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修女克洛涅

因为所有的候补饲育监生出来的孩子都需要送去下属的养殖区,而且,刚出生就要送去做各种检查,基本上不会出现候补饲育监能见到自己孩子的第二面这种情况发生。

所以,这些候补饲育监无法享受到培养自己亲生孩子的那种感受,但这也正是人肉农场想要的,他们想让饲育监把每一个送到养殖区的孩子都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来悉心培养,直到出货被做成人肉罐头的那一。

因此,从这一点上来,基本上能做到饲育监位置的,心理状况肯定没有一个是正常的,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缺陷,只不过饲育监伊莎贝拉的缺陷比较隐蔽,但只是临时助手的修女克洛涅则是在心性这方面比较不过关,她有一个相当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她的孩子。

或者,失去过的‘孩子们’,毕竟修女克洛涅今年已经二十六岁了,而且依然还只是保持着候补饲育监的身份,所以,已经生过不少孩子了。

但是,每一个孩子她都没有见到第二面的权利,因此,久而久之,就导致克洛涅的心理以及精神方面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但是,除了这些之外,克洛涅在其他方面还是比较优秀的,这也正是祖母会派她来的原因。

至于这个精神疾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呢?

简单来,就是修女克洛涅给自己缝了一个黑人孩的娃娃,然后,每晚上都会对其话,将其当成了自己曾经失去的孩子们,或者,把自己曾经失去的孩子寄托在了上面。

经常与其汇报自己今都干了一些什么事,好事坏事都,不论是鸡毛蒜皮的事还是一些比较重要的事,克洛涅都会跟这个黑人孩的娃娃倾诉一下。

嗯,这种情况真的还蛮变态的,尤其是当这个黑人孩布娃娃比较丑比较精污的时候,张延杭当时在看漫画的时候,总是怀疑那个黑人孩布娃娃会不会突然动起来或者开口话什么的,反正,就是很有那种恐怖片的气质,丑的相当有特点,不是一般正常人所能接受的丑。

所以,这也正是张延杭修女克洛涅和尤格比较像的原因,尤格是在和自己死去的同伴对话,而修女克洛涅则是在和自己不知死活就算相见也无法辨认的孩子对话,相比起尤格的无实物表演,还是修女克洛涅与黑人孩布娃娃的对话看起来更惊悚与恐怖。

而修女克洛涅作为饲育监伊莎贝拉所申请的助手,她在第一就知道了在这个荣光领域高级人肉农场养殖区第三分区里有食用儿童想要出逃的情况发生,是饲育监伊莎贝拉主动告诉修女克洛涅的。

虽然饲育监伊莎贝拉并没有具体的指出这些想要出逃的食用儿童是谁,但是修女克洛涅还是靠着自己的观察发现了究竟是哪几个食用儿童想要逃出人肉农场。

但是,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勇气,竟然让克洛涅有了想要凭借这件事来扳倒饲育监伊莎贝拉,自己坐上饲育监宝座的想法。

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个想法,修女克洛涅直接跟艾玛、诺曼以及雷摊牌了,自己知道他们想要出逃并可以给他们提供一定的帮助,当然,以艾玛、诺曼、雷三饶谨慎,是不可能完全相信修女克洛涅的,所以,他们与修女克洛涅之间又相互进行了一番试探。

修女克洛涅毕竟从前也是十一二岁的时候才被选为候补饲育监的,底子并不差,或许以前的时候不如艾玛、诺曼以及雷聪明,但现在,有了岁月的积累,她能够通过各种孤儿院里根本不教的东西来完成成年人对孩子的降维打击。

但是,修女克洛涅才刚刚跟艾玛、诺曼以及雷他们交流了一点信息,并想以此来扳倒饲育监伊莎贝拉的时候,饲育监伊莎贝拉就主动将这件事汇报给了祖母。

当晚上,饲育监伊莎贝拉向修女克洛涅传达了一个消息,她告诉修女克洛涅,某个养殖分区的饲育监年事已高不再适合继续养殖食用儿童,所以,现在出现了一个空缺,她已经向祖母推荐了克洛涅,让克洛涅去担任那个养殖分区的饲育监。

克洛涅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兴奋的一晚上没睡觉,把自己刚带来没多久的皮箱子翻来覆去的整理了一遍又一遍,同时,还一直都在跟自己的黑人孩布娃娃话。

但是,她其实也能隐约感觉到那么一丝不对劲,为什么她还什么功绩都没做出来,却直接就从候补饲育监升任到了饲育监的位置,这似乎有点不合理,但这毕竟是她的上级饲育监伊莎贝拉所传达的消息,就算她觉得可疑,却也无法违抗,再了,万一是真的呢?

修女克洛涅心里还抱着一丝的侥幸心理,认为这世界上真的存在上掉馅饼的好事。

然而事实是,修女克洛涅在第二主动前往了养殖分区与本部的连接处,也就是她来时所经过的地方,一个大铁门,她在那里确实见到了祖母,但是,祖母却无视了她,还不等她发问,就从旁边走出了一个食人鬼。

至于之后嘛,事情就很简单了,修女克洛涅虽然身强力壮,但毕竟没有武器,所以,是肯定打不过身高两三米的食人鬼的,因此,修女克洛涅一个照面就被食人鬼给秒杀了,并被当场扒光衣服做成了人肉罐头。

顺便一提,之后这个人肉罐头被祖母送往了食人鬼王城,并送入了食人鬼王宫,但食人鬼女王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吃掉这个人肉罐头,而是与其余的几个罐头一起堆在了床边,准备等着想吃的时候再去吃。

没错,张延杭之前在食人鬼女王寝室里见到的人肉罐头里其中一个就是修女克洛涅。

但可惜的是,寝室大床边上所储存的这批人肉罐头食人鬼女王已经永远都没有机会食用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