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完结
惠通说:“人老了嘛,不唠叨两句不行,再说你又很不听话,你看,这么冷的天,起这么早,叔叔不想说都不行。”
“知道啦。”菩堤女乖乖进屋,让惠通给她把脉。
惠通边把脉边凭凭点头:“不错,有起色,照这样下去,侄女身体无忧。”
阿丑端药进来,菩堤女顺从地把药喝了。
看着菩堤女躺下,惠通和阿丑一起出屋。
惠通问阿丑:“怎样,有消息吗?”
阿丑摇摇头。
“走,我们一起出去看看。”惠通和阿丑走到庵门口,伸长脖子向远处看,希望能有意外的身影出现。
庵门外聚着好多人,他们每天都来等候高家人回来
正午时分,菩堤女吃过药小睡会后出来了,刚到庵门口就被段杰看到了:“表妹,你怎么出来了?”
菩堤女笑笑说:“我想出来看看,让大家别在这里等了,哥哥他们要是回来,自然会进庵的。”
菩堤女的声音虽小,但好多人都听到了,他们同声说:“我们会一直等下去,直到夫人他们都回来为止。”
菩堤女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
正在这时,远处有两个人搀扶着走来。因为有过好多次失望,大家也都原地不动,眼睛却一直跟着那两人移动。
近了,更近了——
“是八少爷!”阿丑眼精,认出高琼,惊喜地叫道。
“姐姐!”
“女儿!”
那两人正是匆匆赶回姚州,来卧佛庵和菩堤女相聚的段氏和高琼。
“阿妈!”菩堤女扑到段氏怀里,三人抱成一团,喜极而泣。
一旁的人也跟着落泪。
高家人颠沛流离多年,今天终于相见,真是上苍垂青了。
接二连三的,高琦、高瑛……等几兄弟,也似约着一般,先后到了卧佛庵,太阳将要落山时,高暄也匆匆赶到。
高家人全部团聚在一起,各说起失散后生活,都以为今生无望相聚,只到前不久梦到菩堤女,又听到那首专属于菩堤女的歌,才知她还活着,并且一直在苦苦寻找亲人,于是用最快速度赶来和亲人团聚。
菩堤女没有把她将不久于人世的事说与亲人听,只是静静听着亲人们诉说离别后的生活,说到苦时一起流泪,说到乐时一起笑。这样的场面她盼了多久呀,今天终于实现了,母亲不用再流落他乡,兄弟也不用在外漂泊,回来了,亲人都回来了,她的心愿了了。
直到半夜,说累了,哭累了的亲人才各自睡去。
菩堤女满足地嘘口气,环腿坐下,脑海中出现蓝天、白云,她微微笑着飞了起来,云端上,一手握佛尘的老者在向她招手。
后续
菩提女,是宋代大理国相国高泰祥之女。
相传,菩提女出生后三日,昼夜啼哭,家人用尽一切办法也哄不住。一个鹤发童颜的僧人,寻声而至。
娃娃一经僧人抱在怀里,并目不转睛地望着僧人。
僧人结跏趺坐,默默诵经,随赠菩提籽九粒,说:“这九粒菩提籽是娃娃将来要了的心愿”。所以,家人把菩提籽做成香囊让娃娃随身携带,并给娃娃取名“菩提女”。
元宪宗三年(公元1253年),忽必烈攻破大理城,相国高泰祥逃奔姚州府,集结高氏世袭演习官地所辖兵勇进行抵抗。
终因寡不敌众被俘,宁死不屈,最后被斩于五华楼。
高泰祥九子一女及夫人分散流落他乡。
菩提女出逃,历尽艰辛,最后至光禄卧佛庵剃度出家。把九粒菩提籽种到庵后的空地上,并向佛祖请愿,一粒籽代表一个兄弟,如果兄弟都还健在,菩堤籽能生根发芽。
结果,九粒菩提籽均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菩提女日日夜夜为兄弟们诵经祈祷,请求佛祖保佑。
菩提树结籽时,菩提女遵照佛祖在梦中的指引,每天给第九个到佛祖前跪拜的香客九粒菩提籽,并告之,只留一粒,其余的转赠他人。随着菩提籽源源不断地向四面八方传播,几年后,散居各地的九个兄弟都先后得到了菩提籽。
有一天,光禄卧佛庵举办规模宏大的佛事活动,散居各地的九兄弟不约而同都来了,母亲段氏也在儿子高琼的陪同来了。随后,兄弟们也先后来相认。
至此,十兄妹终于团聚。
菩提女了却了心愿,修成正果,当天晚上坐化成佛。
为了纪念菩提女,高长寿得授姚安路军民总管府总管后,改建卧佛庵,更名活佛寺,并造菩提像供奉,还把十兄妹团圆的这天即农历的二月八定为活佛寺庙会。
小说《菩提女》,花大篇幅描写战争、亡命、饥饿、疾病、复仇、死亡、艰难的环境、无望的抗争等令人沉重、压抑的画面。
小说再次把我们拉回到那个苦海茫茫,令人不寒而栗的时代。
这是云南历史的一部分,也是姚州生活的一部分。
小说中,物质性的苦难和精神性的苦难交织在一起,在这样的困境中,人性的光彩冲破层层阴霾,放射出温馨的光芒。
多愁善感、纯洁可爱的菩提女,从一个单纯少女变成一个复仇女神,再由一个复仇少女变成一个施善圣女,在复仇之途中以渐培侠心,以顽强的生命挣扎着一路向前。
这个无依无靠的女子,犹如一叶扁舟,在苦海上漂泊。地狱似的人生没有将其毁灭,而是以不同的方式磨炼着她的意志与灵魂。
在其艰难前行的过程中,一直有着梦想,有着眺望,有着前方,有着境界,有着生机,所以,小说总是在其人生的转捩点上,有意为其留下一抹照耀其心智的光亮,这抹光亮在远方的天空闪耀,带她走向慈悲之岸。
小说中的菩提女,不再是一个孤独的人,而是一种象征,是彼岸的象征。
菩提女历经磨难的生命,没有在动乱年代中枯萎,没有在仇恨之路上失去光泽,而是在她与自己的人生初衷渐行渐远的背影上熠熠生辉。
她身上这种超越时代的人性之光,穿过数百年的时空,照射到我们生活于其间的这片原野,使之成为令人放心、令人向往的收获之地。
菩提女一家初遭变故,历尽艰辛,最终得以团圆,虽然事情发生在十三世纪,但造成他们命运多难的各种因素并没有离我们远去,读这样一本看似传奇实则苦涩的书,使人振奋,更使人清醒,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必要的警觉。
《菩提女》体现了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切理解:人的成长,人类的成长,都离不开苦难,我们面对苦难时,如何不迷失方向,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人在芜原荒野里走得久了
才会让脚步在睡梦里停留
一个人在茫无尽头的路上走得久了
才会让跫音在记忆中停留
许多花静静地开放
许多花又默默地飘落
最后的真情独立枝头
缕缕清香一寸寸深入骨髓
令人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