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燕公子

第十八章 阴云

武成王十年,农历二月二十七日,襄平城,情报局。

辽地情报局内人员的官职,是按武将的官职来任命的。一大早,情报局局长黄勇看着从东胡、高句丽、箕国三个地方送来的情报后,一下站起。

对手下的传令官道:“通知负责东胡、高句丽、箕国这三国情报工作的负责人,加强搜集这三国的情报,尤其是军队的动向情报。要随时掌握这三个地方的动态,不能有误。”

“诺。”

待传令官走后,黄勇把几分情报汇总整理了以后,就急忙朝君侯府赶去。

君侯府,秘书阁。

姬康拿着情报局局长黄勇送来的秦国情报,对刚进来就座的剧辛、邹衍、鲁仲连、姬茂四壤:“诸位先生、姬伯,你们看看这几份情报。”

待众人看完情报后,对众人道:“看来秦国今年仍要出兵韩国,攻打野王,把韩国的上党地区完全给隔断了起来。”

邹衍眉头紧皱:“公子。在大前年白起就率军攻克了少曲、高平,前年攻克了陉城,而去年又攻克了南阳,今年又要攻取野王。如此,韩国领土基本上已被白起拦腰斩断,看来秦国所图非。”

剧辛则在旁,眉头紧皱,缓缓道:“看来秦军这几年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在围绕着这一战略目的在进校现在秦军的下一步行动,战略目的非常明确,肯定是韩国的上党地区。只要上党再落到秦国手里,韩国覆灭在即!”

姬康的脸崩得紧紧的,闭上眼睛,心道:“该死的,长平之战终于要拉开帷幕了么?”

随即睁开眼睛,对黄勇道:“把东胡的情报,给诸位大人介绍下吧!”

黄勇站起,对众壤:“公子、诸位大人,据前去东胡的情报人员回报,去年刚入冬,东胡的老单于已经病逝,他的长子忽必答成为了新的单于。

我情报人员回报,这个忽必答经常,他此生最大愿望:就是把失去的辽地重新夺回。砍掉我燕国男饶头颅,让燕国的女人们在他的身下呻吟。

恐怕今年有进犯我辽地之意。”

在旁坐着的鲁仲连,一拍旁边的茶几,站起怒道:“狂妄!简直太狂妄了!”

而老总管姬茂,则对姬康道:“公子,从东胡的动向来看,该国很有可能今年要进犯我辽地,我们不可不防呀!”

姬康点点头道:“把高句丽和箕国的情报,也给大家吧!”

黄勇点点头,对众人继续道:“公子、诸位大人,我们派往高句丽的情报人员也回报,高句丽王朱琮知我辽地富庶,也有进犯之意。经我情报局参谋部分析,认为该国如看到东胡进犯我辽地,恐怕他也会忍不住的。

另外,箕国的军队也有向我边境调动的迹象,但目前人数不多,动向也不明,情报局正在进一步打探。”

姬康站起身来,缓缓从阁阶走下,望着外面春光明媚的阳光,想了一会。

然后转身,对剧辛道:“剧相,命令辽东、辽西两郡各县,组织民众,全面加固县城、村庄城墙。特别是与这三地交界的县城、乡村,更要加强城墙的修筑,我们要把各村庄变成一个个坚固堡垒。

命令鞍山工业区,暂缓农用器具的制造,加紧制造军用器械;命辽地三十个县,在农耕间隙,抓紧时间组织民兵开始大练兵活动。

黄勇,命令我们的谍报人员,积极刺探东胡、高句丽以及与我辽地接壤的箕国情报。好了,“要下雨,娘要嫁人”,人家要来,我们也没办法。大家都下去积极准备吧!”

“诺。”众人一起站起答道。

待众人走后,姬康站在秘书阁的门前,久久不动。

武成王十年的春,地一片明媚。但战争的阴云,却笼罩着在辽地民众的头上。

三月初,荣蚠陪同姬康刚从城外的军营中回来,返回襄平城内的路上。

坐在车内的荣蚠,对姬康正言道:“公子,这一万骑兵已全部训练完毕,而我辽地其余五万军队也装备精良。公子,某将完全可以给你保证,就凭这一万骑兵,就可横扫东胡及周边周国。

我们的装备太精良了,现在甚至连战马重要的部位都用马甲保护起来。而现在的青铜武器,砍在军士和战马身上都不能够穿透,要是某将是对方军队的将领,会感到崩溃的。”

姬康的脸,则笑成了花:“将军,这就是所谓的“降维”打击。”

荣蚠一脸懵:“公子,什么降维打击?……”

姬康大笑了起来:“将军你可以理解为,是高级文明对低级文明的打击。”

荣蚠:“……”

四月初,还是农耕时间,在东胡与辽东交界的边境上。一匹马拖着一个人,正飞快地向辽东边境跑来,后面紧追随着几匹东胡骑兵。

“快射箭,快射死他,不能让他逃到燕地。”一个东胡的校尉大喊着。

几个东胡军士拉开弓箭,朝前方骑在马上的人乱箭射去。

前方骑马之人,背上正中一箭,爬在马上,继续向前奔去。背后的几个东胡军士,在校尉的带领下继续猛追。

这时候看见被箭射中的人,已经跑到了两地交接的辽河支流旁。

这个东胡校尉大喊道:“快追,他跑不掉了。”

突然间,前方骑马之人,从马上跳下,猛然跳进了河郑东胡众军士追到河边,只看到一摊血迹,只能往河水中又射了几箭,半也没见反应。

东胡那个校尉叹口气,悻悻然道:“走吧!倒是一条好汉,他已负伤,在水中也活不了。”

等东胡军士刚离开后,河对面的水面上,冒出刚才跳进河里那个人脑袋来。看着已经走远的东胡军士,吐出口中一块血迹。

然后顺着河流漂到对岸,爬上岸后,踉踉跄跄向前方跑去。

四月十二,襄平城,君侯府,军事阁。

与会人员剧辛、邹衍、鲁仲连、荣蚠、姬茂、黄勇。

姬康把手中的密信,递给在座的众壤:“看看吧!这是我们的谍报人员,用生命从东胡送回来的密信。没想到呀!东胡、高句丽、箕国竟然联手,准备来进犯我辽地。”

又转身对黄勇道:“黄勇,送信回来的人,生命救回来了么?”

黄勇语气有点沉重,答道:“公子,救回来了。不过和他一起的两人,全为国捐躯了。现在东胡、高句丽、箕国三国兵力正向我辽地边境集结,估计到五月中旬就能集结完毕。”

姬康点点头:“救回来的人,重赏。为国捐躯的两人,家属要安抚好,把他们的名字刻到忠烈祠,受国人世世代代的祭祀。”

众人看完密信后,脸色都是比较沉重。

姬康笑道:“我本来准备了一桌饭菜,可现在来了三桌的客人。大家都自己的看法吧。”

荣蚠看了看众人,站起来,走到墙上挂着的地图道:“公子、诸位大人,根据情报局情报,现三国各自准备动用十万兵马犯我辽地。东胡进攻的方向是望平,高句丽进攻的方向是武次,而箕氏国进攻的方向是番汉。”

然后又想了想道:“公子、诸位大人,我个饶意见是:我辽地军队应两路防守,集中兵力攻其一路。进犯我辽地的三方宛如“品”字,我主张先打中路高句丽军队,待击败高居丽的军队后,再战东胡,最后箕国可不战自退。”

鲁仲连点点头道:“公子,荣将军的想法是可取的,我也主张集中我辽地大部主力攻其一路,再转战其他两路。

邹衍则道:“公子,东胡军马虽彪悍,但攻城不行;箕国军马战斗力在其三者中最弱,我可尽力防守;唯高句丽军马强悍且攻城有术,并且这次的主谋者也是高句丽王朱琮,必须率先要打掉他。”

剧辛缓缓道:“公子,我赞同荣将军的看法。我辽地两郡现有人口一百七十多万。自前年实行义务制兵役制度以来,现正规军已扩张至六万,预备役人员三十多万。按我义务制兵役制度规定,我辽地第一批需动员民兵人数可达十万,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足可一战。

姬茂则道:“公子,我辽地应尽快把此情况,告知蓟都,让他们派兵前来支援。”

鲁仲连站起来,看着墙上的地图道:“公子、诸位大人,从情报分析,五月中旬战事就有可能爆发。就是现在用最快速度告诉蓟都,一来一回,时间也不够用了。

再加上现在赵国代郡将领李牧,已经陈兵燕国的武遂、方城一带的边陲;庞煖陈兵燕国南部的河间边境一带。”

然后摇摇头道:“蓟都的军事压力也很大呀!我恐怕燕国,目前抽不出兵力来支援我辽地。”

姬康闭上眼睛,沉思片刻,知道考验自己的时候到了。内心不断告诫自己,必须保持冷静。万不可踏错一步,否则,对自己、对辽地、甚至对燕国来都是危险万分。

缓缓睁开眼睛,看着众壤:“这次的战事主要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告诉蓟都一声也就罢了,现在燕国是抽调不出多少兵马来支援我们的。

诸位大人,这次战事,也是检验我们三年多来的成果了。按义务制兵役制度,命令各县、乡、里、村,敲响战备钟,召集第一批十万预备役民兵参战,用二十时间,务必于五月三日前到达襄平;

剧相,第二批二十多万预备役民兵除维持好地方治安,也要积极训练,做好投入战斗的准备。姬伯,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保证我辽地的稳定,这个工作你来负责;

黄勇,全力搜集东胡等三国情报;荣蚠将军,马上制定做战计划;邹衍、鲁仲连两位先生,这次我们襄平学院的所有教员和学员也要参与,你们负责搞好宣传工作。

诸位大人,我不懂军事,战事就全靠你们了。”

众人一起站起,齐声道:“请公子放心。”

过了不到一个时辰,城外军营就跑出来几十位传令官,骑着战马急奔,向辽地两郡各郡县传达君侯府的做战命令。

整个辽地各郡县随着传令官的到来,各县、乡、里、村都依次响起了战备钟声。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