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战术(一)
此时此刻,身在河边的李破也是头上冒火。
领兵多年,李破自然清楚临战之时应该保持怎样的状态。
可话说回来了,此战过于重要,可以说是多年积蓄,在此一举,容不得他不患得患失。
天下大势其实已经明明白白的摆在了他的面前,除了他李破和李渊父子,天下群雄到得如今,在他们面前皆如土鸡瓦犬一般。
所以说,在李破看来,今日一战,当是决定天下归属的一战,进一步便能称孤道寡,退一步则很可能万劫不复,试问哪个男儿能不意动神摇?
渡河一战,意犹未尽,再向前便是冯翊……
河边的中军大帐之中,众人也是彻夜不眠,军将们来来去去,李破和李世民一般,精神亢奋,可心里却好像有无数只蚂蚁在啃食不休。
大河之上,灯火通明,甚至比长安太极殿上还要亮堂几分。
无数的军兵快速的通过几条浮桥,这中间还要运送粮草辎重,而成建制的骑兵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渡过黄河,于是便只能以步军为主,这无疑大大削弱了晋军的战斗力。
而且,临时搭建的浮桥过于狭窄,让抢渡的晋军感觉非常难受。
一晚上下来,过河兵卒不足八千,尉迟信的右屯卫府只过去了一半,速度太慢了,实在让人难以满意。
当然了,这肯定不能怪尉迟信什么,首战之功在前,尉迟信若不拼命,那可就太说不过去了。
大军渡河,粮草辎重也要跟上,还要让出一条浮桥给骑兵,因为大军需要斥候,也需要在紧要关头,与唐军骑兵纠缠厮杀。
晨曦微露,李破让左将军尉迟恭暂掌军务,自己稍稍眯了一觉。
没过多一会儿就被人叫醒,前边最新的探报到了。
“永丰仓无人把守,也无粮草,入内查看,守军应是向长安方向走了不久,皆为骑卒……”
怎么说呢,对于现在的晋军而言,这可不算什么好消息。
永丰仓设在潼关与冯翊之间,前隋和洛口仓一样,一东一西,皆乃屯粮重镇,里面的粮食堆积如山,正因如此,李渊在关西才能屯兵数十万,支撑至今。
而当年众人起事时,首先争夺的就是这些屯粮所在。
李破在罗艺,窦建德等人口中夺下了涿郡大仓,李密和王世充等人争的是洛阳大仓,李渊进占关西,首先盯上的就是永丰大仓。
当然了,永丰仓存粮渐尽不是什么新消息了,近两年李唐驻守在河边的兵卒出现了很多逃亡的现象,其实就预示着永丰仓终于和洛阳大仓一样,都已被人们耗尽了。
前隋渐行渐远之际,留给大家的遗产,再也不剩多少。
可永丰仓的功能并不止于此,因其有着很好的储存粮草的仓房地库,所以依旧是李唐很重要的粮草转运之所在。
而如今永丰仓却已人去楼空,这只能说明一件事,河边各处守军的粮草短期上应该没多大问题……反之,则是李唐守军出了大问题。
之所以说这是个坏消息,说明不管是李破还是他手下的将领们的猜测,都更倾向于前者。
另外之前就晓得,驻守永丰仓的乃是平阳公主李秀宁,大军方一渡河,李秀宁便弃了永丰仓……李破扶着还有些昏沉的脑袋,心说,这婆娘知机的很,跑的也很干脆,倒是不傻。
接着尉迟信那边的奏报便到了,情况很是让人揪心。
一个晚上,右屯卫府只过去半数,外加三百骑卒,而尉迟信用兵偏于稳重,粮草辎重被他运过去不少,到得这一天清晨,右屯卫府的中军已经来至西岸唐军曾经驻扎的大营,并修缮营房,拥有了一定的战斗力。
身为主帅的李破肯定是不会满意的,渡河的速度太慢了,他甚至有些后悔,不该让尉迟信部作为大军的前锋。
尉迟信过于追求稳妥,不急不躁间,很可能在接下来的战事当中失去一闪即逝的战机,如果换了李破自己在前面,以晋军之精锐,完全可以更加激进一些。
当然了,这个时候他既不可能临阵换将,更不可能去斥责尉迟信动作迟缓,不符合他的心意,因为李破自己也清楚的知道,尉迟信并未做错什么,这个时候不需要旁人来指手画脚。
所以李破只能给予尉迟信充分的信任,只是派人给了尉迟信再一个上午的时间,督促尉迟信赶紧将整个右屯卫府带过河去。
河边右屯卫府中军。
“你瞧你瞧,大王定是觉着咱们渡河太慢……俺早就说,让兵卒们披甲,手持刀盾,最多再带些弓弩,先紧着让人都过来再说其他,大哥却这么慢腾腾的,俺瞧着都急,何况大王……”
尉迟偕一边大口吃着早饭,一边埋怨着,账中只有他们兄弟二人,说话倒也不用顾忌什么。
而且刚经了一场厮杀,尉迟偕身上杀气未去,也总想着更多的立下功劳,与大哥一样建牙开府呢,却被大哥压住手脚,心中自然很是不满。
尉迟信没什么胃口,他确实在中军传来的将令中感觉出了大王的不满,加上一天一夜心头那根弦绷的死紧,如今听到弟弟的唠叨,心头更是烦躁,立即瞪起了眼睛。
“大王许我为大军之先,我若听了你的话率轻兵冒然过河,一旦敌军大举来攻,让我如何抵挡?别说兵败,让大军前功尽弃,就说稍有差错,损了大王兵威士气,你我兄弟可谓百死莫赎其罪矣。”
“如今慢是慢些,可军械粮草齐备,后来大军尽可放心渡河,虽说其功不显,却也不负大王付我以重任。”
这话像是在说服尉迟偕,其实更像是在说服他自己,换句话来说,过河太慢不假,却足够稳妥。
当然,这番话可糊弄不了尉迟偕,而尉迟偕性情偏于直率,在大哥面前更是有什么说什么。
“大哥在晋阳待的久了,怕是失了锐气……大哥也不想想,过了河就是长安,诺大的功劳摆在眼前,谁不眼红?偏大哥不紧不慢,还想着无过即是有功,再过些时惹得大王恼了,换了旁人来领军,咱们兄弟怎还有脸与众人并列?”
“再者说了,大王肯让大哥先自率军渡河,不但是信重大哥,而且也是酬大哥留守晋阳多年,不争不抢之功,此战上咱们若不能给大王涨些脸面,瞧着吧,等大王进了长安,咱们兄弟怕是要成看门守户之犬了。
那样一来,不说旁人如何,家中兄弟也得笑死咱们。”
尉迟信听了,气得差点喷出一口老血,可仔细想想,又觉着话虽难听了些,却不无道理。
刨了几口饭,缓了缓心情,这才问了一句,“那照你说,又该如何?”
尉迟偕精神立即一振,等的就是这句话,心里顺便还嘀咕了几句,也就是当年俺年轻气盛,初来便得罪了大王,不然现下以俺为主,何必费如此多口舌?
他倒还真的挺自信。
“河滩处太小,难屯大兵,这营寨也小气的很,驻个三两千人也就罢了,一旦咱们右屯卫府全军过河,根本施展不开。”
“再说咱们过河之后,后续大军立即便要跟进,与其让人推着向前,不若此时便前出冯翊……”
尉迟信眉头紧皱,本能就觉着尉迟偕所言过于冒险,冯翊地处要冲。
只冯翊郡就有颌阳,澄城,韩城等城池需要探查清楚,南边则有渭南,华阴等处也非小城,还有潼关守军在侧……
而西南则有万年,长安故城等地,皆可能驻有大兵,就算整个卫府去到冯翊城下都很凶险,何况是分兵而出了。
“不成……你打算带多少兵马过去?兵多,河滩无人把守,易为敌所趁,兵少,去到冯翊城下,也只望城兴叹,又有何用?”
尉迟偕终于吃完,将饭碗一扔,“大哥想的差了,河滩之上,易攻难守……若俺是李神符那厮,定要在此处纠缠一番,即便不能守子滩,也要迟滞大军渡河。”
“只要时间稍稍长上一些,各处援军陆续到来,进退两难的就是咱们了。”
尉迟信也非等闲,当即就反驳道:“李神符若敢如此,倒是省了咱们手脚……”
尉迟偕也知这个例子举的有些不当,讪笑摇手,“大哥说的是,咱们麾下士卒精强,上下一心,才不惧于此,若是和对方旗鼓相当,便……”
“好好好,不说这些,反正俺觉着卫府万多人马,驻守此处过于狭小,枯等对方来攻,实属下策,不若让俺领兵前出,一来惑敌耳目,让其不知我军虚实。”
“二来,唐军即便来援,也定先来攻我,可以予大军渡河争取时日,大哥放心,弟虽不才,领兵之能却还有些,以我麾下士卒之精锐敢战,敌来太少,便能战而胜之,来敌多些,固守个几日也是轻而易举。”
“再说了,便如大哥所言,稳守河滩,其功微薄,若不能另辟蹊径,怎能显出咱们兄弟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