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惨兮兮的孙女们

起薛伯卿,那可绝对是个能读书的料。

嗯,在薛家长辈眼里是这样的。

尤其是在他奶奶唐氏、老娘沈氏以及婶婶梁氏眼中,薛家的这个宝贝长孙俨然就是将来的秀才老爷没跑了。

那她们自然就是秀才老爷的长辈,就等着要享他的福呢,平时就差以秀才长辈自居了。

话奶奶和老娘就算了,为啥连婶子也能这么宝贝呢?

因为她没儿子啊!

没有儿子,那就绝后了。

若不想绝后,又没有儿子,要么就招赘,要么就将侄子认作嗣子。

那选哪一个呢?

选择招赘的话,名声不好听。

再一个,大房的伯卿将来可是要当秀才老爷的。

而且朝廷规定,兄弟二人若是只有一个能继承香火的子嗣,无子的那房只要经过另一房的同意就可以将侄子认作嗣子,让他兼祧两房,等他将来有了子嗣,过继一个子嗣给自家延续香火。

对二房来,只要认侄子为嗣子,那侄子也算他二房的继承人。

等侄子考上秀才,他们就是秀才老爷的嗣父母,以后他们的孙子就是秀才儿子,这脸上多体面呐。

能当秀才爹,又有儿子,哪还用得着将来招一个外人来承嗣呢。

虽是隔了一房的嗣子,但好歹也是他们老薛家的血脉呐。

认嗣子虽然名声也不怎么好听,但仍然好过招赘。

而大房呢?他们巴不得让儿子被认嗣子呢。

先不以后两房的一切都由自己儿子继承,只要儿子继承两房,那不用大房要求,二房也会巴巴的往前凑,恨不得把所有资源都投在自己儿子身上。

至于子嗣问题,他们大房也不怕会被摊薄,反正各房都会为他娶一房妻子给他生儿子。

还可以名正言顺地娶两房妻子左拥右抱,简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本来大家的算计都很完美,就等着被他们寄予厚望的薛伯卿考上秀才了。

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孩子就是运气不好,他们该打点的银子都打点过了,偏偏每次都差那么一两名、两三名而落榜。

从十六岁开始考了八九年,愣是没考上,你气人不气人。

之前为了让他专心读书,而且也为了省银子,都没有考虑亲事问题。

毕竟读书是最费钱财的事,不管是笔墨纸砚的耗费还是书院的束修,以及在县城里的住宿伙食,还有考试时各方的打点,都是要花银子的。

这也导致他都已经二十四了还未娶妻,平常人家,这个年龄段的男子,儿子别能打酱油,有些都能下田干活了。

薛伯卿读书科考这些年,薛家前几代累计下来的钱财几乎都已经快要耗光了,就连田产如今也卖的只剩下两亩薄田以及如今住的这间旧宅子。

话回来,虽然科考是大事,但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却是一个家庭传承的根本呐。

他们虽重视他的科考,但随着他年龄的增大,基于对子嗣的担忧,薛家人就不得不优先考虑给他亲了。

尤其若是今年再考不上,还要再考一年,家里剩余的钱财可就不够娶媳妇了,特别是要娶上一位配的上他读书人身份的妻子。

所以无论如何,今年都必须亲,最好菩萨保佑今年考中,让他们薛家双喜临门。

不然科考的事就得明年再想办法,但必须不能耽误娶亲。

然而,他们注定是要失望的。

为啥薛伯卿每回都差那么一点呢?

自然是因为考官们对薛伯卿的才学如何心中都有数,虽然收了银子,但他们心中也有个谱儿,不能太夸张。

若是几个童生们才学都差不多,那么对于收了银子的,给你润润色,做点动作什么的,这秀才的位置或许就是你的了,可若是你这实在不行那也没办法。

但既然收了银子,那也不能白收。

虽然考不上,但给你提提排名还是可以的,反正是名落孙山的人,谁会有那个闲工夫去看你的文章如何呢。

薛伯卿就属于这种。

至于薛伯卿究竟学的如何,大字不识一个的薛家人怎么会知道呢,还不是他什么就是什么,也因醇致大家都以为是他运气不佳而已。

亲事上,经过大半年的奔走,薛家给薛伯卿定了两门婚事。

给大房的是跟赵家村隔了几个村的江家长女江芊月,今年二十,祖上出过秀才,人长的也标致,给了十五两银子的聘礼。

而给二房的则是隔壁康田村的柳家三女柳慧宁,今年一十九。

这柳慧宁是彻底的农家女,家境并不好,再加上家中子女众多,虽然底子好,但因为缺少吃食,长得也是面黄肌瘦,只给了五两银子的聘礼。

对于这个媳妇,二房自是不满意,可家中的积蓄这些年已经差不多花的精光,也没有余钱上两门满意的亲事。

所以就算二房再不满,也只能接受,谁让他们是嗣父母呢。

话鉴于前朝溺女风气严重,所以本朝严禁民间溺女。

不能溺那就只能养着,可怎么养那就不好了。

尤其是近几十年,因为严重的徭役赋税,百姓们的日子越过越差,尤其是底层百姓,过的更是艰难。

都这样了,哪还有多少钱养育那么多子女呢,尤其是终究要嫁到婆家去的女儿,那简直就是浪费钱财,所以便干脆贱养。

哪怕就算有钱,他们也担心若在女儿身上花的多了,那分摊给儿子的便薄了,便也选择贱养。

所以在本朝,虽然溺女问题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普通百姓也愿意生女儿了,但又形成了另一种风气。

那就是女儿贱养,给她们点吃的能养活长大就行,不用费太多的口粮,而且从就帮家里干农活做家务,及笄后嫁人还能收回一笔彩礼给儿子当聘礼,故而养女也不亏。

因着这个风气,也导致普通百姓家中女儿的身子普遍都养的粗糙,给口吃的饿不死就行,十家就有九家的女儿都是面黄肌瘦瘦巴巴的。

至于薛家,那是更甚,无他,虽然家中有钱,但那是要留给长孙读书的,花在这些丫头片子身上也是白花。

尤其是家中女孩多,九个孙女,巴巴的九张口,就算一个吃的少,九个加起来也是不少的啊。

随着孙女们的长大,身量抽长了,已经全都及笄,这饭量自然也上去。

其他人家还好,女儿及笄后就可以早早嫁人,换些彩礼,但他薛家不校

孙子是读书人,以后是要做秀才老爷的,读书人对于宗门礼法规矩最为看郑

薛伯卿这个长孙都没有娶亲,那后面的妹妹们便不能越过这个兄长先嫁人,长幼必须有序,否则便是与礼法不合,会影响他的名声。

所以,就算他们想把几个孙女都嫁了换彩礼,给孙子读书科考都不行,先不这些被他们养的面黄肌瘦的孙女们换到的彩礼够不够孙子再科考一年的。

就算足够,也会让他坏了名声,那这名童生在考官们眼里的印象也会大打折扣,印象差了还能优先选你?

如此一来,薛家孙女的日子会过的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尤其是排行靠前的,她们是日日盼着长兄能考上秀才,让她们能早些嫁人。

就如二房的薛大丫薛琳静,已经二十有三,村里这个年龄还没成亲的就她一个了,能不怕自己年龄大了熬成老姑娘嫁不出去吗。

可兄长一直考不上,她们再急也没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