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借势

时至今日,大战早已不只是秦、晋与楚三国之间的事情,郑、陈、蔡、卫等国亦被卷入其中,烛之武此行虽是代表楚国而来,所为却是郑国社稷。

郑国本与晋国交好,但夷吾即位后背信弃义,借口整治边境出兵攻占温城,并将前来交涉的郑国使者当众斩杀,郑公一气之下倒戈楚国,仇怨由此而生。

楚王弃疾亦非仁义之人,将郑公诓骗结盟后便不管不顾,郑公追悔莫及却也无可奈何,好在当年齐公九合诸侯,曾立下规矩诸国不可无故兴兵,郑国这才得以在晋、楚两国的夹缝中苟延残喘数年。

好景不长,齐公身体每况愈下,无力再管束诸国,齐国霸主之位形同虚设,有能力争霸的诸侯皆蠢蠢欲动,楚国最先露出狰容,公然与周王室为敌,秦、晋两国亦不甘示弱,以匡扶王室的名义组成同盟,兵压楚国北境。

郑公本打算置身事外,夷吾却不愿意错过扬名立威的机会,分调出部分兵力征讨郑国,欲追究其当年背晋投楚的罪责。

烛之武乃是郑国烛地人,本为鄙贱出身并无姓氏,因在家中排行第五,同村之人遂常以“五”相称,其虽生长于微末,然性聪敏又得遇高人指点,于纵横一道颇有见地,成年后离乡逐渐闯荡出一番声名,世人口耳相传职五”字作“武”,又因其祖居烛地,于是便有了烛之武的名号。

晋军围郑之时烛之武正携晏婴在烛地游历,得闻消息后马不停蹄地赶往国都新郑,服郑公放弃了与晋和解的想法,主动请愿前往楚国商谈结盟之事。

啥城沦陷,楚国上下人心惶惶,郑国有意结媚消息无异于一剂强心剂,楚王弃疾听闻后大喜过望,未用烛之武多费口舌便欣然应允,而在听完烛之武陈述利害,弃疾更是大手一挥册封其为楚国上大夫,以使者礼制出使宋国,游宋公共同抗击秦、晋。

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王封仍有一事不明:“晋公夷吾好大喜功,对郑国围而不攻所图不过是立威,只要郑公示弱,先生大可以凭借纵横之术服晋军退兵,为何要绕如此大的圈子,费尽心力奔走合纵呢?”

“这一次老夫的确可以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服晋军退兵,但下一次呢?”烛之武心有所感,怅然道:“生逢乱世,国力才是一切的根本,纵横之术再精妙,也是建立在双方互有所求的基础上,郑国若想摆脱晋、楚两国的钳制,绝不能一味退缩。”

“自从庄公甍没,郑国积弱已久,若在平日晋、楚等国绝不会将郑国放在眼里,但现在秦晋联军虽然攻克啥城,却无力继续南下,而楚国兵力也并不足以与两国正面交锋,双方已经陷入了僵持的局面,任何一点微弱的变数都足以改变战局,郑国便是这变数之一。”

“晋国亦意识到这一点,半月前夷吾曾派遣使者告知郑公,若肯割让温城晋国便会即刻退兵,这温城被晋国占据已久,实际上已经归其管辖,割让退兵之不过是寻个理由保全颜面,以防郑国情急之下彻底倒戈楚国,与秦晋为敌,老夫正是预料到此事,当日才会阻止郑公与晋和解。”

“晋国以割地相逼,楚国则以土地相谢,只要看清淬便不难做出抉择,而老夫之所以四处奔走,却也是存了些许私心。”

烛之武到这里语气一顿,脸上浮现出追忆的神色,王封与晏婴恭立在一旁不敢出声惊扰,过了许久才听烛之武接着开口道:“老夫于稷下学宫着书育人已二十有三,学成出师的弟子不下十人,其中不乏资惊艳之辈,但却没有一人能够让老夫心甘情愿地倾囊相授,直到遇见了晏婴。”

“师父……”晏婴没有想到烛之武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张嘴想要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些什么。

“老夫身体大不如从前,这应该是老夫最后一次行纵横之术,一是为生我养我的郑国,二是为继承我衣钵的弟子。”烛之武看向晏婴的目光中满是慈爱:“以你的悟性,跟随老夫走这一遭胜过读万千典籍,老夫原本还担忧自己的决定过于荒唐,但有王封公子珠玉在前,想来夫子们也不会觉得突兀,待回到临淄你便申请退学吧。”

此言一出,王封大吃一惊,晏婴更是愣了许久才回过神来:“弟子尚未参加宫试,就此退学会不会太急促了?”

“纵横之术归根结底不过‘借势’二字,乱世将至,正是行纵横之术的大好时机,你应该于朝堂之上纵横捭阖,而不应该于学宫内虚度光阴。”

晏婴虽然震惊,却不得不承认师父所言在理,他于武学一道并无赋,想要通过宫试入武宫进修前途渺茫,而随师父游历两年,对纵横之术已经烂熟于心,缺的只是实践而已,与其在学宫内熬资历,不如趁早进入朝堂打磨。

见师徒二人商议完毕,王封终于插进话来:“先生用心良苦,晚辈钦佩不已,只是不知先生此前曾言需要晚辈效劳,指的是何事情?”

烛之武对王封十分客气,拱手道:“公子已经知晓,老夫此行宋国所为便是结盟之事,此事本来已有眉目,但宋公与左相相商后口风有所变动,每当谈及此事便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老夫恐生波折,听闻公子与左相有旧,因此想请公子帮忙探听一下左相的态度。”

“此事不难,先生放心,回府后我便去拜见左相。”

烛之武是有大智慧之人,有一句话得极是,纵横之术归根结底不过‘借势’二字,而世间事大都难离蠢,王封答应得如此干脆,存的亦是‘借势’的心思。

重耳试图通过自己拜会目夷,所为正是请兵复国之事,烛之武夫子来得恰是时候,王封自知眼光韬略不及烛之武,但他亦有着自己的优势,史书记载,重耳离开宋国后,曾辗转楚地,这个时空虽然与正史有出入,却也有迹可循,事情既然赶到一起,那便正好可以“借势”送重耳一行人出走楚国。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