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筹划着败家

周鑫还偏偏滔滔不绝个没完,末了还拍了拍她的肩膀,“你尽情的帮着他花银子啊,千万别心疼!”

明昭觉得自己的一颗心都疼的揪揪在一起了。

有钱任性!

这四个字嫉妒的她都恨不能两眼喷火了。

等到回了昭园,明昭就觉得自己跟霜打的茄子差不多了。

周承颐过来找她的时候,她还处于恍惚中。

“我父亲找过你了?”周承颐用力捏了捏她的腮。

明昭吃疼,总算元神归位,“承颐哥哥,你父亲居然让我帮着你算计他口袋里的银子,你说是我耳朵有问题,还是他的表达有问题?”

周承颐低低的笑,将她从秋千上架下来,牵着她的手往院子里走,“他见天的愁着银子没处花,现在你来帮他花,他自然高兴。”

明昭哼哼两声,皱了皱小鼻子,“当我那么好骗吗?当初咱们在府城的时候,那个齐王二子为何对你礼遇有加?不说远的,就是近的,不久前咱们去县城,他也是对你温声细语的,为何?还不是冲着你们家的银子去的。金爷愁的不是银子没处花,是愁被那些个大人物觊觎吧?”

周承颐嗯了一声,“所以,与其让那些人谋算了去,还不如给咱们花了呢!”

“呃……”明昭的小表情僵了僵,“这笔账,还能这样子算?”

周承颐很笃定的冲她点点头。

“那好吧!”明昭直接拉着他进了自己的小书房,“那咱就来好好筹划一下怎么败家吧!”

换来了周承颐暮鼓晨钟般的低笑。

明昭在书桌上摊开纸来,开始边标记边画,“咱们来说说商业街的事情。这条商业街横贯整个凤凰庄,眼下两边共建造了六十间铺子。目前无非两种策略,要么卖,要么租。这事得让向叔叔好好运作一下,最好能拿到县城那边去宣传一下。能高价卖了最好,不行出租迟早也有回本的一天。”

周承颐点点头,鼓励道:“继续往下说!”

明昭道:“再就是那些个新起的民宿了,目前是建造了上百套,都是三间一个院。建造之初就是为了安置灾民用的,但也不能让他们免费居住,那只会助长他们的惰性。须得形成竞争机制。想要入住那些房子,他们可以买,也可以租。估计眼下买的不多,但租肯定没问题。凤凰庄这边会提供给他们非常多的干活的机会,他们挣了工钱就可以租房子买吃食了。承颐哥哥以为如何?”

周承颐看着她笑,整个人极其放松的窝在太师椅里,“好!”

明昭扔了笔,把他往旁边挤了挤,也坐了上去,“承颐哥哥,问你个事。”

周承颐嗯了一声。

明昭道:“锡叔找我说,学院那边,县令家的千金想要来入学,让我拿主意。”

周承颐道:“你现在是学院的院子,自然是你拿主意。你说行就行,你说不行那就甭管是哪家的千金,一律拒之门外。”

明昭失笑,“好吧!权力在手,不用过期作废。这是有利可图之事,当然要答应了。”

周承颐看着她的眼珠子滴溜溜的转,忍不住的高翘了唇角,“那你倒是说说,有什么利可图啊?学费可都是死规定,不能因为人家非富即贵就任意加收的。否则,肯定给人歧视富贵之嫌。”

明昭咯咯笑,从来都是嫌贫爱富,谁敢歧视富贵啊!“我是想着,招些名家千金来,肯定能把学院的名声打的更响。”

“但你也要想到,贫富之间总归有差距,富家子弟和穷学生之间肯定会形成两大派,万一打起来怎么办?”周承颐好心提醒她。

明昭道:“学问何来高低贵贱之分?若是他们保持着这种观点而来,咱们难道就不能将人辞退了?这不是主要的!承颐哥哥别忘了,咱们请来的那些个夫子可都不是吃素的。而且,我所说的有利可图,可不是那点儿学费。”

周承颐道:“你是指望他们带动商业街的花费?”

明昭笑,“那也只是一个方面。承颐哥哥还记得魏希清那个侯府的大小姐来的时候为何大闹吗?不就是因为要住在学院里,嫌弃条件太差嘛!那咱就在凤凰庄上建造很多漂亮的房子,就专门卖给那些个富贵人家的公子小姐,哪怕租赁也行。”

她觉得自己这想法,类似于前世炒作房地产。房子建好了,然后大力宣传,再卖个好价钱。

周承颐摸摸她的头,“这么个小脑瓜,整日里琢磨这么多这么复杂的事情,会不会累坏了啊?”

明昭缩了缩脖子,“用进废退,脑子自然是越用越灵光的。”

周承颐道:“可我听庄子里的老人说,心眼多了是会被坠的不长个的。”

明昭不以为意,“我吃的好,睡得好,肯定能长高个的。承颐哥哥等着,等我过了十岁,就会猛蹿个儿。”

周承颐笑,“那倒是很令人期待呢!”

明昭也期待,同时也忐忑,很多小时候长得美的女孩子,长大了反而就长残了。而很多的丑小鸭,长大了反而成了白天鹅。

若是真的女大十八变,越变越难看,周承颐还会如同现在这般对她好吗?

将来的事情,还真是不敢想了。

当然了,她也是没空想,身为一个学院的院长,她的日常很忙的。

学院里的柴米油盐不用她操心,但学生们的副业是需要她放在心上的。

学院里的教学是不用她操心的,但是学院的招生是需要她点头的。

于县令家的女儿于清歌真的来入学了,冲的自然是青云先生的名号。而县令家的公子于晓星居然也来的,据说是奔着济安公子的学问来的。

真真是应了那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至于商业街的铺子,周承颐自掏腰包留了两间,周老侯爷买下两间,向禹夫妇买了两间,济安公子和青云先生各买了意见,县城里的于县令也带头买了两间。

正可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