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士大夫和皇帝共治天下(为淡看风云之巅白银盟加更38/110)

崇祯皇帝听得半懂不懂的,就感觉张明伟所说得话都很高深。但是,听着就觉得很不错的样子。

于是,他便连忙问道:“先生,这一举数得是哪数得呢,朕听得不甚明白,特别是这什么根据民间流通的钱币多少适当调整利息,控制大明的钱币不贬值也不紧缩,还能为国库增收,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听到这话,张明伟当即一笑道:“陛下,这个叫做金融学,是历代以来总结出来的经验,关系国计民生,甚至可以说关乎江山社稷的稳定。如果要展开说的话,绝不是一天,两天能说清楚的。不过有一事陛下可以先明确知道便成,那便是朝廷必须掌控钱庄。”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对这什么金融学更是好奇,心中痒痒。按照先生所说,这门学问就真得是太重要了。由此联想,恐怕先生脑海中的那些科技学识,真得是无价之宝!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立刻对张明伟说道:“那还请先生改日立刻给朕一个奏章,说明这钱庄之事,不需要解释成因,只需要说明怎么做便是,这样应该不用多费工夫吧,如何?”

张明伟既然提出来了,就算崇祯皇帝不这么要求,他也是会这么做的。因此,他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崇祯皇帝听了,顿时眉飞色舞,就有那种又爽了一次的感觉!

他正想说点什么的时候,张明伟先开口说道:“今天遇到的这个事情中,还有一个情况非常重要,也必须要引起重视!”

“哦?”崇祯皇帝一听,很是感兴趣,连忙问道,“何事?”

就是有关那苛捐杂税的事情,刚才既然说开了,张明伟便索性也谈下,就给崇祯皇帝说了他看到过的那个例子。而今日布商所说,也证明了这一点。

最后,他便对崇祯皇帝说道:“虽然朝廷规定是三十税一,可是,百姓实际付出的成本,却远不止三十税一。地方上仗着势力收取钱财的这种事情,必须要严厉打击!”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当即就怒了。那可不,这就等于是和朝廷来抢钱了,岂能容忍?

于是,他便二话不说,厉声喝道:“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朕要把他们统统投入大牢!”

崇祯皇帝因为愤怒而声音大了不少,顿时引得边上的妃子和皇子皇女们,立刻惊诧地看向这边,这大年三十的,皇上怎么就发怒了呢?

崇祯皇帝感觉到了有情况,转头一看,发现自己的老婆孩子都一脸惊愕的看向自己,便马上回过神来,当即和缓了脸色对她们说道:“没事,没事!”

说完之后,他转回头,看向张明伟,还是心中有气地说道:“先生,这些人都是该死!”

江山社稷是怎么乱起来的,不就是这些地方上的官府和豪强太过压榨百姓,搞得百姓活不下去了,才会那么乱吗!

说真的,崇祯皇帝知道如果不是张明伟穿越的话,已经死了的他,当然是对此非常愤怒的。

张明伟听了,表情严肃地说道:“陛下,这个乱象肯定要治理,但是不能急,只能一件件来。当朝廷对地方上的控制力越加地强大时,才能走这一步!大明中兴,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此时的崇祯皇帝,已经不是刚登基时候那个什么都不懂的皇帝了。他已经明白,如果靠旨意下达,然后让地方官府去做这事的话,很可能阳奉阴违,收效不大。甚至可以说,这种情况是很可能有发生的。

别的不说,就只是崇祯十五年的时候,朝廷就有下旨要求地方安置难民,为此,都有相关国策推行,把原本该收的赋税都留在了地方上。

可就算是这样,房山县那边的地方官府,却还是和当地豪强勾结,唆使山贼截杀难民。

由此可见,当朝廷不够强大的时候,地方上压根不会真正去做朝廷让地方上做的事情。阳奉阴违,真得是太普遍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认真地问张明伟道:“先生,那对于地方上的这种事情,该如何做为好。虽然眼前不好实施,但先生至少要给朕讲个大概,要不然,朕今夜怕是要睡不着了!”

“今夜不是守岁么?”

听到张明伟的反问,崇祯皇帝稍微一愣,不由得笑了起来,今天的日子还真是特殊。

这么想着,他便想再解释下时,张明伟便已经先开口说道:“其实我之前和陛下已经说过的,就是天下间,陛下的利益和百姓的利益才是一致的。百姓得益,则天下稳,如此则江山永固。”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脸上忽然露出一丝嘲讽的意味,继续说道:“好像是从宋开始,有一种说法叫做士大夫和皇帝共治天下,这种说法,在我看来,大谬也!”

“哦,先生此言何解?”崇祯皇帝一听,很是好奇,便连忙再问道。

一直默默伺候着的方正化,也不由得用看稀奇的眼神盯着兴国公,似乎非常想听听,这里面到底是有什么说法?

只听张明伟对崇祯皇帝说道:“其实很简单,士大夫的目的,大部分都是求取荣华富贵。而当皇帝的,目的是江山永固。目的一样么?根本不一样!”

“求取荣华富贵,可以是为皇帝效命,获取荣华富贵,可也有利用士大夫手中的职权,从百姓身上谋取荣华富贵。历朝历代,这样的例子不要太多,以前有,现在也有,今后也不会少。而这种情况如果少的话,还没什么,可一旦多了,百姓被压榨的活不下去了,天下便乱了。一如前些年!”

张明伟没有给崇祯皇帝提问的机会,快速地说道:“秦地天灾,比如什么旱灾、蝗灾什么的,导致秦地民变。诚然,这种天灾确实是一个因素,但是,在我看来,这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自大明开国以来的救灾体系一直有效的话,就算有天灾又如何,会演变成那样的局势么?还不是士大夫阶层趴在朝廷,趴在百姓身上谋取一己之私太多,使得大明的救灾体系无法运转,才有了之前的动乱!”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农民出身的草根皇帝,深知灾害对于百姓的影响。因此,他在洪武六年的时候,就制定《大明律》,在其中《户律》中,就明文规定救灾的条文,比如说地方上报灾情时,有关官员必须要实地勘察,不能互相推诿,枉顾灾情,如果只凭里长的奏报或者申报不实的,一律杖一百。这是会打死人的节奏!

大明的救灾,概括起来,分官府和民间两种,又分预防和救灾以及事后等各项,全都有详细的规定。

但是,所有的这一切,到了明末的时候都已经失灵。这个失灵,就是所谓士大夫的功劳!

可能老辣的皇帝,并不会被这句“士大夫和皇帝共治天下”蒙蔽,但是,一般的皇帝,还有像崇祯皇帝这样的,却是不一定了。

事实上,张明伟说得这些事情,崇祯皇帝都知道,只是没有去联想,去深刻的认识而已。也是如此,他才会被文官忽悠,在登基之初,便禁足了厂卫,从而让士大夫少了监督,从而更是肆无忌惮地谋取各自的利益。

此时,听了张明伟的一席话,崇祯皇帝犹如醍醐灌顶,一下便明白了以后施政,该根据一个什么原则,听取臣子的建议时,又如何去判断才好!

想明白了这些,他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向张明伟深深一礼道:“先生今日一言,朕真得是受益良多,不,是受益一辈子也!”

周皇后等人,原本就因为崇祯皇帝这边连续有事情,便在说话的时候,悄悄地关注着的。

突然之间,他们看到崇祯皇帝的这一幕,顿时,一下全都忘记了在说什么,看着这边,嘴巴张开,惊讶地能塞进一个鸡蛋了。

皇上和兴国公到底在聊什么,竟然让皇上如此郑重施礼?

另外一边,王承恩刚刚已经发放完毕纪念品,正要往这边走,也是看到了这一幕,顿时也是傻眼:谁能告诉咱家,这是什么情况?

当事人张明伟见了,连忙还礼,就随便说说而已,这崇祯皇帝也太郑重了,真是!

双方重新坐定之后,张明伟便总结说道:“陛下,如今我们还是得一步步地来,缓缓图之,开创大明从未有过的辉煌!”

崇祯皇帝听了,用力点头,伸出手去,抓住了张明伟的手,真挚地说道:“先生与朕,比起萧何、张良于汉高祖,远甚也!”

还夸?我就一后世普通人而已!再夸,我会翘尾巴的!

张明伟听了,心中想着,勉强接受了这个评语。

再聊了一会之后,他便提出了告辞,这家里还有小圆圆呢,也是第一次一起过年,可不能太冷落了!

这一次,崇祯皇帝倒是没有留他,看着他的背影,真心地对自己的老婆孩子说道:“得之先生,朕之幸也!”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