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小说 > 皇明天子

第六十七章 以讹传讹

田尔耕站在西暖阁的阁楼里,刚好看到了毕自严离开乾清宫的一幕,他略微有些失神的看着雨中的情景,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吞了吞喉头,略显几分惊恐的说道:“你们快过来看。”

张维贤和孙传庭离开了座椅,刚好看到了朱由检正在将手中的油纸伞,递给了毕自严。

“万岁亲自撑开伞递给了毕尚书?”孙传庭有些失神的脱口而出。

三个人互相交换了一番眼神之后,回到了西暖阁的蒲团之上,有些艰难的喝着茶。

“三位久等了。这是乾清宫小膳房做的兰雪茶点,三位走的时候,可一并带走。”朱由检穿过了长长的廊道,来到了西暖阁,秋风带着秋雨撩动着阁内罗幕,朱由检和张嫣来到了西暖阁。

“参见万岁,参见懿安皇后。”三人赶忙站了起来,给大明皇帝行礼。

淳安上贡的鸠坑茶,再到西山碧云寺取的斑竹泉水,煮出茶香之后,放入两片茉莉,填入静置了一夜的奶,将兰雪茶和奶放入铜壶中久煮到粘稠,如“玉液珠胶”时取出,根据食用的季节不同,会加酒或加豆粉,制成糕点。

张维贤率先出列,俯首说道:“万岁,臣今日入宫乃是有要事禀报,巡铺的金吾卫已经去了五口子抽分局领取煤精,臣等进宫之前,已经转了大半个京城,除了极少数的巡铺存在一定的坐地起价以外,其余的巡铺的供销铺一切正常。”

“万岁所要查的空饷,五军都督府与兵部、户部进行了互查,不日名单就出来了,随时可以查覆。”

朱由检点了点头,坐在了主位上,颔首说道:“张国公办事,朕很放心,坐。”

这件事想做成哪有那么简单?

就朱由检通过东厂的番子知晓,五城兵马司的几个驸马都尉可没闲着,给张维贤找了不少的麻烦,查覆京营,岂是张维贤三两句话这么简单?

不过既然张维贤不想说,那代表他可以处理,不用闹到御前来。

孙传庭将一本奏疏递上,俯首说道:“万岁,臣前几日查到了一件案子,这是案卷。”

孙传庭将刘幺七与张福案为代表说了个明白,然后将万历三十年至今百十件案子大致说了一下,才低声说道:“臣这几天一直在查这件事,应该和无为老母有关。”

朱由检耐心的把案卷看完,无为老母手底下养着的不仅仅是教兵、讲经师傅,还有一群骗子。

这群骗子来自五湖四海,以同乡为名接近从四面八方赶到京城置业办坊的东家,做买卖长达一年之久,突然带着货离开了通州之后,变得杳无音讯。

这些铺坊陷入了危机半年左右,就会有人游说坊里的老师傅们换个东家,而且一定有状师撺掇老师傅到顺天府喊冤要工钱。

和解之后,又会有状师撺掇着东家告已经离开坊的老师傅,弄的相当难看,不管是发生冲突还是陷入官司,这铺坊到最后的结果,就是被人低价买走。

这些铺坊是被一群叫做经纪的人买走,但是他们并不是真正的东家,而是代为持有,背后另有其人。

朱由检愣愣的把案卷看完,四处看了一圈,这里是大明没错,他脚下是紫禁城乾清宫的西暖阁,而并非后世。

这是典型的恶意收购,手段极为纯熟,显然是惯犯中的惯犯,而整个过程中,除了开始的骗子行骗,其余都是在大明律法之下,合理合法的进行恶意并购。

“这些骗子?”朱由检将案卷放下,抱着几分希望问道。

孙传庭叹气的说道:“不知所踪。”

果然。

朱由检摇头,他就猜到了这个结果,大明朝这群人办事,就讲究这个。

皇帝知道是他们在作恶,他们也知道他们在作恶,他们知道皇帝知道他们在作恶,皇帝也知道他们知道皇帝知道他们在作恶,但是他们依然在作恶。

而且还不留下任何尾巴,把事做的干干净净,让人抓不到任何的把柄。

这就是大明末年,所有人都合理合法,合乎规矩,所有的事都有人划上完美的句号,尽量做到尽善尽美。

孙传庭有些气急的说道:“跑不了和尚跑不了庙!臣也调查了,状师和经纪都有交待,指向了无为老母。前几日封城,锦衣卫和金吾卫查了不少讲经师傅,这几日连夜提审了几个,这些人都显然是知情的人,总归这件事和无为老母脱不开关系。”

朱由检将询问的目光看向了田尔耕,田尔耕点头说道:“这几日孙府丞的确到北镇抚司提了几个讲经师傅,臣也是好奇,听了几次,的确是和无为老母有关。”

“田都督前些时候不是和无为老母约了吃饭吗?这饭还没吃到嘴里吗?”朱由检疑惑的问道。

田尔耕挠了挠头说道:“臣前些日子一直在办白浮泉爆炸、构陷案、户部灭门案、积水潭用间案,一忙起来,那天,就把这茬给忘了。”

一阵秋风吹来,西暖阁的阁楼里多了几分清冷,朱由检笑着点头说道:“那就抽你什么时候有空再去,这也不急。”

田尔耕真的很忙,这是实情,一个江湖教派的无为老母,虽然在京城颇有几分分量,但也只是有几分分量罢了。

“田都督等在西暖阁是为了什么?”朱由检问道。

田尔耕俯首说道:“万岁,黄石全都撂了。”

“万历年间,齐楚浙党与东林党斗的你死我活,最后齐楚浙节节败退,东林势大,先帝登基时,齐楚浙党躲避到了魏珰羽翼之下苟延残喘。”

说完田尔耕还看了一眼懿安皇后,张嫣是这些事的亲历者。

张嫣点头说道:“先帝登基时,齐楚浙党不管是阁老还是首辅,都被换成了东林人,六部之首皆为东林,众正盈朝,魏珰就把齐楚浙的残兵败将笼络到了自己的麾下。”

“其实当时除了齐楚浙败退,当时的西党和京党也是节节败退,比齐楚浙各派更加艰难。”

西党,是由陕西、山西两地为代表的关陇地区的官僚组成,战斗力比齐楚浙都不如。

比如天启五年的时候,西党本来就少的举人名额还被划拨了三十一人,送给了浙江和南直隶。

一时间陕西、山西仕林不停的上书,甚至还有些已经致仕的官员入京走动,奈何西党势微,最后这三十一个举人的名单,还是送给了浙江和南直隶。

田尔耕继续说道:“当年党争剧烈,动辄抄家籍户,京中百官人人自危,商贾逐利就嗅到了味儿,以山西黄家举例,他们手下养了一大帮的经纪,这些经纪五花八门,从掌柜到伙计、账房应有尽有,行贿多以干股参股为准,而所获盈利也都放在了山西票号的钱庄里,随取随用。”

“一旦京中官员犯了事,银票轻盈好收拾,贵重的金银财物也会用最快的速度转移走,而这些买卖本身都是经纪在打理,也不用转移,哪怕是家主真的出了事,子承父业,完全不会有任何问题。等风声过了,日子照样潇洒。”

地方以投献为耻,查抄的家产、田产都是不动产,当地卖不掉。现银都不知道埋在哪个犄角旮旯的猪圈里,京稽查一走,这些田产、家产、银两兜兜转转,还是回到地方官僚和士绅手中。

京师以经纪为主,查抄的家产是租的,没有田产,铺面交由经纪打理,银钱都存在山西票号之中,完全不给你抄家的机会,你什么都抄不到。

而且这经纪显然是一个极为关键的环节,又涉及到了在朝、在野的明公,也涉及到了行骗的无为教。

“也就是大明不兴株连九族了。”朱由检嗤之以鼻的说道。

再多的银子有命去花才是银子,大明的皇帝除了朱元璋和朱棣以外,其他的皇帝不大喜欢株连九族这种政治游戏,才有了这等转移资产的把戏,但凡是狠心点,游戏就结束了。

株连九族,名义是九族五服皆杀,一个不落全数砍了干净。

但是九是至高之数,所以九族通常也不是实际意义。

通常情况下,株连九族,就是有亲缘关系的所有族系及其支系,甚至是交往紧密的朋友都会受到株连。偶尔还会加入门生、故友,扩大株连范围。

九族变成了一个宽泛的范围,就决定了执法也是有弹性,统治者也不愿意制订完全明晰、统一的范围和标准,这样有利于掌握更多的话语解释权。兴致所至、随心所欲地临事拟旨。

重刑连其罪,则不敢试。不敢试,故无刑也。

这就是族刑连坐法的实际意义。

不管是大明律还是大浩,株连九族、夷三族、凌迟、腰斩都是非刑之正,是游离于律法之外,普遍用于谋反、叛国之中,都是由皇帝亲自下达圣旨,进行惩罚。

绕来绕去都是阶级问题,大家都是统治阶级,没必要为了些许民事、刑事纠纷,把这种恐怖刑罚拿出来震慑。

但是谋逆叛乱就可以适用了,因为他们背叛了阶级。

株连九族这话一出,不管是张维贤还是孙传庭都不敢再多言。

田尔耕倒是低下了头,这要是真的株连九族,首当其冲的就是他田尔耕,他对自己的定位是万岁爷手里的一把刀,要是真的株连九族,那他就是执行者。

戾气。

张嫣清楚的感觉到了大明皇帝身上那股戾气在不断的酝酿,国事家事,事事让万岁不顺心,这心里的戾气越积越深,总归会有出事那一天。

“皇叔可是想到了方孝孺十族案?”张嫣抿了一口兰雪茶,忽然开口说道。

朱由检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张嫣看着孙传庭和田尔耕略带惶恐的眼神,摇头说道:“方孝孺十族被杀的案子,最早出现在祝枝山的《野记》卷四之中,祝枝山离靖难都有百年的时间,他是如何知晓细节,暂且不说。皇叔可知祝枝山《野记》中是如何描述方孝孺十族案的吗?”

“如何?”朱由检疑惑的问道,祝枝山他知道,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张嫣轻笑着说道:“方家祖坟进了一大家子的青蛇,成了蛇窝,方孝孺的父亲发现之后,当夜就有蛇精托梦,说让方孝孺的父亲饶了它们蛇精一家,若是灭了它蛇精一家,它就把方家给灭了。方孝孺的父亲不信邪,就把祖坟一窝青蛇烟熏火烤给灭了,然后,报应来了,方孝孺就被诛了十族。”

“皇叔,这方孝孺殉节一事,起于嘉靖年间的祝枝山,这细节也越来越丰富,是在万历年间彻底被渲染开来,言官上奏要给方孝孺修祠堂,方孝孺的姻亲后裔,也跑了出来哭冤,各地诗社开始坊刻忠烈传,传闻方孝孺殉节一事。”

“天启四年三月,浙江汪启淑家中手抄本的《天顺日录》横空出世,天下只此一卷,记录了方孝孺被姚广孝举荐、给建文帝戴孝、拒绝起草诏书、投笔于地、被杀、被夷族。如同亲历一般的描述,被广为传播,《天顺日录》就被送往了京师。”

朱由检疑惑的问道:“这《天顺日录》现在还在宫中?”

“东华门内,古今通集库内。”张嫣摇头问道:“皇叔,天启四年六月发生了几件大事,皇叔可还记得?”

朱由检皱着眉头想了很久,才试探的问道:“叶向高致仕、孙承宗致仕,阉党得势?”

张嫣不再言语,她要说的话已经说完了,从永乐年间,一直到嘉靖年间祝枝山写了《野记》之前,一直不存在所谓方孝孺殉节,十族被杀的说辞,尤其是在任何的实录上,都不曾记载诛十族的说辞。

党争,只有胜负,没有对错。

朱由检忽然心头冒出了这句话,那本《天顺日录》真的存在,但到底是不是近两百年前的三杨徒弟李贤所着,就得打个大问号。

但是毫无疑问,那本《天顺日录》当时是东林的弹药之一,可惜威力不够大。

其是大明朝有很多很多,包括方孝孺在内的事件,在百多年后,突然冒出来的记载与原来的记载存在巨大矛盾,而这里面有两个疑问。

这些声情并茂、有血有肉、细节极其丰富如同亲历的记载,来源是什么?这么长时间的断层是怎么跨越的?

而且没有任何墓志铭、文物和证据,与之对应。

可以确定的是方孝孺被杀了,而且牵连甚广,因为朱棣是谋反登基,进了南京城不清除异己,不牵连甚广,他这个皇帝压根坐不稳。

但是杀十族这种离谱的事,想来是三人成虎,流言成真。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