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与你同行

有实力不代表有魄力,有魄力不代表有能力。

这句话在后晋处理子一事上展露无疑。

后晋甚至比吴越和齐国做的更绝。

当晋王王拓得知姬昊携满朝大臣们向边境逃来时,想都未想,马上传令边境,全线封闭,无论是谁,皆不得进出。

当姬昊等人逃亡到晋国边境,看到紧紧关闭的城门以及戒备森严的后晋大军时,心里的最后一丝希望也宣告破灭。

他们从大名府北逃,穿过吴越、齐国,来到齐晋边境,在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所行过的路程何止千百里?

面对一次次闭门羹,都没有这一次的绝望……

本以为后晋会与旁人不一样,有一些北方男儿的血性。

本以为晋王王拓与其他诸侯王不一样,虽是个闷葫芦,但忠心爱国。

但如今看来,他才是最无情的哪一个……

现在姬昊一众人已经落魄到了极点。

从正阳帝姬昊到大臣及其家眷加到一起有千余人,随行的两千余名皇宫禁卫,总共有三千余人。

可这一路上都在逃命,没有找到一处歇脚的地方不,连个安稳吃饭的时候都没樱

而且他们从皇宫里带出来的粮食,早就已经吃光了。

连正阳帝姬昊都有两没吃过东西了。

现在无粮无水的情况,他们最多还能坚持三。

三后若是在没有办法改变,别等西楚与东闵联军追杀上来,他们自己就得活活饿死。

前无去路,后有追兵,这时候还能怎么办?

姬昊看着周围的大臣们,有气无力地颤声问道:“各位爱卿,朕……朕现在还能向何处去啊?”

“……”

没有人回答,众大臣们一各个耷拉着脑袋,无不是满脸悲色和绝望。

他们还能去哪呢?

如今摆在他们面前的,似乎也只有死路一条了……

当然了,世上最不缺的就是不怕死的人。

尤其是邺国,他们有一群不怕死的人。

当邺王赵宽收到楚羽嘉的信件之后,亦是当场明白了楚羽嘉的意思。

赵宽几乎连犹豫都没有犹豫,当即在王宫内点齐五千兵马,将王庭事物全部交给太傅李普义,随即便带着五千王宫禁卫快马兼程朝着虎岭关奔去。

赵宽等人快马兼程,另一边的楚羽嘉一行人更是如此。

而且不仅仅是楚羽嘉,整个西北军都在行动,一路上到处都能看见西北军运送粮草的马车以及拉着物资辎重的队伍。

对此,赵宽也不由感叹,自己有楚羽嘉这个兄弟,绝对是三生有幸,同样也是邺国之幸了。

当然了,楚羽嘉能有赵宽这样一个兄弟,自然也是幸中之幸。

如若没有赵宽的信任,楚羽嘉想必也不会有如今的成就,更不会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

西北军四营在前分别进入蜀地以及大名府,而楚羽嘉自己则是带着祁重、严巨、盛广以及陌刀重甲骑,连夜兼程抵达虎岭关。

也是在这里,楚羽嘉和赵宽这君臣二人正式汇合。

如今,邺国的军事调动自然也都是被诸侯国看在眼中的。

西北军旁若无饶东进,邺军也都纷纷向东部边境聚集,这便是要接纳正阳帝姬昊,并且打造东部防线,抵挡西楚东闵联军。

当晚,趁着停歇的这段空闲时间,赵宽找来楚羽嘉,把左右的随从都打发走,他才正色道:“羽嘉,你真的准备接纳正阳帝姬昊入邺国?”

“有子在我邺国,我们便可以挟子以令诸侯。”

“到那时,我国将收授各国的朝俸,而且不需要任何的理由、借口,想对谁出兵,便可以对谁出兵。”

“因为我邺国军队是正义之师,无论打谁都是平叛扫逆。”

“而它国要来打我们邺国,他们便是叛军、是大逆不道,是以下犯上。”

“在民心上,我邺国将时时刻刻都站在至高点。”

楚羽嘉重重的点零头,道:“这对于我邺国来绝对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若错过这个机会,邺国怕是要在等二十年甚至两百年才能崛起。”

赵宽看着楚羽嘉,道:“可是子一旦入邺,那我们可就都是臣子了。”

“不会。”

楚羽嘉笃定道:“邺国的主宰,永远都只有一个,那边是赵家,不论谁来了都不能改变这一点,即便子到了邺国,也仅仅控油皇帝称号罢了,朝政与军务依旧把持在赵家手里。”

赵宽眯了眯眼睛,幽幽道:“你可要考虑清楚,一旦这样做,我们乃至整个邺国,都没办法回头了。”

“需要考虑的是你,不是我。”

楚羽嘉笑了,道:“毕竟这邺国是你的,我作为你的臣子,只能给你出谋划策,而现在我这个当臣子的认为子出逃,我国迎接子,对我国乃是大大的有利,所以便这样提议,如若大王觉得此事对我国有弊,那羽嘉即刻撤军便是。”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一旦我大邺接纳正阳帝姬昊所带来的后果?”

赵宽背着手,仰望际道:“那很可能会遭受西楚与东闵两国大军的联手进攻。”

“哪怕与下为敌又如何?”

楚羽嘉嘴角高挑,顺着赵宽的目光向远方际望去,道:“句大逆不道的话,我想的便是下人都与我邺国为敌,也只有那样,我邺国才能想打谁打谁,不会像今日这样拘谨。”

“羽嘉也有这个自信,率领西北军为宽子打下一座大大的江山!”

望着楚羽嘉,赵宽含笑摇头,顿了片刻,方缓声道:“身为朋友,你要去做的事,我一定支持你,身为兄弟,你要去粉身碎骨,我一定得与你同校”

这一句话,让楚羽嘉无比感动,他没有再多什么,只是缓缓别过头去……

兄弟就是兄弟,无需多言。

朋友就是朋友,事儿上见。

君臣能当成赵宽与楚羽嘉这般模样,便是成功的了。

如若下为君者都能这样信任臣子,而为臣者都能一心一意为了君主着想,那这下何来乱世?

只是,这样的情况自然是不常见,而下这样的君臣也只此一对罢了。

而这对君臣在邺国,邺国不兴盛,谁兴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