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归来

卿玖帮客人卸过货之后,就看见墙边的吴诺微笑着朝他招手。

“掌柜,你有事找我何事?”

“降灵天师手中的增益丸,是你帮他想办法得到的?”吴诺问到。

“是,我听安康说掌柜很想知道增益丸是怎么炼成的。所以就想着,如果我能帮助降灵天师尽快拿到增益丸,也许降灵天师就会愿意将增益丸研究后结果告诉掌柜。”

“你用的是什么法子?”吴诺最关心这个。

卿玖显然对自己的计谋很满意:“保密。”

“好吧!我不问了。”吴诺身边就缺个能出谋划策的人,吴诺觉得有机会可以将卿玖发展到内卫中去。

距离花氏三人去东海,已经过了约定的归来时间,越是接近年关,吴诺就越担心他们的安危。

林六的父母尤其担心林六的安危,好几次想来寻吴诺,但都被林大给拦下了。但时间过得越久,老两口就越着急,还是忍不住偷偷来县里找吴诺,询问他们幼子的下落。

可惜吴诺也不知道花氏几人到底在何处,林六父母在吴诺骂骂咧咧的走了,还说若是林六回不来,就吊死在吴记客舍门前。

林大夫妻俩,以后做好一辈子给吴诺打工的打算,还算着等家中孩子长大也给吴诺干活,所以在得知父母来客舍闹过后。就回家找了其他兄弟,让其他兄弟将父母看好。不知林家内部是怎么做的,但在这之后林六父母的确没来闹过。

不过吴诺心里对他们还是放心不下,林大夫妻都是她的人,并且对林六这个好吃懒做的弟弟,对偏心幼子的父母早已死心,肯定不会帮着林家来算计她。

林家的其他兄弟,吴诺就不清楚了,这家人的家庭气氛就不和谐。

林家父母打定注意要多给林六分家产,其他兄弟怕自己辛苦赚来的钱便宜了弟弟,所以给家中干活时十分懈怠,家里醋的质量也是越来越差,家里已经开始鸡飞狗跳。

在这种情况下,林家兄弟想着林六若是没了,让她赔偿一大笔钱也有可能。

就在吴诺的担忧之下,就有人来通知吴诺,花氏三人回来了。

吴诺带着赵坤山去城门接花氏,虽不是极为亲密的关系,但在这个行路艰难的年代,许久未见双方都十分高兴。

赵坤山帮他们赶着牛车:“听见你们回来,我就让人准备了饭食,我们回食铺再说话。”

“好。”

花氏三人戴的斗笠都已经沾满了雨雪,脚上的鞋子也不成样子,衣衫也跟咸菜一样,可以看出他们回来这一路走得并不容易。

回到食铺,吴诺先让他们去洗个澡,然后围着炭盆吃饭。

食铺的帮工都围着这三人,帮工们连县城都没出过,这时候就想听他们说说在东海的见闻。

“掌柜,我们找到合适的养蜂场所后。想着时间还早,就各自将钱财掏出来带了东海的干货回来。”为了省钱,他们牛车上的干货,都是他们到偏僻的小渔村收的,跑了好多日,才收回来几口袋。

吴诺让人将麻袋里的东西倒在笸箩里,每一个都拿出来细细检查:“种类还挺多,有些我都不认识。”

“都是海里的鱼,都是能吃的,每一样的味道都是吴县的没有的。”花氏介绍到,她将这些带回来也是想大赚一笔。如果吴诺能将其收下当然最好,如果吴诺不要,他们就再找其他人。

都是干货,吴诺也就直接掰下一点吃了,这些东西很咸,倒是可以加在海鲜面条里。

“你们收这些花了多少钱?”

“没花多少,我们选的这些干货都比较小,又是直接在渔民家中购买的。”大块的早就被当地干货商给收购了,这些小的都是渔民留作自家的口粮,他们用豆子栗米去换,价格很是低廉,跟吴县本地河鱼一个价。

“如果你们没打算卖高价,就卖给我吧!”吴诺盘算着可以出一款更贵的海鲜面条。

“好啊!”

花氏将碗中的饺子吃过后,就将全部干活到在笸箩里,用炭火烤烤这些干货:“这次我们去东海,果然找到了适合养蜜蜂的地方。在那边的山坡上开着许多不知名的菊花,还有鲜艳的野花,并且也有野蜂出没。

不过那里民风彪悍,虽然我们只在山上采蜜,但当地人恐怕也觉得是我们占了他们的便宜,肯定会想从我们身边撕下一层皮来。”

“唉!”三人中年级最大的毛公说道:“那边民风彪悍啊!他们那边杀了人,就直接往海里扔,官府也不敢管。”

“假的。”林六在旁说道:“我看他们就是在吹牛,真敢杀人的人肯定不敢说出来。”

“这可不假,我们不是见到了一队小商贾,被堵在一个渔村,还被打死了一个吗?而且官府还不管,还说是商队贪得无厌。”毛公说到。

“这又是怎么回事?”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羌地和吴诺在后世的故乡,都来自外人口中穷山恶水的地方。他们的确落后,思想也不开明,但杀人是不敢的,一个村集体抢劫这种情况的确有,他们管这种人叫土匪,平日也离得远远的。

“那个小商队在海边捡到了一个大蚌壳,里面有颗大珍珠特别值钱。商队想走的时候,就被渔村的人堵住。渔民要求商队的人给他们三十两银子才能带走珍珠,商队的人觉得珍珠不值三十两就不肯给。双方就发生了冲突,商队里的一个孝子,就被对方给打死了。”林六轻描淡写到。

“不是那样的。”毛公急切的解释:“那个大蚌壳是渔村人设下的陷阱,他们专门用来坑外地人。

一旦这个蚌壳被人捡起来,就有渔民跑出来说,这个蚌壳还能继续生长,里面的珍珠也会继续长大。现在蚌壳被撬开了,就必须得用三十两一直将珍珠买下。

其实蚌壳早本就是开的,这就是一个局。

没钱的外地人给不了三十两银子,就被他们压在渔场做工。有钱的外地人,就要求拿钱消灾。

渔场跟官府是一伙的,他们拿了三十两会跟官府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