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替周信长管教你

“年纪轻轻,二十出头,也敢对前辈高人留下的针灸技艺口出狂言?哼!”

刘子强一甩袖子,冷冷道。

林木哑然失笑,“你觉得我是口出狂言?”

刘子强冷笑道,“同样的话,我不喜欢说两遍!”

李兴林眼看着两人的态度越发对峙,不得不居中调和道,“老刘,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当初我在汉宫大酒店那里,膀胱差点涨裂,如果不是林木,我这条老命可能就交代在那里了!”

刘子强态度稍微缓和,却还是继续道,“他救了你一命,这是事实,我也不能反驳。”

“但我依然觉得,一个年轻人如此地不看重前辈的经验总结,纵使他有万般天赋又如何?终究还是落了下乘!”

说完,刘子强又忍不住说出了自己心里一直以来的想法,“再说了,他当初救你,也很有可能只是歪打正着而已!”

李兴林急了,“这怎么可能是歪打正着呢!那天我还和林先生畅谈了一番,他是有真才实学的啊!”

“是不是有真才实学,一试便知!”刘子强摆摆手,“老李,你也不要因为救命之恩,就老眼昏花了,对于这些狂傲的年轻人,该敲打就得敲打,不能手软!”

接着,他又继续对李兴林道,“你我虽然都是西医,但对中医方面也有些涉猎,我们便出题考考他!”

梅学山在一边一直旁听,此刻忍不住道,“刘教授,若论起真才实学,你可能还真不是林先生的对手。”

刘子强一听,两条喧子都气的翘了起来,“让你说话了吗,好好在旁边站着!”

“我就不出题了,我相信小林同志。”李兴林摇摇头,笑呵呵道。

他对林木那是一百个信任,对于自己这位老友的怀疑,则没有半点办法。

既然如此,也只能让林木展露一点真才实学,才能彻底让刘子强认服。

“哼,那我就出三个问题,你若能答上来,便算你有点造诣。”刘子强冷哼一声,搜刮了一下大脑中的记忆,片刻时间便想出了三个题目。

林木只是笑着,“那老刘你就出题吧。”

听到这个狂傲的年轻人居然也叫自己老刘,刘子强就气不打一处来。

“一,针灸发源时间。”

“二,张仲景针灸理论的特点。”

“三,张仲景所着《伤寒杂病论》的精髓。”

“这三个问题,我给你一个小时时间,但只需回忆,不得看手机、不得查阅书籍、不得询问他人!现在开始!”刘子强将三个题目一一道来,脸色冷傲。

梅学山在一旁听着,不由得对刘子强升起了一丝钦佩,这位刘教授不愧是京城来的老教授老学者,问题一针见血,却又难度适宜。

在他看来,刘子强这三个问题,难度适中。

没有半分了解的门外汉,根本不知道答案。

稍有了解却又未曾深入的人,最多只能答出第一个问题。

而梅学山自己,记忆也有些缺失,在不查阅任何资料的情况下,只能答出两题半。

这个看似最简单的第一题,针灸的起源时间,反而是最难的。

“你这三个问题都太简单了,但设置的颇为巧妙,我就由简入难吧。”林木听完,脑海里便有了答案,此刻平静道。

龙门,屹立华国大地上,最大最强历史最悠久的隐世宗门。

古往今来,无数次战争、天灾、人祸,无数典籍毁于一旦,光是秦末项羽那一把火就烧掉了无数的典籍经书。

但,那时龙门的前身黑冰台却将其保留下来了一部分。

而后每次朝代变迁,龙门都会或是购买、或是硬抢、或是利诱,将众多书籍带入龙门。

两千多年来,龙门俨然已经成为了华国大地上最大最全的古籍馆藏之地。

哪怕是绝世孤本,其他地方都找不到,龙门却说不定可以找到。

故而,林木练功空闲之时,便喜欢到龙门的藏经洞看书,再加上他天赋异禀,过目不忘,许多有趣的东西也就记下来了。

《伤寒杂病论》传承至今,已经遗失数卷,后人甚至将其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

但龙门却有《伤寒杂病论》的完本!

不仅如此,林木还曾阅读过孙思邈的《千金方》,华佗的《青囊经》,董奉的《杏林经》,扁鹊的《难经》,所以,对他人来说无法说清的针灸起源,他却木如明镜。

“先来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张仲景的针灸理论有四个特点,其一:重视预防,截断病情,其二:三阳宜针,三阴宜灸,其三:针药并用,提高疗效,其四:重视灸禁,谨防误治。”

“你的第三个问题,《伤寒杂病论》的精髓,在于调整阴阳,扶正祛邪。这本书的贡献,在于创造性地将外感热性病的所有症状,归纳为六个症候群和八个辩证纲领。”

“而这六个症候群和八个辩证纲领分别对应了六经和八纲,六经分别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八纲分别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回答完二三题,林木顿了顿,接着道,“而你的第一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最难。”

“针灸的起源,医学界至今没有统一的答案,传说针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伏羲尝百药而制九针,所以有些人推断针灸起源于石器时代。”

“但这种无信史时代毫无记载,作为严谨的研究者,自然不能将其作为起源时间。”

“而所有的针灸、经脉理论集大成者,则是成型于西汉的《黄帝内经》,而《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经》更是对针灸的第一次系统性的总结,此书托名黄老,但实际上却非一人之手,故而无作者。”

“由此,我便说,针灸真正形成理论的时间,便是西汉,而它的标志,便是《黄帝内经》的出现。”

“老刘,你觉得我这回答怎么样?”林木说完,意犹未尽地咂咂嘴,笑道。

整个实验室里,此刻静的仿佛能听见呼吸和心跳声。

半晌,刘子强才冷哼一声,“也不赖嘛,总归是知道点东西的,但这并不能证明你有真才实学。”

梅学山和李兴林都苦笑了一声,这老刘,未免也太苛刻了点。

这时,旁边的实验室里忽然发生了骚动。

“怎么回事?”李兴林愣了一下。

梅学山询问了一番,立刻道,“有个孩子突然昏过去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