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小玉从画展回家之后收到了老板发给他的邮件,说公司新收了一个作家,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写实的人物。

比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七大姑八大姨之类的,应该是最近市场的总裁小说太饱满,这种的突然打开了另一条路。

小玉点开这位作者写的一本书的某一个章节,里面全部都是用的第一人称,让读者产生代入感。

“我跟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外公的头发是花白的,长着一对小眼睛,脸上还有几道皱纹。而外婆的头发经过染烫,黑得发亮,还有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

外公总是很节省,外婆每天都会做许多好吃的。

有一次,快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外公对我说:“饿了吧,去冰箱里拿块面包吧。”我听了,心里想:真不想吃那块面包了,都已经放了那么多天了。在一旁的外婆听见了,说:“面包就不吃了,我去买一些牛肉吧。”吃着牛肉的时候我还在想:外公真是斤斤计较,总是那么节省。

一天晚上,我和外婆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看着看着,外公突然把灯关掉了。外婆问:“你关灯干什么?”外公答道:“有电视的光,就不用开灯了,我们可以省电!”外婆大声说道:“又不差那一点儿电,把灯打开!”外公只好把灯打开了。我心里想:外公真小气,不点灯看电视对眼睛多不好啊!我甚至有些埋怨外公。

但是过了几天,外婆做的饭不合胃口,所以我没有好好吃饭,这让外婆不高兴了,没有给我零花钱。外公送我上学时,从口袋里拿了五元钱给我,对我说:“以后别惹外婆生气了。”我心里想:外公虽然很节省,但也很爱我。接过钱,心里像燃烧着一把火焰,很温暖。

“哎呀,今天打牌又输了两块钱。”外婆边脱着鞋子边苦恼地说。“没事,只要心情舒畅,输赢都不是问习题。”外公放下了正在检查的数学作业,笑着说。

外公年轻的时候是县里的特级教师,听他说,以前如皋师范很难考进去,只有五个名额,可第一名竟然是他!这让我吃惊了好久。外公用大半辈子来研究数学,养成了格外严谨的习惯,可是外婆却是半个文盲,可她是当年的宣传队的领舞,所以现在还跳得一身好舞。

每次把作业交给外公,他都会认真地检查,有些难习题则要思考好久。检查好后,就和我一起讨论错习题。假如是难习题错了的话,他会乐呵呵地讲解给我听,;假如是简单的习题目错了的话,他就会有些生气。比如有一次,我见外公拿着我作业走过来,便知道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不出我所料,外公问我:“毛毛啊,6加9等于多少啊?”这么简单!我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15。”“那你为什么会写的是14呢?”外公脸色微微有些变化,“毛毛啊,做事要严谨啊!”见他庄重的模样,我低头不语。外公便给我讲起了如何才能高效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正当这个时候,外婆总会在厨房里大喊:“童童,毛毛,吃饭啦!”对于外婆来说,安康对于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是这样就打断了外公的“长篇汇报”,对此外公对外婆的这种做法很不满意。

外婆在家总是要不停地思考着同一个问习题:“今天要做什么菜?”每天她都要考虑菜的质量,调味品的用量等等。每天一家老小坐在不太宽敞的客厅里饥不择食,外婆却站在一旁站着,等我们吃得差不多了才上桌吃。在吃的过程中,她总是谈论着日常琐事:邻居送来了一袋花生,今天又和那个戴着眼镜的老太太打的牌,院子里的花开了……有时她和外公谈论着麻将的打法,虽然我听不懂,可看着他们说的头头是道,自己也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当我们有意无意地说菜好吃的时候,外婆那其实不十清楚亮的眼睛里会显现出幸福的光辉。

外公外婆就这样幸福地生活着,从来没听不见他们有什么争吵——除了为麻将的打法而意见不同。他们在阳台上养着一株小树和一堆死不了的楔,处处都充满着和谐与生机。

外婆外公平平静静地一同走过,他们的心如同这蓝天,清风,白云般,淡定而沉着,所有的苦和乐都在霎时来去,只留下对往事的回忆,因为这,外公和外婆的生活,才变得意味深长,滴滴留香。

我的外公外婆,虽然性格不同,但都很爱我!

已经快一年没见到外公外婆了,不知他们是否安好。不知他俩是否依然每天凌晨三点就下田;不知他俩是否依然在开饭前要饮一杯小酒;不知他俩是否依然每天都在为孙子们做饭,等待孙子放学归来……

外公外婆住在一个小坡上的一座偏僻的房子。那是用土盖成的,很简陋。我不清楚那房子已经多旧了,听妈妈说,那是在哥哥出生以前便有的。屋前是一大块凹下去的菜地,那可是外公外婆的心血,他们就靠种菜卖菜为生。爸妈好几次要接他们来汕头,可他们就是不肯。他们说:“我们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哪能适应城市生活呀。何况,这房子住了十几年了,都有了感情,哪舍得……”是呀,这简陋的房子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多么温馨!

叫外公外婆怎么舍得离开呢?

由于外婆家离学校比较近,表哥表弟总爱凑到外婆那去吃午饭,每次都是一大群孩子在那儿玩耍外公外婆从来不会感到孤独,且很开心呢。放假、过节就更热闹了。几十个大人,几十个孝围着两张桌子吃饭,说笑,多么有趣,多么高兴!

每当晚上八、九点时--在那儿已是夜深人静了。外公总会搬出一张小桌子和几张小凳子,摆在门外。不久,劳动了一天的老朋友们便拎着手电筒来光顾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