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以血祭苍天

转眼之间,三天的时间就过去了。

李战天迎来了对他而言,最重要的历史时刻。

当然,对于大秦来说,也是最为紧要的一个里程碑。

这一日,天高气爽,骄阳当空,浩瀚碧空万里无云。

即便是初冬,不过,这一天的风依旧很和煦。

吹在人脸上,有种温暖而舒适的感觉。

一众披坚执锐的秦军将士于咸阳城严阵以待,准备见证这继往开来的时刻。

到现场参加登基大典的,只有一半的军事将领。

其余军中的骨干力量,都坚守在自己的哨位上。

为彰显继承大秦始皇陛下文治武功的态度和胸襟,登基大典还邀请了一些二世时的旧臣。

当然,这些人都是在百姓中风评不错,但被赵高党羽疯狂打压的贤臣。

这些人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有再度登上朝堂的机会。

毕竟,赵高专权,二世暴戾,已经让他们对这个大秦失去了信心。

然而,就是在今日,大秦皇朝的血脉竟然要延续下去。

虽然,这种延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来得有些迟了些。

不过,不管怎样,这样的结果终归是比他们想像的要好很多。

因此,对李战天这样的安排,这些旧臣都是感激万分。

其实,在他们的心里,对大秦还是有感情的。

始皇陛下当年的风范,依旧是他们心中最难忘的记忆。

每当想起当初那气吞八荒,横扫六国的伟大壮举,这些旧臣们的心情都是激扬澎湃。

那是何等的气魄,那是怎样的让人高山仰止。

然而,二世胡亥在位的这几年,让他们的心头血逐渐凝固。

他们不再有情怀,不再有抱负,不再有想法。

对于世事,这些旧臣大多采取冷眼旁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如今,看着立于高台之上的李战天,以及端庄坐在一旁的大秦十公主嬴阴嫚,看着那一列列雄赳赳气昂昂的黑甲勇士,他们似乎又看到了一个帝国再度崛起的迹象。

这……就是希望!

一个人,只要永远保持希望,就一定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明天。

而一个朝代也是一样,只要让人看到这个朝代还有希望,那么,就一定有人会去拼了命地维护它,支持它。

现在,立在高台上以血祭苍天的这个人,带给了他们新的希望。

所以,他们没有理由不支持他。

在前任奉常的主持下,登基大典进行得很顺利。

直到大典结束,也没有出现任何的意外状况。

这样的结果,虽然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不过,谁都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当然,之所以会这样,其实也算不上是敌人仁慈。

毕竟,登基之事,谁也无法阻止。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战天登基,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这就像一群人拿着弓箭,却找不到靶子。

如今,李战天登基称帝,一下子便让这些没头苍蝇一样乱转的人找到了反对的目标。

所以说,这样一件事,他们没有必要反对。

他们要做的,就是让你爬得越高越好。

只有那样,你摔下来的样子才会更惨,更狼狈。

那一幕,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

……

大典结束后,咸阳城的将士们和民众们都是兴奋不已。

而顺利登基的李战天,在一日之内颁布了三道诏书。

这第一道诏书,是宣布大秦疆域内的各郡县免去赋税三年,而且,三年后的赋税将在之前基础上减半征收。

第二道诏书,则是让各郡县积极举贤,恢复大秦的各级领导机构。

原先的各郡县守还能履职的,由其立即上任履职。

如有出缺的,则由原先当地官职最高的秦吏暂且代行其职。

当然,为了暂时不惊动各地新封的郡王,李战天在诏书中还特别明确,各郡县的官员受朝廷调遣的同时,也受郡王的节制。

至于第三道诏书,则是号召各地的壮年之人,积极加入行伍,立志疆场,为国效力。

而且,想要参军之人无需各郡县的批准,可以直接到内史郡新设立的兵员招募处报名加入秦军。

此外,李战天为了增加吸引力,还特别在诏书中说明,只要一家之中有参军之人,一切赋税全免十年。

最后,李战天还特别明确,二世胡亥时期征集的民夫囚徒,如在各工程处仍然有滞留者,可以选择报名参军或者返乡。

三道诏书拟订下发后,李战天特意将苏瑾叫了过来。

让他安排专人,到各郡县宣传诏书中的相关内容,确保各地百姓都能知悉。

当然,考虑到如今咸阳城守军不足的情况,李战天并没有直接派给苏瑾很多人,只是让他安排两千人马,分头到各郡县发展宣传骨干,帮助各地进行落实。

尽管如此,李战天并没有抱有那样的幻想,认为这件事这么一宣传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他的心里已经做好了打算,这样的工作将会常态化进行下去。

而且,这件事要从内史郡开始逐步扩展开来。

孙干这一拨人下去后,待到有新的兵员补充进来,还要派出第二批,第三批宣传力量。

最终,达到天下皆知的状态。

做完这些事之后,一天的时光又过去了。

坐在御书房内,李战天感觉自己整个人都累瘫了。

可是,这才是做皇帝的第一天。

看着书案上跳动的灯火,他突然生出一种恍若隔世之感。

是啊,几年以前,自己还只是大泽乡水寨的一个大当家的。

可是如今,自己却要做大秦的皇帝。

尽管,这个皇帝从目前来看,肯定会做得很艰难。

不过,他总有一种错觉。

眼前的这一切,到底是不是自己做的一个梦。

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李战天甚至偷偷地自己掐了一下自己的胳膊。

不过,那种强烈而真实的疼痛之感告诉他,这是现实,而不是自己的一个幻梦。

这样的结果,让他的心再度坦然了下来。

他知道,自己在这个时代,有了一个主宰自己命运的机会。

当然,也有了一个施展自身抱负,实现自己梦想和价值的机会。

而这样的机会,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幸拥有。

所以,自己无疑是幸运的。

这样想着,李战天不由得对自己,对大秦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

其实,李战天原本打算再下几道诏书的。

毕竟,这个帝国经过二世胡亥的折腾,实在是积弊太深。

需要改革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最重要的一条,用人制度方面,几乎被赵高及其党羽完全破坏掉了。

因此,这项制度必须重新建立起来。

除此之外,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积极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这些,都没有具体而可行的举措。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方面都需要改进甚至改革。

不过,考虑到当前的形势,这天下还没有完全由自己掌控。

而且,目前各郡县的府衙,几乎都处于无人管的状态,即便下了诏书,也几乎等同于一纸空文。

所以,李战天在最后关头决定,将这些事咱暂时缓一缓。

毕竟,有些事,得循序渐进,急是急不来的。

因此,眼下的状态下,最重要的,只有三件事。

一个就是扩充兵员,加强秦军的实力。

第二个,就是尽快恢复各郡县的领导力量。

至于第三个,就是给大秦的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以取得他们支持和信赖。

这些问题解决了之后,李战天发现,自己又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很实际,也很紧迫,那就是大军的给养和咸阳城各类人员的日常用度问题。

自古民以食为天,士兵们肯定不能饿着肚子守卫大秦江山,而各级官员肯定也不能无私奉献,不领取俸禄。

正当李战天因为这个问题感觉有些头疼之时,外面的太监进来禀报,说是孙干求见。

直至此时,李战天才想起来,这个孙干已经走了五六天了。

看了看候在门口的小太监,他点了点头道:“让他进来吧。”

小太监闻言,“诺”了一声,便扯着嗓子喊道:“宣孙干觐见~”

李战天见状,有些不适应地揉了揉鼻子。

下一刻,一个风尘仆仆的汉子蹬着马靴走了进来。

见了李战天,他倒头便拜,道:“属下来迟,错过了与匈奴人的大战,错过了陛下的登基大典,实属罪该万死,望陛下降罪!”

李战天见状,上前扶起他来,道:“你我之间无需如此,怎么样?夫人接回来了吗?”

孙干闻言,面有惭愧之色地道:“让陛下见笑了,我竟然为了自己的一点儿小事,而耽搁了大事,实在罪不可恕。”

李战天一听这话,摇了摇头,道:“有国才有家这句话说得没错,不过,没有千千万万个家,哪里会有这泱泱大秦啊?”

“所以,你不用挂怀此事,如果你真的想做点什么的话,那就帮我一个忙。”

孙干闻言,咧了咧嘴,道:“陛下有什么吩咐尽管说便是,我是个粗人,也不会说什么漂亮的话,不过,只要是陛下你交给我办的事,我一定尽心尽力去办好。”

李战天听对方这么一说,点了点头,道:“如今我刚刚登基,国库空虚,百姓呢,经受了这么些年的苦日子,也想过一过好日子,而这天下的钱粮也就那么多,所以,我定然不能与民争食。”

说到这里,李战天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

孙干见此情形,目光闪动了几下,道:“陛下爱民如子,着实让人感佩,不过,这帝都的日常用度肯定也不能少。”

“陛下下诏之事,我来时已经听说了,这免去百姓的税负三年,肯定是件得民心的好事,不过,这大秦的运转也离不开钱粮,这着实是件让人头疼的事啊!”

李战天听到这里,目光微微一暗,道:“难道这件事就不能两全吗?我实在不忍心让百姓再这么苦下去了。”

孙干闻言,捋了捋长须,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不过,这件事要看陛下肯不肯下决心。”

李战天一听对方似乎有办法,眼前不由得一亮,道:“有什么法子你赶紧说,别卖关子了。”

孙干看着李战天,道:“陛下,之前二世在位时,我听说赵高及其党羽搜刮了不少的民脂民膏,百姓对他们是深恶痛绝,如果陛下能够下诏,将这些害群之马一一查抄的话,我相信国库会充盈很多。”

李战天听了这番话,当即激动地拍了拍孙干的肩膀,道:“孙干啊,孙干,你不亏是我的福将,这个想法很不错,不仅可以解燃眉之急,还可以让百姓看到我惩治奸佞之臣的决心,不错,不错!”

说到这里,李战天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孙干见状,笑了笑道:“很久没见陛下如此开心了。”

李战天闻言,沉吟了片刻,突然问孙干道:“赵高毕竟已死,他搜刮的民脂民膏我可以派人查抄,不过,你可知赵高的党羽都还有哪些人?”

孙干听了这话,不由得摇了摇头,道:“这个……我却不知道。”

李战天看了看对方,道:“这样,你把李由给我叫过来,这件事我让他去办,你刚回来,就先陪陪你的夫人和孩子吧。”

孙干闻言,下跪朝李战天行了叩拜之礼,随后“诺”了一声,便退了下去。

望着对方渐渐远去的背影,李战天的大脑逐渐冷静了下来。

他在想一个问题。

到底,二世胡亥是为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除了用人不察,以及自身的骄奢淫逸之外,是否有自己值得吸取教训的地方?

想着这个问题,李战天不由得对改革大秦吏治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看法。

已经有前车之鉴了,自己万万不能再走已经证明是不归路的那条道了。

要不然,如今胡亥的下场就是他日自己的结局。

这样想着,李战天的目光变得越来越凝重。

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需要做的事,还太多太多。

登基,这只是一个开始,自己即将要面临的考验肯定艰难无比。

在那样的考验中,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守住这片如今已经是满目疮痍的江山,守护好自己心爱之人?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