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竟还能这样



早在覆灭了西夏之后,张唐卿便被委仁为河西路转运使。

而杨察和徐绶两人,分别为提刑按察使和提举常平使。苗振则是兴庆知府,杨谔为西平知府。

这样一来,范宇对于整个河西路的影响,便可通过这五个人来达成。

当初这五人,便是因为与范宇较近的关系,被政事堂调去了瓜沙二州的飞地。如今都成了路一级的官员,也算是功成名就。

但是正因为如此,他们的身上也打上了范宇的标签。

当然,这只不过是外人的看法。

在他们五个人自己看来,对于范宇也非常的佩服。

早先范宇对西北之地所提出的预判,现今回过头来细细思索,真的是不服不行。

河西战后重建,朝廷给了不少的钱财物资,这便是给他们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

而且以张唐卿为首,诸人与范宇从来未曾断了书信往来。

时常在书信之中,讨论如何规划河西之地。

因为河西之地属于重建,在范宇看来,完全可以当成一块实验田。

首先,河西这个地方是陆地商贸的重要东西通道。其次,河西虽然风沙不小,但是面积广大,有良田有牧场,农牧生产完全可以满足本地需求。最后,便是这个地方水力矿业丰沛,可以兴建一些工坊。

范宇给张唐卿等人去信,便提到了河西多有煤铁金铜诸矿,可以此为基础,大力发展当地工坊。

并提出,只要张唐卿等人提出需要相关人才,他这边就会从百工技院和造作院中派出相关的匠师前往。

原本范宇就给张唐卿等人讲过一些后世的经济之道,而张唐卿等人都是少年进士出身,并非迂腐的老学究,也很容易能接受一些后世的观点。

而且几人本就是同年,自然要互相抱团,必须要有些成绩,才会有将来的进步空间。

如今虽然只过去了多半年,但是这一年的夏秋两赋,可也都收了上来。

河西因为战乱初平,所以农牧是免除赋税的。但是工商之税,还是要收上来的。

即使是河西走廊的关税归了永昌隆商号,但是整个河西路的商税,也依旧收上来了三百万贯之多。

大宋此时天下共分为二十路,燕云路是初定,没什么可说的。

河西路也只是平定了一年而已,却是能有三百万贯的税收,实是惊掉了许多人的眼球。

要知道,如今大宋全国去年一年的税赋,加起来不过八千余万贯。

虽然河西路还不到平均值,可这只是一个刚刚平定一年的边远贫瘠之地啊。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便使得这样的地方能收上来如此多的赋税。那么假以时日,将来彻底的抚平战乱的创伤之后,会是何等的光景啊。

按理说,地方能治理到这个情形,就是个地方大治。如张唐卿、杨察、徐绶等人,都是会得到提拔的。

但是他们都太过年轻,再加上河西之地刚刚平定一年。所以朝廷虽然对他们几人有所嘉奖,却并没有调动。

在范宇看来,不将这几人调动其实也是再好不过的,以免人走而政息。

正可借着几人在河西,使河西出现一批工商业的受益阶层。

而这个受益阶层的选择,其实也非常容易,那就是那些宋军将士和家属。

所以河西之地的工坊,最明显的标志,便是这些工坊的幕后,或多或少都有军中将门的影子。

而永通钱庄在这其中,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河西无数的工坊,都背着永通钱庄的贷款。

虽然永通钱庄对于河西重建进行了极大的帮助,但也间接的控制了这些将门工坊。

河西尽管初步形成了将门工商集团,可也仍旧处在皇家财团的控制之下。

范宇在三司使程琳进呈了秋赋的汇总之后,便也寻了个时间,与宗室赵允初一同入宫,向官家汇报永昌隆商号和永通钱庄的账目。

这一年的变化,是让官家赵祯感觉顺理成章的,却又是非常陌生的。

大宋的变化之大,简直异常惊人。

这使得官家赵祯,产生了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可是当一组组的数字,被陈列在赵祯的眼前之时,却又让他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

永昌隆商号仍旧在出售海外的土地,而且地价也因为大一琉求岛航线开通,而正在逐步升高。海外的所属船队,也常常往返于室利佛逝、安南、日本等地。虽然运出去的是一船船的精美铜钱,但是运回来的,却是一船船更加珍贵的金银,还有大量的铜锭,和更加巨大数量的稻米。

官家赵祯看着这一组一组的数字,不由得喜上眉梢。

尤其是看到河西的那些将门工坊,都是从永通钱庄贷款,就更是眉开眼笑。

只是发现了永昌隆商号的船队,运送回大量的海外稻米,使得大宋境内的粮价也受到影响而下降之时,便皱起了眉头。

“允初,我大宋如今的粮价下跌,固然对于百姓是件好事,但也不算太好。”官家赵祯叹了口气道:“米贱伤农啊。”

赵允初脑门当场便见了冷汗,这差事难道自己办砸了?竟被官家这般说。

“官家,这是臣欠了思量,明年便不会如此了。”赵允初急忙拱手道。

范宇却并不这么想,而是向官家躬身道:“官家,我朝人口亿万,远超如今已知诸国。这粮食宁肯多,却不能少啊。如今虽然粮价下降,却也有得是办法将之用掉。官家可放开酒水买卖,允许民间卖酒。另外察查各地的常平仓,以补不足。如此一来,即使年年从海外买来无数的稻米,亦尽可消化得掉。”

官家赵祯是个仁厚之人,听了范宇话,却还是愁眉不展。

“但是米贱伤农,只要永昌隆从海外买粮,这粮价便一直涨不起来。那些农户,怕是也没有多少收入。皆是朕之子民,如何能薄待之。”官家赵祯颇为怜惜的道:“更何况,百姓们若是困顿不堪,岂不是要挺而走险。”

“官家仁厚爱民,臣亦感同身受。”范宇拱手道:“但是我大宋立国至今近百载,朝廷亦不禁田地买卖。大宋之田地兼并严重,已近半为大户所有,粮价贵贱于农户,实无太大的关系。莫如鼓励工商,使农户多余之人以从百业,而更可增朝廷之赋税。”

接着范宇又指了指永通钱庄的河西报表,“河西地广人稀尚有此绩,况其他各路。”

赵祯看着范宇,竟还能这样。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