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权交替
对于皇帝所说的这一番话,太子心中很是踌躇,但是他也不会去太过阻拦,因为他太知道自己的这个父皇了,他真的心思不在国事上,你硬拉也没用;
所以,太子听完之后,只是将其深藏在了心里,并没有去假惺惺的挽留,毕竟当他从灵渊的哪一处大峡谷中出来之后,和皇帝的关系真的就变成了父子传承的君王关系,而并非是子与父争的那种意义。
他没有任何的必要再去和皇帝争夺朝廷之威,更加没有任何的必要在万民面前和皇帝去争对天下的影响力。
“朕自今日起,便会和你母后隐居南宫,太子和太子妃便自此主理朝廷一切军政要务和内宫之事吧!”
皇帝看着极目的天边,心中一片的轻松,累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慢慢放下了。
“无甚事情,你不要去打扰朕和皇后!”感慨之余,皇帝拂袖而去,最后只是对太子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然后彻底离开了观月台。
“儿臣谨遵父皇谕旨!”太子恭恭敬敬的朝着皇帝的背影跪下,恭声道;
皇帝并没有直接退位太上皇,而是依旧坐在皇帝的宝座上,但却将一切的军政大权全部都交给了太子,让他署理一切的军国要务,自己自自此隐退南宫,不在过问朝廷之事。
父子二人分开之后,代表着皇帝最新决定的机构尚书台连发三道谕旨,迅速令朝野震动,文武百官纷纷惊讶万分。
因为这第一道圣旨,竟然是说皇帝身体有恙,命令太子全权监理国政,皇帝和皇后自此隐居较为僻静的南宫。
这一道圣旨的涵盖意思实在是太过广阔,让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皇帝这究竟是什么意思,甚至于,此时的朝上众文武都在纳闷,是不是太子把持了宫中的兵权,从而将自己的父皇逼到了南宫中隐退,然后自己篡夺朝政。
虽说自从太子再次复位之后,朝廷的一切军政要务依旧是由他独自署理,但是谁能总是想着在头上放一个手握大权的老爹时时刻刻的盯着自己呢。
所以,太子完全有着合理的动机囚禁皇帝,要知道,若是皇帝真的对外称病而隐退南宫,那么太子的地位将会达到一个空前绝后的高度,在朝臣的心中的地位也会瞬间飞速拔高,这无疑是对皇帝的权威的挑战。
不过,紧接着的第二道圣旨,便彻底打散了所有人对于太子的怀疑,因为内宫禁卫军依旧是昔日的庆亲王掌管,而京城中的禁卫军则是如今的天下兵马大元帅玄牧的亲信改名字憨魔为寒魔的元帅府大将军所掌管,因而,从这里来看,京城之中最为重要的两路兵马依旧是由皇帝亲信掌管,从这一点来看,基本上太子就算是想翻天也翻不了。
所以,他身上的嫌疑算是写清了,这第二道旨意中,还任命了一个最为奇怪的人入京,那就是曾任越国中枢院中枢使的戴辛的学生蔡文星,竟然被奇怪的调回了京城,在尚书台认知,排在尚书台的魏,陈二位老丞相之后。
这一个意思可就更加奇怪了,这无疑实在告诉天下人,皇帝隐退南宫,国事交给了太子手上,但是还是要帮他培植亲信,而这个蔡文星便是最好的种子选手。
这明显不符合事情的逻辑,俗话说的好,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皇帝这一边自己隐退深宫,但是却牢牢的把控着京城的兵权,一边又给太子培植心腹重臣,这可是奇怪的很了。
事情很奇怪,局势很紧张,大臣们很迷茫,在这种时候不知道该去舔谁才能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毕竟现在皇帝如此明显的分权行为,没几个人能够真正猜得透他的用意。
他将自己的权利已经下放到了太子的手中,但是又不放完,你说他病了吧,你又不能去南宫探望看个真假,所以,你不知道这位皇帝是不是真的要陨落了。
这个时候,你是该谄媚这边,还是押宝太子这里呢?
太子倒是春秋鼎盛,正值盛年,但是他的权利没有皇帝手中的大,关键的地方依旧都是皇帝的人,你现在去谄媚太子吧,将来要是皇帝出来了掌权了,他说是因为父子二人意见相佐,才弄出来的这些事情,你到时候站在太子的立场,不是直接就完蛋了。
一时之间,所有的人都很是迷茫,不明白皇帝的真正用意,更加不知道此时的局面自己该当何去何从。
于是,就在众人踌躇之时,第三道圣旨给了众人一丝丝指路的明灯,圣旨中提到,自即日起,免除天下耕地税三年,四境将士分批次卸甲归田,回归生产。
这一下,再看着三道圣旨,那意思就很是明显了,很有可能是皇帝准备改变朝廷的国政方向和战略,准备抚慰民心,扬我国威的战略方向变更到开荒屯田,大力发展各地民生生产。
于是,这一下子,一众文武百官们纷纷找到了自己接下来的方向,毕竟从这上面来看,皇帝和太子二人此时是站在一条线上的,前两道影响政斗立场的圣旨可能只是权利的交替和变更,而这一道圣旨则是指明了皇帝和太子二人此刻最为关注的地方,那就是子民的发展和生产,大吴现在经过了数十年的战争时期,田地荒芜,百废待兴,也是时候该关注民生生产了,但是,一旦卸甲归田,就意味着边境四方的潜在威胁或许会因为朝廷的关注点不同,而再一次蠢蠢欲动,所以皇帝直接自己隐退到幕后,给太子树立一个仁政爱民的明君仁君形象,让他来梳理大吴内部的子民生产协调和天下的政务,至于四方潜在的威胁,则自己来震慑。
相信只要大吴的天祥皇帝在位一天,就不会有人敢于进犯,只要他在位一天,所有人都会收起自己蠢蠢欲动的内心,只需要等到天下会盟之后,奠定了大吴的盟主地位,让所有蠢蠢欲动的人都能够见到大吴的真正实力,届时,天下才会彻底的安稳下来。
这一下,朝廷众臣的指路明灯一经发现,所有人便都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并且迅速找寻着自己位置上能够为如今国家战略方向能够做出的最好的建议和条陈。
于是,当皇帝彻底隐退南宫,将整个朝廷和大吴交给太子之后的太子初次上朝,就见识到了自己父亲为自己留下的这一班能臣干将是多么的厉害。
仅仅只是第一天,他们就商议出来数条可行性的发展条陈,并且还有理有据的,而且满朝的大臣们对待各地的民生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此时拿到朝堂上面商议,众人一辩一协调之下,很多本来不能用的建议也都纷纷有用了起来,真可谓是圣君之下无庸臣。
太子当朝就拍板了几条,并且当场擢升了几个他觉得头脑比较灵活的清流能臣,这一刻,有了这样的一般能臣干将,他瞬间感觉身上的胆子要轻得多了。
于是,事情就这样一条一条的修订了下去,一条一条的传导到了各州郡,村落之中,一级盯一级,一切的朝廷决策慢慢的都在落实,一切都往良性的方向发展着,此时的大吴,似乎就从一个即将迈入老年期的疲倦中年人瞬间变成了一个勃勃生机的青壮年汉子一般。
太子在前朝理政,皇帝和皇后二人则时时都在南宫之中,真正的是在过二人世界,三个女儿公主也都被他们打发了出去,至于万贵妃和柳贵妃和石贵妃,三人只有万妃有子嗣,故而,另外二人纷纷迁入了宫中的佛善堂成日礼佛,完善己身。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大吴的朝廷也一日一日的变得更好,前面的朝堂由太子独自署理,后宫的一切事物则由太子妃带着太子侧妃和太子嫔三人主理,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的,根本不用任何人操心。
这一天,天降大雨,皇帝坐在宫殿之中,百无聊赖的和贴身总管下着棋。
“总管近几年跟着朕,是不是少了很多的尊荣和孝敬啊?”皇帝一边下着棋,一边漫不经心的说道;
“皇上,奴婢只是皇家的奴才,有了天子近人的尊荣和手下人的孝敬,那是奴婢的福分,也是仰仗皇帝陛下的天威,如今没有了,也是皇帝的恩泽和福荫,更该感恩戴德,奴婢岂敢放在心上!”贴身总管微微躬身,连忙说道;
“哦,朕现在隐退南宫,你少了应有的孝敬,却是为何连这也算在朕的恩泽赏赐之上,这倒是让朕不解了!”皇帝放下了手中的棋子,很是好奇的问道;
“这究竟是为何,要对朕说实话!”
听了这话,总管公公立刻站起身来跪在了皇帝的脚边,随之神色无比恭敬的说道:“奴才伺候了皇上一辈子,岂敢对皇上说谎话。”
“皇上未曾隐退,宫中还有朝上的众位大人们,无不因为奴婢是天子的身边人而对奴婢毕恭毕敬,因此奴婢已经享受了数十年本不该是奴才的福分和尊荣,奴婢早就知足了,如今皇上隐居南宫,为了调养身体,奴才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好好伺候皇上和皇后娘娘,来偿还皇上如此的天高地厚之恩!”
说完,总管公公立刻重重叩首,以表自己的诚心。
“哈哈,想不到你一个奴才,竟然比朝上很多身居高位,起居八座的大臣们活的还要通透,行了,起来吧,该你落子了!”皇帝笑了笑,随之抬手道;
总管公公立刻站了起来,谄笑道:“奴婢不明白那些道理,但是奴才知道,奴婢是皇上的奴才,只要勤勤恳恳为皇上做事,如此便是奴才的福分!”
“哈哈,落子吧!”皇帝点点头,再次说道;
一个太监,却懂得一个最重要的道理,那就是知足,能够将一切的事情都看成是上天的眷顾和恩赐,因此,这样的人每一日都会抱着无尽的感恩和希望去拥抱新生活。
皇帝不禁十分感慨,也不近感叹一声,还真是待在什么样的人身边,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啊!
时间一晃,很快就入了秋,秋季,皇帝的圣寿在这个季节,季秋时节生人,在大吴这一块地方,每到晚秋时节,雨量会很大,而且很容易打雷。
皇帝出生在皇宫之中,但是却并非在这里长大,因而,每每到了他的诞辰之时,他就会莫名其妙的想去母亲的玉荷宫中去坐坐。
很多年了,玉荷宫无人居住,但是皇帝和皇后一直都会命人将这里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切都维持着当年的样子,甚至于当年母亲身边的小丫头小雯,此刻都白发苍苍,但是却依旧住在这里,打理着苏文玉当年喜爱的花草。
“皇上,今日是您的圣寿,太子爷和几位公主殿下都要去给您拜寿,您该去泰和殿了,您今天都在这待了两个时辰了,玉荷宫阴冷,您在这里呆的时间长了,对您的龙体不好!”小雯看着此刻一直看着此刻宫殿中饲养的花的皇帝,劝诫道;
今日,一大早,皇帝便和皇后来到了玉荷宫,小雯刚开始不觉得奇怪,因为每到皇帝圣寿的时候,他基本上都会来到这里,但是却没有像今年一样,一直在这里待上两个时辰之久。
“朕今日想在这里多呆一会儿,太子他们一会儿会自己过来的!”皇帝打量着面前的花草,时不时的还会伸手去修整一下,一边说道;
而皇后幽夜也一句话都不说,她知道皇帝的心意,更加知道为何皇帝唯独今年会想要在这里多呆一会儿,其实主要的原因是马上要各部洲会盟比试了,届时,将会决定天下各洲的地位,推举出各洲盟主的国家来,而她和皇帝离开皇宫的时间,也正式进入了倒计时。
又待了好一会儿,太子领着太子妃前来为皇帝拜寿,再过了一会儿,文武百官们也都纷纷前来,为皇帝拜寿,其实这时不大合宫中的规矩的,毕竟臣子是不允许进入后宫的,但是今日皇帝不在泰和殿,他们就只好来到玉荷宫,地位高的则进去拜见,地位低的就在门外磕个头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