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都是好东西

而女子带的帷帽幕离,那更是花样百出,配着各色衣裳,便是一般女子也变得特别的出色起来。

不得不说陵城女人极美,她们不是长相美貌,而是有着各种形态的美,比如中年妇人,便有着成熟美,稚嫩孩童却有着可爱之美。

这两人一路看着,不免对陵城有了自己的评价,比朝中那些大臣们说的,还要更盛,这可不得了。

若只是这样也就算了,大都可说陵城富饶了,百姓崇尚外貌,才多以钱财之处。

可当两人真正在陵城住下后,那才发现了更不得了的事。

先是他们事先定好的光明客栈,处在城中,不大不小,但格局精致,雅间不大,却应有尽有。

便是浴沐更衣,那也是一种见所未见的名叫香澡豆的东西,可模样比澡豆大,味道比澡豆香浓,抹在身上,皮肤都是滑滑的。

这种东西在陵城却是随处可见,所有走商行客入城,第一件事就是住店洗澡,洗得香喷喷的再换上干爽衣裳,开始了陵城的美食之旅,这可是出了名的。

任侃换上一身长衫出来,也带上了陵城的折上巾,将一头漆黑头发绑起来,裹在不同形状的布巾里,却凭白的令任侃年轻了几分,也潇洒了几分。

等任侃来见燕帝时,却见燕帝也换成了陵城的服饰,是窄袖的,可那挺直的腰身彰显出流畅的裁剪线条,竟让燕帝带着几分文人墨客之感。

任侃感叹道:“陵城衣裳看似没有多做改动,只觉好看,却不知这每一针都是有讲究,老爷,咱们这么走出去,还不得吸引众姑娘的注意。”

燕帝在镜中照了照,随后看向这明亮的镜子,镶在铜框上,可不是铜镜打磨,如此明亮,是什么东西所做?

任侃发觉,忙解释道:“早在六七年前,我来陵城时就有这东西了,不过那时候是在李三福的府上。”

“这种镜子照得特别清晰,也特别的真实,镜中的正是自己的模样。”

燕帝终于收回手,又将镜中的自己看了一眼,这才准备出去。

等两人上了街头,才发现一个不可思议的事,那就是短衣的庄户,也有人牵着马走过,不仅如此,街头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辆由着三匹黑马拉着的长车经过。

任侃问过当地人,说这是城里的交通具,两文钱可以乘坐一次,问他们想要去哪个集市。

不过是几年没来陵城的任侃竟是答不上来,一番好言相问之下,才知如今的陵城已经大了数倍不止,从他们现在住的地方去往四集市,都挺远的。

不过最近的就是陵城最出名的大学院,里头有不少学生,而且还是免费教学,不是陵城户籍的学生那就得交学费。

两人决定先去一趟学院看看,正要赶着马车去,街坊就提醒,“这个时间上,你们的马车不能在城中走动呢,实在不成,坐这大车吧。”

到了这陵城才有一点儿区分,那就是权贵世家以及城主,才会有单独的马车出行,而登记在册的数量不多,其他人,运输货物的,皆数从外城边的官道走。

绕了不只一点,但是做了分流后,城中才有了如此的和谐,不然城里连走路都是问题。

好在任侃将一张府牌挂在了马车上,这才得以通行,去往学院。

陵城最大的学院着实显眼,马车不过到了这附近,街道就安静下来,眼前一长排梧桐树绵延向前,直到学院门口。

树皆是移栽,多是百年老树,以至于这条林荫小道,成了与世隔绝的屏障,从喧哗的城市到文雅的学院。

走在这条道上都会让人的心静下来。

燕帝还是没能忍住,挑开车帘朝外看。

等马车到了学院门口,燕帝看到的却是高高的学院大门,上面写着四个大字,陵城学院。

字迹笔锋带着气势,让人看一眼,忍不住多看一眼,如同这座学院一样,严肃又正派的让人不敢直视。

此时从学院门口出来一群读书郎,他们年纪多是十四五岁的样子,斜挎着一个布袋,手里拿着的似乎是试卷。

他们经过门口时,有守门的门防问他们是几班的学生,为何早早出学院大门?

几人说今日统考,先考完的就先走。

门防没有再阻拦,只感叹的说他们必定是优等生,出来的这么早。

几人脸上皆是笑容,青一色的天蓝色棉布料做出的长衫,带着同款的折上巾,连挎袋都是一个颜色的。

几人一边走一边回想着自己的答案,似乎在估摸着自己的成绩。

其中一位开口说道:“我大概是能一直留在陵城了,我打算考收粮所,那儿最先知道物价,我偏爱算术,你们呢?”

其他几位读书郎有的说去工部历练,有的想去码头,等等,都有各自的考量,但大意上都是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未来做下的规划。

而不是统一的科举考试,高中后好做官。

而这几人如此自信,想必在他们想要的领域一定是极为厉害的。

几人经过马车边时,还在说着这一次统考的事,瞧着这一次的考试极为重要。

燕帝看到这儿,心头有了触动,他年轻之时,也曾想过,是一味的科举考试挑选出出色的人才,还是各选其所长,入相应的衙门行事。

自然没一样是能做成的,最后只准了一件事,那就是武举试,再在武举试上多番改动,挑选的也多是文武全才。

但现在在他们眼前的,却是一座这样与众不同的学院,读书郎不再一味的追求是否高中,而是挑自己的所长而去考试,考中者便能入职。

看似这种自由选择交到了普通大众的手上,但实则却是上位者给普通大众提供的公平竞争机会。

也从中择优挑选出人才为自己所用。

很快学院里铃声大作,转眼寂静的学院人声鼎沸,如先前那样的读书郎,皆是成群结队的从学院里走出来,有的欢喜有的忧愁。

马车上的两人听到不少读书郎的说话声,有的说考的不好,他不想离开陵城,不想回到燕国境地的贫穷家中。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