弓箭根本就射不到他们。褚贡看了有些恼火,不过令人感到安慰的是,他们这种攻势撑不了多久便退回去了,虽然贼兵的伤亡不大,但城上的滚石、檑木、火油、箭枝消耗也不多。褚贡摸着胡子暗笑,这种攻城法虽然精妙,但到底对城门构成不了多大的威胁。

但很快褚贡发现他的想法是错误的,城下的贼兵一轮接一轮的冲击着城门,这是一种永无休止的车轮战。还好听了杨云的话,拆了东西两条街的屋子把城门都给堵上了,不然照他们这个打法,再牢的城门也撑不了半个时辰。

接而转瞬之间,褚贡又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自己守城不过把弓弩手分成两队,持续不了多久,士兵们也就累了,但底下的贼兵分的是五队,轮换着上,这样子一刻不休息的攻城,就算是打个一天都可以,可自己的士兵可受不了啊,更要命的是他们这五队加在一起一共不过才五百来号的人,底下另外还有两万贼兵都在休息观战啊。褚贡越想越后怕,突然大叫一声昏厥过去,左右将士赶忙救起。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