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安置工作
“现在,边境外集中的流民数量庞大到你们根本想象不到!
其他人,回去给我种地去。”
王富宁的话音刚刚落下,大剧场中的广播突然响起。
“紧急通知,紧急通知,现在要求所有城市的公共收音机全部打开。现在要求所有城市的公共收音机全部打开。”
这个女广播员重复了两遍,立即切换成一个男声。
“我是叶远。情况紧急,现在我命令按照应对流民的第一套预案执行。
所有人,行动吧。”
其实,这话只是对每个城市的管理团队说的,其他人听了也不懂。
此时的叶远刚刚穿过世界之门,返回东山城广播台发布了这条命令。
在这之前的几个月,叶远已经和王楚墨王富宁等人研究了好多次,最终定下了几套行动方案。
一号方案就是难度系数最高的应对方案,执行一号方案的话,就说明情况很危机了。
叶远从地图上能看到大片的绿色光点,他没想到的是,地图毕竟缩小了无数倍,看的不太真切。等到现场观察后他才发现,这次流民来的数量太多了,远远超出叶远的预期,来的时间也有些太早了。
他手下的四个城市都没有做好准备工作。
太过仓促。
……
收音机中的讲话相当简短,只有那么一句。
话音落下,自然由电台不断重复播放,一号方案的具体内容。
东山城,大批今天休息的工作人员被征召起来,继续投入工作。没有休息的那些人也得加大工作量,当然薪水不会少发,每小时的双倍能量晶体一颗也不会少。
这些工作人员要负责生产大量的生活物品,满足接下来大批流民的需求。
老人们也全都被发动起来,进入帐篷工厂和工人们一起赶制帐篷。
学校也全部放假。老师带着学生们进入各个大食堂之中,在大厨的指挥下,制作各种各样的果腹食物。
这些食物的原料都是仓库里取出的陈年粮食,口感不太好,味道也很一般。
这一些小麦或者大米会被磨成粉,连同一些蔬菜叶子,草叶子甚至还有比较有营养的树皮一起打磨,最后熬成某种糊糊状的可怕液体,添加一定的盐之后,这些液体会被罐装在塑料袋中。
这种流体食物就是饥饿的流民们最佳应急食品。
会在边境的集结点发放给路过的流民们,让他们能等到通往安置地的运输车。
食品必须是流体。谁也不知道流民们饿了多长时间,如果给一些干的饭吃,一个不小心就能噎死人。
至于添加树皮那些东西,主要是因为东山城的存粮也不是太多。
就仓库中那点粮食,全拿出来了也供应不了多少人。
流民的数量实在太庞大了。
这几天流民的口粮供应主要来自沧澜城周边的八个小城。
张会他们的小城市的管理模式虽然和沧澜城一样,主要以农业为主。但是他们整个城市连同周边的村镇在内,也只有一部拖拉机。
生产力比沧澜城可低了太多。
之前已经有大批量的塑料袋运输到这些城市,现在张会他们已经发动了大批劳动力一起做粥。
这里的应急食品又与东山城的应急食品不同。
张会他们能提供的只有土豆。
大量的土豆放在锅中,连皮都不去,会直接煮成土豆泥。
在这锅糊糊中加入一些水和搅拌机中出来的土豆叶子,就成了一锅绿不拉叽的东西。
同样是撒上盐,装入食品袋中,也可以维持人们的生命。
另外一些食品袋中全部罐装的饮用水。
这些饮用水的来源当然是井水,没有经过加热,只是单纯的经过了简单的过滤。
滤芯还是叶远在末日之前购买的那些,这一次全都拿出来用上了。
边境地区绝大多数的食品来源都是这几个小城,因为这八个小城市的粮食库存也不多,不过现在接近玉米的收获,而且地里又一茬土豆快要成熟了,八个城市还能再坚持一段时间。
至于居民房前屋后的那些瓜果蔬菜是不会去动的。
当然如果有谁自愿捐出来的话,可以得到一定量的能量晶体补偿。
这一次应对流民,最主要的粮食来源就是沧澜城。
沧澜城粮食产量极大,而且人们房前屋后的土地也很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压力。
大批量的流民能不能活到来年夏收,就看沧澜城的供应量了。
以及,沧澜城这边距离边境十分遥远,当然不会提供应急食品那种糊糊状的东西。。
他们要提供的是各种粉末状利于运输和保存的粮食。
很短的时间内,整个沧澜,无数仓库门口出现大量的拖拉机。
人们将拖拉机捐献出来,连接上特殊的装置之后,就会成为粉碎机。
仓库中的那些存粮和大量的土豆玉米,以及各种各样勉强可以吃的草叶子树皮之类的会一起投入粉碎机。最后出来的就是各种糊糊。
这些糊糊只是半成品,出来之后,撒上大量的盐,铺在空地上晾干,再次经过粉碎机,就会成为干的粉末。
这些粉末就是流民们的未来几个月的唯一口粮了。
……
赵卫国他们那一批人,这次出发的目的就是去流民的聚集地——一个新的城市。
也是叶远规划中的第五级城市。
这个城市是基建工作由石小凡负责,赵卫国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统计流民的人口数量,计算出每天所需要消耗的粮食物资,以及负责运输和发放第一批补给。
在那之后,他们也将负责管理流民们。
让他们每人带两名动员兵,都是为了他们的人身安全着想。
毕竟流民十分饥饿。
一个人要是饿急了,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叶远的广播结束后,赵卫国他们出了大剧场,直奔飞机场。
停机坪上已经有许多雌鹿直升机在等待。
赵卫国他们许多人还是第一次乘坐直升机。
刚刚登上飞机,赵卫国小心翼翼的装好笔和本子,看了看身边的两名动员兵,与其他几个同伴聊起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