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九大碗的准备

日子很快来到五月底,老张家的嫁女酒前一,李氏带着玉岚玉莞要准备好备料,明日厨子来了可以直接做。

在西荣府,乡下凡是红白喜事都会在院坝里摆“坝坝宴”,广邀亲朋友好友参加,人越是多,证明主人家人缘很好,福气越旺,这种席面多以九种荤菜宴客,俗称“九大碗”或“九斗碗”。

又分为低档、中档、高档宴席,取决于主人家的财力情况,低档的“九大碗”基本以猪肉、鱼、素菜为主,中档的会加入鸡、鸭、菌子、竹笋等等,高档的还会加入海鲜、人参等等,九大碗还要配以干碟和凉菜,干碟主要是炒瓜子、炒花生、糖果等,凉菜主要就是凉拌鸡、腊肉、香肠等等。

张李氏定下的菜谱是按低档的,“九大碗”有头碗、红烧肉、清蒸鱼、蒸肘子、盐菜亢子(咸烧白)、喜沙肉(甜烧白)、粉蒸肉、酒米饭;干碟是土山枣、花生、干桂圆、炒瓜子及饴糖,寓意早生贵子;凉菜为腊肉、拍黄瓜。

这几日,张仁齐已经带着张义富搭好了棚子和简单的土灶并借来了足够的碗筷,李氏连同几个孩子便要在棚子里先准备配菜。

李氏这主要准备头碗的酥肉、蛋卷圆肉、炸肉丸子;红烧肉的肉和垫菜码好,清蒸鱼的腌制、摆盘,处理肘子,甜、咸烧白的垫底,粉蒸肉的腌制,还要把干碟的炒瓜子、煮花生弄好,这些都要她一个人完成,十桌还是有点费时的,幸好玉岚和玉莞能够搭手,而仲礼因为是男孩子,李氏只是让他在家带着叔娃。

无论九大碗在各地是怎么样的体现,头碗是肯定不变的,头碗里的酥肉、炸丸子是张李氏亲自做的,裹着厚厚的面粉的酥肉,粉多肉少,掺了一半豆腐的丸子,也是裹着面粉炸的金黄,这两样炸好后,张李氏就端进屋了。

往常去别人家帮厨,孩子最喜欢去后厨,就是可以分点炸丸子吃,哪知道张李氏如此气,不仅孩子们一哄而散,连玉莞、玉岚这样的亲孙女也一颗也没尝到,更不要给叔娃、仲礼带点回去了。张李氏留给李氏做蛋卷圆肉的材料也少的可怜,李氏估计着就只有六七桌的材料,又让玉莞回家拿了些鸡蛋,剁了些鱼肉进去。

红烧肉因是要带皮的肉铺一层,张李氏倒没有办法抠门,只是都是拿碗装的,叫李氏在下面垫了厚厚的飘儿白梆子。

“莞妞儿,头碗、喜沙肉、盐菜亢子(亢:四川话盖的意思),都是九大碗的必备菜品,你姐做的喜沙肉最好吃,你也要学会啊,你爹啊,可喜欢吃我做的这两样菜了,都不爱吃人家九碗上的了。”

李氏手头不停,还扭头对玉莞道。

“噢。”玉莞轻轻答应了声,做饭时候的李氏是最美的,她娘如果不是生活所累,打扮起来还是有几分姿色的,尖尖的瓜子脸,有双黑漆漆的桃花眼,鼻头巧,鼻梁坚挺,再加上朱唇轻抿,不施粉黛,也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风情,起张义信,更是眼里满满的柔情,整个人都有种温柔的气质。

李氏边教玉莞边做口述,母女三人在太阳下山之前终于将十桌的备料做齐,才开始剥葵花籽盘子,炒瓜子,所有东西弄完,都过了晚饭时间了,期间张李氏还不停的出来查看,嫌弃李氏动作慢,费料什么的,而张翠莲却脸都没露过。

“好饿啊,家家他们吃饭都不喊我们,我今只吃了哥哥中午送的一个馍馍。”

玉莞摸着肚子,她是故意的,刚老张家吃饭,张仁齐让叫她们母女去,结果张李氏连棚子都没走到,就回了她们忙不过来,吃完了也不给她们留饭,让玉莞气愤不已。

“许是没有多的饭嘛,我们等会回去吃,等会娘给你们做好吃的。”

李氏安慰着女儿,婆婆的举动她哪里看不出来啊,她是老实,又不是傻,心里还是有些不痛快,不过想想他们的恩情,还是作罢。

“我让仲礼煮了饭,我们回去吃吧。”

李氏整理好剩下的食材,用筲箕盖好放到厨房,正准备和玉莞她们回去却被张李氏叫住:

“你就这么走了?今晚上这棚就这样?有猫狗来偷咋办?”

“娘,这院门关好,我都用纱布罩住了,不会有偷吃的。”

李氏回了句。

“哟,你妹子大喜的日子,让你守个棚还委屈了?”

张李氏并不体谅李氏忙了一。

“奶奶,我娘亲都忙了一了,我哥和叔娃都还等我娘回去做饭呢。”

玉莞知道张李氏就想使唤李氏,回去吃饭了才不让李氏出来呢。

“那……那你早去早回。”

张李氏看见门口又来了人,才松口让李氏回去。

李氏忙拉着俩闺女回去,在院门口看见张四,扯着个笑脸就往门里窜:“哟,张三嫂子啊,嘿嘿。”张四贼眉鼠目的,两个鼠眼朝李氏上下打量。

“呸,不要脸,二流子!”玉莞忙把李氏拉着回山上去了。

张四还朝着李氏胸部,手里比划了两下,吹了个口哨,气的李氏差点喘不过气来,不知道老张家为什么还要和这二流子来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