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隘口伏击战

距离大清据点只有十八公里的一处山谷隘口处,张大彪已经率领两个连的战士,到了隘口两处的高地上。

隘口直通一条马路,两旁是光秃秃的山坡,海拔约60多米,无任何遮挡物。张大彪一来到隘口,便命令二连埋伏在左侧山坡,三连埋伏在右边山坡。

因为没有树林和草丛作为掩体,张大彪带着队伍提前来早了三个时,动员所有战士快速地在距离公路五十米外的山坡上,挖出战壕工事。

张大彪虽是粗人出身,但他曾是国民革命军西北29军的一个排长,不仅是西北大刀队一员悍将,且对战场上的作战战术还是颇有见解。

张大彪把一个连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埋在山坡顶上,另一部分埋藏在半山坡的战壕工事里,只要他的枪一响,山顶的战士先给敌人造成突袭,而后埋藏在半山坡战壕里战士就发起总攻,快速和鬼子近距离接触,打枪,扔手榴弹,甚至直接拼刺刀,核心战术讲究就一个‘快’字。

毕竟要考虑到阳县和大清据点的鬼子援兵,一旦鬼子发现运输车被劫,将会前后夹攻。

所以张大彪下了死命令,务必在半个时内解决战斗,随之快速打扫战场,而后撤出隘口。

作战命令已经发到了全军上下,所有战士们勒紧了裤腰带,就等鬼子送物资上门了。

此时,作为火力打击的炮兵班,便设立在隘口的左边山坡,距离下方公路仅有四百米距离。此次炮兵班的指令就只有一条,打完手里的六发炮弹,即可等待撤离。

“李华兵!”

王承柱站在山顶洼地旁,将正在指导炮兵们架炮的李华兵叫到了跟前。

“班长!”李华兵背着一把汉阳造,忙地站定军姿,肃声道。

王承柱就道:“看这儿,鬼子应该很快就来了,各个炮位都架好了吧?虽然咱们只有六发炮弹,但你们都得给我放准了打!”

“是!”

李华兵忙地点头,“班长放心吧,我都告诉他们了,这是难得一次好机会,射击距离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很好!”

王承柱满意地点零头,这次六发炮弹,每人打一发就没了,所以他一来到阵地,就赶紧让李华兵指导炮兵们架好迫击炮,同时,目测好下方公路的距离,务必要把每一发炮弹都打在有效的位置上。

这次王承柱只带了三个掷弹筒,首先由赖七、李华兵、杨喜发炮;随后赵阿大、大飞、王卫紧跟而上。

三个掷弹筒列成一排,几个人此时李华兵等人都趴在地上焦灼地等待着,而王承柱此时就蹲在一颗干枯的树墩旁,眼神不断地在下方的隘口处观察。

此刻,半山坡的战壕已经挖好,所有战士都藏在了工事里,枪口也不外漏,静静地蹲着等待敌人车轱辘的声音。

“叮!”

便在王承柱等待鬼子入口袋之时,忽然,他脑海里又想起了系统的提示音。

“嗯?”

王承柱有些懵,心想这个时候系统冒出来干什么?以往不都是只有完成任务,或者自己打开系统才会有反应啊。

“主人!抗日形势地图发出预警,一支鬼子兵正从阳县赶来,距离阵地仅有五公里了。”

系统妹子软绵绵的声音再次响起,王承柱登时皱了皱眉头,当即打开了系统,发现光幕上的那张抗日形势图上居然有两个光点正在不断的闪耀着。

王承柱仔细一瞧,不免大吃一惊。

这个抗日形势图,简直太牛了,不仅是一张军用地图,而且还有追踪导航功能,此时地图上的蓝色光标,就是他处在的位置,而不远处的一个红色三角形箭头,正快速地闪耀,并且在不断地向他靠近。

这就像在敌人身上装了追踪器一样,敌人只要一有动向,他马上就能知道。

王承柱不得不佩服这个系统了,这对于目前的形势来,可谓是一个重重的大礼!有了这个,哪怕是一会儿抢了鬼子的物资,只要鬼子的援兵一出来,他就能迅速地掌握鬼子的动向。

不过唯一可惜的是,系统仅仅是给提示而已,并没有对敌人做出更深入的解释。

如果能知道他们的人数,火力配置就好了。

显然,这只是王承柱的一个念想,如果这个地图真有这个功能,可以他以后就是指哪打哪,打哪都能赢的局面。

“轰轰轰……”

便在王承柱对着光幕地图观察的时候,只见山坡下的隘口处,响起了一阵发动机轰鸣响声,紧随着,一道道烟尘如火焰般荡漾起来,溅起的尘土随风飘荡,足足有五六米高。

“来了来了!鬼子运输车来了。”

李华兵忍不住地细喊一声,此时,他眼神死死地盯着下方的鬼子机动部队。

赖七和王卫等人都狠狠地咬着牙,拳头握着炮弹,勒得紧紧地不松开。

可见,这时候就差指挥官下令攻击了。

王承柱眼力好,观察得仔细,从汽车的烟尘荡起的高度来看,鬼子的运输车似乎很重,显然,如果汽车里面坐着的都是士兵,是不会荡起这么高的尘土,这支部队,绝对是鬼子的运输车。

果不其然,没过一根烟功夫,下方的公路率先行驶来两辆‘97式军用侧三轮摩托车’,车上就两人,一人开车,一人坐在侧边座位上,举着一挺歪把子。

两辆摩托车一前一后开路,其后跟着三辆94式6x6驱动的军用卡车,除了能看到卡车前头坐着的三名士兵外,肉眼根本就看不到卡车上装着什么;卡车后面,又是两辆三轮摩托车。

纵观运输队目前的火力,就四挺歪把子机枪,但现在不知道运输车里还有没有士兵,所以王承柱暂时不敢判断鬼子的所有火力配置。

“王班长!王班长!”

在王承柱观察之时,忽然,山顶的战壕里匆匆地跑来一个同志。

那同志显然是来送信的,只听他道:“营长下命令,听他枪声行动。”

“好。”

王承柱点零头,同时,他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旁边李华兵等人,战士们登时明白,连忙盯着下方鬼子运输车的方向,开始调节掷弹筒右侧的射程螺母,快速调整螺杆在发射管内的长度。

掷弹筒螺杆在发射管内的长度,是决定了榴弹和发射管底部的空间距离。掷弹筒就是通过调节这段空间距离,来调整发射时的膛压,膛压的大决定了掷弹筒的射程。这些,都是王承柱教了他们一个月的知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