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消失的人口

高洁很有信心,皇帝一定会听取自己的意见。

因为,自己的意见,实在是大大的有利!

胸有成竹,眼底含着不屑,瞧了曹琳一眼,气定神闲的继续说道:“陛下,臣的办法,一举三得。而小阁老的办法,却并不像他说的那么简单。请问小阁老,借粮30万石,那么将来要还多少呢?”

曹琳:“……”

不等曹琳开口,高洁就帮他说话了,“也还30万石?或者是多出几分利?呵,如果是这样,那么,朝廷根本就借不到粮,因为现在的粮价已经是一升23文了,是正常时候的两倍三。30万石两,现在值69万两。朝廷要还的是69万两!”

刘玄的眼睛,缓缓的睁开,往曹琳望去。

曹琳怒不可遏,冲着高洁:“69万两又怎么样?陛下的声誉,难道还不值区区69万两吗?”

高洁冷哼两声,针尖对麦芒:“区区69万两?小阁老说的真是轻松9陛下声誉,哼,平凤县108万两,还没送到户部呢,你就惦记上了吧!你打的主意,我会不知道?我告诉你,户部还欠着内廷130万石粮呢,要以现在的粮价算,那就是299万两,国库没能力承担69万两的债!”

刘玄:“内廷的那批粮食,不要以现在的粮价计算,仍旧以一石一两计算。内廷也不急着要。高卿,你掌户部,不必为此担心。”

高洁连忙称颂皇帝圣明仁义。曹凯也坐不住,起身;曹琳、梁集、周成齐齐跟着称颂。

两人各自的主张,都已经说了。

刘玄扫了其余几人一眼,“你们可还有别的主意?”

曹凯、梁集、周成都微微摇头。

刘玄心道:“他们要吃蛋糕,就画个大蛋糕让他们吃罢!”

微微沉吟了一会儿,“高卿的主意,的确是一举多得。然而,大开杀戒,未免残暴不仁。”摇摇头,“朕杀丁家,是因为丁家作恶多端,而且恰逢其会,于是就拿他杀鸡儆猴、震慑宵小了!现在为了钱粮,就要大起刑狱,这实在不是圣明仁君所为。”

高洁本来胜券在握,但是万万也没想到,皇帝会这么想,把自己的好主意给否了!

脸色不由的一变!

很是难堪!

实在难以理解皇帝的心思!

心底叹息一声!

他虽清流,也会和曹琳争执,但,并不是那种敢向皇权开炮的猛人!

听到皇帝的话语之中,带着些怪罪之意!连忙屈膝跪倒拜伏,“臣,思虑不周,有损圣明,陛下恕罪。”

刘玄:“起来吧,朕并没有怪罪你的意思。”

“谢陛下厚恩。”高洁起来。

刘玄:“就按照曹卿的主意,向大户借30万石粮吧,唔,就以23文一升的价格。反正现在朝廷也不缺钱粮。平凤县108万两运来之后,就放在户部,不要急着还债,起码要等秋收后。”

内阁众人领旨。

刘玄:“退下吧。”

众人行礼告退,刚出厅门,刘玄忽然叫道:“周卿,你留一下!”

周成一惊,又转身回来。

其余四人心头讶异!继续往外走,就听皇帝对周成用温和的语气说道:“你那个流民图什么时候能好?”

原来是这事!

周成:“回禀陛下,流民图已经基本完成,臣今晚回去收个尾就好了。”

刘玄:“那朕可就等着啦。”和他扯了两句闲话,忽然话锋一转,“你可知道,朕刚才为什么要选曹琳的主意,而不选高洁的那个一举多得的更好的主意?”

周成不料皇帝忽然说起这事,听他评论高洁的主意为[更好的主意],心里更惊!既然是好主意,为什么刚才不选用?

他被问的懵逼了!

理由刚才皇帝不是自己说了吗?

既然说了,又为什么要问我?

难道刚才说的是违心之言?

心有又是一惊!

惶恐的说道:“臣岂敢揣测圣意?”

刘玄笑,没所谓的说道:“不揣测圣意,怎么为君分忧?朕赦你无罪。你就大胆的说说吧。”

周成形貌恭顺,说道:“是。”眉头轻轻堆蹙了起来,越皱越深,思考了一会儿,喟叹一声,“陛下说高大人的主意是更好的主意!但刚才却没有选用,自然是有别的考量!奈何陛下智谋深远,犹如皓月,而臣却愚钝的紧,犹如米粒之光,实在想不通是什么缘由。”

同样想不通的,还有高洁。

刚才与曹党争夺,本来自信满满,却不料,还是输了!

——皇帝为什么不用我的主意?

——我的主意,明明更好啊!

他表面仍旧沉静,对曹琳、梁集不时的投过来的讥讽的眼神,漠然置之!

刘玄:“太祖元安十年,普查得天下户口,计有人丁近六百万口;承平三年,又普查人口,计有人丁一千万余!从承平三年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照理,人口起码应该再涨七八成,该有一千七八百万。但是,户部前些年普查人口,却还是只有一千多万。那七八百万人都到哪里去了?”

——

周成听皇帝说及这个事情,心脏不由的嘭嘭乱跳起来!

自古以来,朝廷财政,都有两个来源。

其一,是人丁税,即赋算。

其二,即粮税。

收税逻辑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站在皇帝的地上,当然要给钱;你种皇帝的地,当然也要给钱。

户部编制户籍,普查人口,都是为财政服务的!

因此,普查人口,往往也只普查税源,对税源以外的存在,朝廷是没兴趣去普查的。——这里,就存在一个人口黑洞。

这个人口黑洞在哪里呢?

主要在宗亲勋贵!

宗亲勋贵,不仅占有田地、店铺等,还占有大量的人口。

一个勋贵公爵的府上,下人就能上千,甚至数千!

其占有的土地,分为两种,一种是吃租田,一种是吃税田。

吃租的,如朝廷划给的官田,得了官田,然后招佃户耕种,坐收田租。

吃税的,其实本来是朝廷应拨给的爵禄。

朝廷收钱、再拨给,太麻烦。

后来,太祖又“改进”,直接把相应的土地民户拨给了宗亲勋贵,成为其庄田的一部分。

然后这些土地民户,就不用给朝廷交人丁税、粮税了,而是直接交给宗亲勋贵府上,由宗亲勋贵府上组织去收!

这样,这部分土地人口,就从朝廷的账上消失了。

太祖时期,宗亲勋贵人口还极少,这“消失的部分”还不足为虑、不值一提!

到修文帝,又有改革。

不能由宗亲勋贵去收,又把这个权力,给收回到了朝廷。

一般就近,由当地的官府去收,然后支给爵禄。这部分官府收入,只在账面上过一下,名义上还是宗亲勋贵的庄田收入,并不是朝廷收入——朝廷犹如白打工的——所以,并不计入朝廷的收支账目。

太祖皇帝,对家人,极为亲厚;对兄弟,极为义气!

所以,制定出了一套对宗亲勋贵极为优渥的政策,堪称古往今来之最!

前有汉,后有晋,宗室封藩王,在藩地掌握财政、军事、人事等实权,导致天下大乱!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这个历史教训,太祖皇帝是吸取了。

所以,对于打压宗亲勋贵的实权,不令引起国家大乱,做的很好!

但是,却疏忽了另一点。

以往朝代,对待宗亲勋贵,发展出了两种制度。

其一为:降爵制度。

譬如:某人为亲王,那么他的继承人就不能继承亲王爵位,只能继承次一等的郡王爵位。以此类推,越往后去,爵位越低,到最后,后代连最末的爵位也没有了。

三国时期,着名的刘备皇叔就是这个情况,到处吹逼自己是皇族血脉,实际上毛个爵位也没有捞到。

这种制度,有利于削弱藩王实力。但是见效缓慢。可能初代亲王还没去世,就已经天下大乱干起来了。

其二为:推恩制。

譬如:某人为亲王,封有一块地盘。原来只有嫡长子能继承,地盘会保持完整性,一代一代的继承下去!

现在不能这样的,这样不公平,对亲王的其他儿子(二子、三子)太薄情寡义了!

所以朝廷发推恩令:亲王的其他儿子,也能继承亲王的地盘,要公平的分而继承!

这样,亲王的地盘,就不能保持完整性了,就被分割了,实力也就弱化了!

推恩令,是权术中赫赫有名的经典阳谋!

然而,炎国太祖疏忽了这些问题。

炎国的宗亲勋贵制度,既无降爵制、也无推恩制。其政策设计,甚至与这两个,是背道而驰的!

炎国的爵位,父传子,不掉级,各个都是****。

譬如:某人是亲王,过世了,其爵位传嫡长子,仍然是亲王!

亲王的其他儿子,也不会被薄情寡义了,而是都分为郡王。这些郡王的待遇,也不会从嫡长子那里瓜分,而是朝廷另外拨给。

郡王嫡长子仍旧世袭郡王,其他儿子则受封为镇国将军。

以此类推,一代代的世袭下去,一代代的受封下去。直到最低一级的奉国中尉,其嫡长子及其他儿子,都为奉国中尉,这是个保底爵位!

每一个爵位都有相应的爵禄。

亲王爵禄:

年粮5000石、银5000两。这两样,以常年粮价,折银即总银1万两。

另有锦缎40匹,纻丝300匹,纱、罗各100匹,绢500匹,冬夏布各1000匹,绵2000两等,这些折银约1700两。

还有盐二百引。每引300斤,共计6万斤。每斤常年25文,共计150万文。也值个1500两。

按制。一个亲王爵禄折银就高达1,3200两。

炎国开朝至今七十来年,光亲王,累计就有32位!

这32位老兄,光制下爵禄,一年就要吃掉42,2400两!

而实际上,除了爵禄之外,他们还有额外的各种赏赐的财源,比如官田,这是大头的,都有数万亩,年收租都是数万石,折银数万两规模,具体不定,因为皇帝赏赐就算是同家族内,也是有亲疏远近的,亲的就多,远的就少。

他们还仗着权势,巧壤夺,兼并民田、民店等!

他们每年所吃下的财富,极为恐怖,高达近150万两!

而除了亲王之外,下面还有更多的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国中尉。

最低的奉国中尉,每年爵禄(折银)也有200两。

而除了宗亲系统之外,还有勋贵系统!

宗亲勋贵集团总计2400多人,每年吃下的财富,却高达约二百二三十万两!

如果把皇帝的一百多万两算进去,那就是将近三百五十万两了。

而朝廷年财政总收入才300万两左右。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在封建帝制之下,皇帝集中国家权力,乾纲独断,口含天宪。

手握这种权柄,反作用到经济领域中,皇帝的家族自然也是霸占财富最多的家族!

以权谋私。

不仅是官僚!

更还有皇帝!

且,皇帝就是吃的最厉害的那个!

这才是封建帝制、皇帝的真面目!

他冷酷!

他无情!

他贪婪!

他残暴!

他往往深陷欲望的洪渊,利令智昏!

任何对皇帝抱有温情脉脉的想象的,都是自欺欺人的脱离实际的幻想!

——

刘玄在前世,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可有很多人不明白。

他们对皇帝存有不切实际的空想!

并且,执迷不悟!

不仅前世如此,当下也是如此。

刘玄淡淡的说了一段话后,望向周成,一双眼睛,直盯着他!

周成吃了一惊,心头惴惴不安!

——皇帝提及这个事情干什么?

这个事情,向来只有清流中人,硬着头皮提一提!

虽然,这事在朝堂,甚至是士林之中,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了。

但,这种事,对于皇帝皇族来说,是负面的,是有损形象的!

皇帝皇族有污点,做臣子应该帮着隐瞒、擦屁股,这才是忠孝!

要是相反,不为尊者讳,还嚷嚷出来,那就是不忠不孝大不敬!

“眼前的这个周成,就是对皇帝还抱有幻想的,”刘玄暗道,“朝堂上的清流,又有哪个不是对皇帝抱有着幻想呢?这个皇帝不行,就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任皇帝身上,一代又一代的期盼下去……”

“回禀陛下,那七八百万人口——”周成又惊又喜又怕,顿了顿,深吸一口气,“在宗室勋贵们的庄田上!”

刘玄点点头,“你知道,朕也知道。宗室勋贵的问题,越往后拖就越严重,朕是有心要解决的。但是,不是现在。就现在的局势来说,这个问题,是次要的。要解决这个问题,起码要秋收之后。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粮食危机!要把主要精力,要放在维稳安民,渡过这次粮食危机上,不要另生事端,分散了精力。如果有宗室勋贵不遵朝廷旨意,破坏维稳安民之国策,那也只能针对他进行镇压——这不能手软,算是杀鸡儆猴,绝不能扩大化!……明白了吗?”

【app端阅读的,求给个投资呀!】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