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中秋朝会(三)

“回禀陛下,臣正要向您汇报此事。据本部工部司对各州大型营建工程项目进展情况的统计,目前东渭桥已经完工,东西两都的陆上交通条件将得到大大改善;河东道与京畿道之间的交通枢纽工程蒲州蒲津渡黄河大浮桥业已完工,待本部组织匠作监专家组验收完毕即可通行。还有,剑南道楗尾堰修缮工作也接近尾声……”

工部尚书阎艺如数家珍一般逐一汇报,可说到皇上李三过问的兰州州城营建工程时,他却显得有些神情紧张,吞吞吐吐:

“额——,陛下,这个——唯独兰州州城营建,额——严重滞后。臣估计——,额——估计冬月之前完工的可能性并不大!”

“你说什么?”

皇上李三有些震怒,质问道,“尔等不是说过兰州对于我大唐防御吐蕃、经略西域的战略意义非同一般吗?朕问尔等,如此重要的工程营建项目,怎么可以拉后腿呢?”

阎尚书诚惶诚恐,赶紧自我检讨:

“陛下息怒,这都是臣领导不力,甘愿接受责罚,定当竭尽全力弥补过失,力争在冬月土冻之前完成城墙主体的营建!”

郭侍郎见尚书大人都承认错误表态了,随后也战战兢兢在皇上面前表了态。好在这时候宇文云甘愿冒这个风险,站出来替工部两位大员开脱责任。他从容不迫进言道:

“陛下,臣以为阎尚书与郭侍郎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已经为兰州城营建尽心竭力了。州城营建工程进度滞后,实则还有人力所不能及的原因。从客观而言,兰州州城营建滞后受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开工后河水渗漏,开掘的地基被河水浸泡,被迫改变施工方案,借鉴楗尾堰施工技术;二是城墙由最初的土夯升级为砖包,烧制城砖标准高、耗费时间长。臣恳请陛下宽恕阎尚书,给他们弥补过失的机会!”

皇上李三瞟一眼宇文云,并未给他答案,只是弱弱追问一句:

“然则城砖何时才能出窑?”

阎尚书对宇文云满心感激,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居然只有此人敢于替自己陈情!他赶紧回答皇上李三的问话:

“臣回禀陛下,匠作监将作大匠木子戒与匠作少将孙本方二人均赴施工前线指导工作,据甄官署焦令汇报,城砖出窑日期初步合在了今日。可喜的是,据巧儿匠所言,此番在金城山里烧制的城砖工艺大大改进,质量上乘,甚至——甚至超过了大明宫墙砖的品质!”

阎尚书话音刚落,满朝文武便面面相觑窃窃私语起来,朝堂之上一时起了骚动,就如同一潭平静的死水起了波澜。

中书令张阅眉头猛地一皱,心中一惊:若用此城砖筑兰州之城,岂不是有僭越之嫌!

宇文云迅速瞟了一眼皇上李三,只是默默地捋着胡子,仿佛在琢磨着什么比这更要紧的事情。

“肃静,肃静!”

侍中源乾耀站起来帮助高力士维持秩序。

“嗯,善哉,善哉!”皇上李三听完怒气突然就没了,抚须微笑道,“阎爱卿,朕对此城砖甚是感兴趣,你能托人捎来两块咱瞧瞧吗?若真如爱卿所言,朕一定得好好犒赏犒赏这些甄官署的匠人们!”

“遵旨,散朝之后臣立即安排!”阎艺心说,不就两块破砖头,这有何难?

就在此时,工部司郎中祁森站了出来。他说:

“启奏陛下,微臣以为,陛下还应当褒奖两个人!”

“嗯,你是谁?朕凭什么要听你的?”

皇上李三见一个小小郎中竟然敢在大朝之上发言,心中有些不悦,鄙夷不屑地调侃。

工部郭侍郎狠狠瞪了一眼这个下属,意思是你没掂量掂量自己是半斤还是八两,连本官都自认为品级太低不敢发言,你吃了熊心豹子胆!

祁森才不在乎这些,不卑不亢道:

“回禀陛下,微臣是大唐工部司郎中祁森,一直在兰州州城营建工地现场负责。众所周知,此次城砖烧制确实时间紧任务重。若按照以往工艺,即使是甄官署派出最优秀的匠人,没有三个月的周期,城砖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出窑的。可是,在匠作监孙本方少将同徒弟刚(江)涛的反复‘实验’下,改进工艺,城砖出窑时间缩短了一半多,而且质量较此前也有了大大的提高!因此,微臣以为,此二人有功,陛下理应褒扬嘉奖!”

“啊哈哈哈,”皇上李三起身笑道,“好,好,好,你说得很有道理!到时候验了城砖,若果真如几位爱卿所言,朕不光褒奖他们,还有你也算一个!”

“谢陛下隆恩,微臣没有什么突出贡献,就免了吧!”

祁森的话逗得满朝文武哄堂大笑,郭侍郎又狠狠瞪了他一眼。

“众爱卿,那就散朝吧!”

皇上李三一挥手,他不想因为这点小事而去认真追究阎艺的责任。为何?说来话长。咱长话短说,先来说说工部尚书阎艺的父亲阎立本。

一提起阎立本的大名,大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立本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其外公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其母是清都公主,其父隋朝殿内少监阎毗,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

阎立本门荫入仕,累迁朝散大夫、将作少监。高祖武德年间,担任秦王李世民府库直;太宗贞观年间,历任主爵郎中、刑部郎中,迁将作少监。其间先后奉诏设计昭陵六骏图样、绘制凌烟阁廿四开国功臣图与步辇图,监修终南山翠微宫。

高宗朝时,这位阎少监奉命主持设计东内大明宫,在龙首原上大展身手,因功勋卓着,于显庆元年出任将作大匠,紧接着又升迁为工部尚书,官运亨通平步青云,直至升任右丞相,册封博陵县男。对于他的升任右丞相,时人略有微讽。当时姜恪凭借战功擢任左丞相,而咱们的阎相则主要靠一支画笔,于是乎有人戏言: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

其实,这位阎大人还是位伯乐;没有他,恐怕就没有神探狄仁杰了。还记得唐高宗永徽年间,阎大人被任命为河南道黜陟使考核地方官吏那阵子,在汴州遇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人。

阎立本一见此人,便如同猎犬发现了猎物,凝视良久,大笑道:

“哈哈哈哈,我乃一个画家,在我心中自有想画之人与不想画之人;想画之人中,见其第一眼便有冲动下笔的人更是少之少啊!而狄参军你,就是极少数之人,阎某人非画不可之人!”

那官吏一听,也抚须大笑,曰:

“下官久闻阎大人身怀绝技,丹青敷彩,慧眼识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呐!大人,狄某颜面不值一文,请您下手吧!”

阎立本仔细端详眼前这位小小参军,道:

“方才阎某第一眼看到狄参军,便被你的深沉似千尺潭水的眼神所震惊!实话告诉你,被我凝视而毫无动容之色的人,实在从未见过,除你而外!”

于是乎,阎大人为这位小小的州曹参军破例画了肖像,还一下子擢升他为并州都督府法曹。这位狄参军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神探狄仁杰。

……

阎艺有这么个老子,就算是皇上李三,也不得不给他三分薄面。事实上,阎艺虽是阎立本的小儿子,可阎立本根本不想将绘画手艺传给自己的儿子们,他晓得其中的艰辛与凶险。毕竟作为画师,伴君如伴虎,画虎不成反送命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可阎艺天生聪颖,心灵手巧,敏于事而讷于言,早就在一天天的观察模仿与熏染之下有了艺术细胞。同样是门荫入仕,可不同于老子的是他更加懂得官场之道,站在他老子的肩膀上一跃成了六部尚书里最年轻有为的一个。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