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加紧训练
改造火铳和**的配比技术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而在这个时候,李宏也发现了其他的潜在问题,比如这个军队的军需问题。
在经过这一系列改造之后,火铳军实力很明显要比他刚刚调任过来的时候强出许多,可是如此一来,装备每一个士兵的成本也要高出许多。
正常情况下,一个步兵的整体装备只需要十两银子左右,而火铳军上了战场,每轮齐射每人就需要半两银子,也就是在一轮齐射的情况下这近千名火铳军就要耗费五百两银子。
也就是装备五十名名步兵的军需,在这种昂贵的条件下,这个军队注定不会被扩大规模,即便在战场上能够发挥出以一当十的实力,在大规模战争中也不会被采用。
而且每一名火铳军培养都需要很长的时间,首先需要他们熟悉火铳的操作,其次也需要他们拥有极好的体能,到了战场上,他们发挥的作用会远远高出普通步兵,可是在日常训练中,他们所吃的苦也比普通士兵要高出许多。
为了对他们进行训练,在改进新式火铳的三个月时间里,李宏每早晨都会号令各营的百夫长率领他们的士兵进行负重长跑。
不过这样的效果也是极为显着的,李宏现在敢拍胸脯保证火铳军的每一名士兵上了战场之后,每都能负重奔袭近百里。
这可是一个非常惊饶数字,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每一个城池的跨度都不过千里,十日之内能够跨越两个城池之间的距离,进行长途奔袭对于一只步军来已经是极好的数字。
而且人数少相对来比较好管理,最起码这一千来人现在对于李宏可是分外崇敬。
李宏在来到火铳军以后,整个军营的战斗素养有了质一般的飞跃,他们也有原本的三十步攻击距离延长到了现在的三十丈。
攻击距离越远代表着他们越安全,毕竟火铳军平日里的训练主要还是以火铳为主,做不到像其他步兵一样,每以刀剑训练为主。
随着火铳改造完毕,李宏开始大规模制造新式**,并且对自己的部下进行了严格要求,在日常训练情况下,需要每人有五斤左右足够自己调配的**。
一旦到了大战前夕,整个军营必须转换到加工状态,在战斗开始的时候,需要每人能够配备十五斤以上**,足以维持三十轮左右的齐射。
而李宏相信,在这个时代没有任何军队能够抵御尊铳军三十轮骑射,哪怕是边关匈奴十分依赖的步兵。
与此同时,李宏开始逐步改进火铳军所使用的近战武器,把他们原本的制式唐刀换成了统一的长兵器,要求在保证劈,砍的同时也能够砸击。
并且专门命令曹猛,郭守义,余瀚文和董承畴四人专门为火铳军订制了一套适用于这种长兵器的战斗方法。
这种长兵器类似于战国时期的长戈,不过把长戈顶赌矛头置换成了一把重约六七斤的铜锤,然后保持了前赌刀龋
如此一来上可以砸击步兵的头颅,下也可以断马腿砍人头,对付骑兵非常有效。
而且根据李宏的指导,他们专门训练了一种对敌方略,那就是开战的时候火铳军一字排开,五百火铳军持长戈,五百火铳军持火铳,然后火铳军站在前方,长戈军站在后方。
火铳军一轮齐射立马退后补充弹药,由长戈军对敌,随后火铳军再度进行发射,长戈军退后补充弹药,一来由长戈军压住阵脚,以防对方趁势反扑,二来由火铳军压制住敌方进势,让他们无法进行有效反扑。
火铳的改进和军队的进步让李宏看出了希望,也让自己看到了借助火铳军安身立命,进一步提升自己在朝中地位的机会。
与此同时,他也更期待马克回来,马克转眼已经离开近四个月的时间,想必再过最多三个月,就会从西域返回。
到时候自己还要委托他为自己购置良马,武装火铳军。
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与他合作的三家酒肆都已经引入了他的酿酒装置,现在能够做到产酒五百瓮,也达到了李宏之前的预期,已经彻底打压了长安城的酒价。
原本酒价六两银子每瓮,现在已经降低了一半的价格,到了三两银子每瓮。
可是即便如此,每的收入也有一千五百两,而李宏每会在这笔收入中抽出三成作为自己的收益,也就是四百五十两。
在去掉成本,李宏每最起码能够收入四百两银子,所以在这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李宏就已经置办下了很大一笔家业,目前自己手中所留下的银子,最起码要在三四万两。
即便是委托马克给自己带回来千匹良马,这笔钱也用不尽。
况且银子只是死物,李宏要的是自己仕途上的高升。
随着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多,这只火铳军对于李宏的崇敬之意也越来越深,在他们看来这位将军简直就是无所不能,虽然官职不高,可是在他来到以后,这支军队的确是有了很大的发展。
火铳军以前只是长安城中一个不起眼的军营,因为他们战斗力薄弱,而且手段单一,所以并不被其他的军队所重视。
之所以能够存留到现在,就因为火铳军是李治手中唯一掌握的一支军队。
倘若这支军队也被解散,李治就当真成了光杆司令,要被其他的家族给架空了。
可就是这么一直,本来任何人都不看好的军队,现在竟然成了这长安城中战斗力首屈一指的军队。
虽然一切都在悄然进行,其他人并不知道,可是能有这样的进步,如何能让他们不欢喜呢?
而在这个里最为欢喜的恐怕就是统帅火铳军的李宏了,在改进**和火铳之后,火铳军每一次训练,李宏都会在暗中关注。
眼看着这支军队磕磕绊绊,从原本的生疏到现在能够熟练掌握改进后的火铳,李宏也在为他们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