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游夜市
去年儿子回来跟他说了这话,他只当儿子是被章家老二给骗了。
可不就是吗?从那之后,章年那边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反而还跟前头一个德行,他们不得不这么想。
但是如今,时过一年,又是顾道长亲自上门来跟他说这话,他就不得不信了。
又听顾朝说,“那个野鬼是顾某亲自拿的,如今已送往酆城处置。
还请林家再给章二小姐一个机会,让她有补偿林公子的机会。
章小姐听闻林家公子这段时间正在议亲,都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了。
这时候正在家中巴巴等着信儿。”
这时候,章大人也接话,“顾道长说得对,事情正是如此。
前头的那些,还请林姐姐和姐夫原谅,您二位就看在两个小的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上,原谅年儿这一回。
这两年闹出这些荒唐事儿了,确实不是她本意。
她如今醒过来,第一个询问的便是茵儿,两个孩子这些年过来感情如何,我们都看在眼中。
章某是真的不想好好一桩婚事,被那么一个恶鬼给毁了。”
林正君心头也是唏嘘,若不是有那恶鬼捣乱,他们两家的孩子应该早就成了喜事了。
他家茵儿,这两年也不会如此难过。
又想起去年,茵儿回来说的那些话,他也相信了章大人说的,章家二闺女确实是对他儿子一往情深,从没变过。
否则,也不会刚一醒来便去寻儿子,又与儿子说了事情原委,
只是没想到,后来又被那恶鬼给抢占了身体。
这事儿说来,也确实是不怪她,只怪世事无常,谁知道会发生这样的祸事。
而如今,章家对两个孩子的婚事还是保持这样的态度,他也是庆幸。
如今,适合他家茵儿的,确实是哪一家都比不上章家。
本来两个孩子从小便有婚约,又是他们看着长起来的。
两人感情一直很好,要不是因为这件事的话,也不会走到今天的地步。
但是幸好,章家来得及时,不然这边定下了,到那时候再去反悔,儿子的名声只会更难听。
再从林家出来的时候,顾朝又得了一个大红封。
可以说,这婚事儿顾朝是大媒人。
等到两人成婚的时候,自然还得请她去喝一杯媒人酒。
正要告辞,又听章大人恳求,“还请顾道长为小女儿保密,既然小女已经背着这个恶名,那便让她背着吧。”
章大人的意思,顾朝也明白,免得再生出别的闲话。
顾朝自然不会胡乱说,如今主人家又有如此要求,还是收了人家银子的,自然会为章家人保守秘密。
不过还得回去跟家人都说一句,其他人她倒是都放心,就只怕顾寡夫什么时候无意之中就说漏嘴。
这天无事,一家人在花园子里边儿喝茶说笑。
只把四个孩子往花园儿里边儿一放,就已经够热闹了。
孩子们有丫头小厮看着,但是二老还是不放心,基本上的心思都在孩子身上,偶尔才说两句话。
看着三个大的,顾着笑道:“等明年,这几个大的就能放到学堂里边儿去,有先生看着就没那么费心。”
说起学堂,众人都挺高兴,那都是顾朝花钱弄的,他们都觉得脸上有光。
这不仅是他们顾家的事儿,是整个顾家家族的大事儿,已经载入族谱,禀告祖宗。
不过说起三个孩子上学,二老还是觉得好像有些太早了。
“过了年,云儿也才五岁,上学会不会太早?”
“也不算太早了,我大姐,二姐她们启蒙的时候就是四岁。”
顾朝也点头,确实可以送去启蒙了。
“不止是云儿去,豆豆和糖糖也去。
村里边儿愿意把男孩子送去的,都能去。
不说学成什么样,能认字总是好的。”
二老感慨,果然城里的孩子跟他们乡下的不同,四岁在他们乡下,还在泥地里打滚儿呢。
就算家境条件好的,那也得七八岁懂事儿了才会送到书院里边儿去。
哪里比得上马上大家族急得孩子,四岁就开始启蒙。
还有男孩子,居然也上私塾。书看看他们家这小孙女婿,可不就是认字的。
孙女儿说得对,不管学成什么样,等识字就是好的,
就算以后说亲,也能挑好些的人家。
祭田的出息应该是够请先生的,回去也跟村长说说,他们愿意把家中的男孩儿送来上学当然更好。
不过,他们现在是打定主意,等回去之后就把几个孩子都送去。
就算是祭田的出息不够,他们自己再添点儿钱,也用不了多少。
不说学多久,就学个几年,认几个字懂些道理,也是好的。
中秋之后,天气一日凉过一日,他们来京中差不多也一个月了。
说实话,二老和孩子们都有些想家,毕竟这还是头一回离家这么久。
不过顾寡夫倒是过得如鱼得水,逍遥自在的很。
反正他的女儿,孙女儿都在这儿,他也不用想。
而且京里又吃得好,住得好,玩儿的也好,他还真没想过回去。
来的时候说好了,过年前回去,毕竟到时候宁家要办喜事,他们还得去,现在离过年也没几个月了。
反正不用赶着回去,半天就能到,也不着急。
只提前回去,准备准备家里,就没事儿了。
顾朝想的是等年前一个月的时候回去,一个月的时间足够准备了。
她们来了京城这么久,还没一家人出去玩儿过呢,顾朝也打算等手头这几单生意过了之后,抽空带一家人各处走走看看。
这来了一回京城,只在家里边儿窝着可不行。
当然,这其中不包括顾寡夫。
顾寡夫他自己每天风风火火的,京中的地儿,他都走得差不多了。
他在家里边儿是闲不住的,就喜欢往外头跑。
但是二老和几个孩子却没怎么出去,当然得带他们出去看看。
说起出去玩儿,顾寡夫还有一个遗憾,那就是他还没去逛过夜市呢。
都是白天出去,晚饭之前就回家,京中的夜市长什么样儿,他还真没去看过。
于是便提议说,“大宝,什么时候得空了带我们出去看看夜市子长什么样。
都说京城到了晚上也是灯火辉煌,就跟白天一样,咱们也去看看吧。”
顾寡夫妇话音刚落,几个孩子都拿一双亮晶晶的眼睛看着顾朝,明显都是想去的。
他们也是好几天都没出门的了,孩子们可是在家里边儿憋得难受,早就想出去逛了。
想跟着三爷爷一起,三爷爷又不耐烦带他们,如今终于等到小姨了,是要带他们出去玩儿就更好了。
不仅是孩子们来了兴趣,宁素和韩钰也都想去。
韩钰虽然是在京中,但是晚上出门的时候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他一个闺阁男子,哪能大晚上出去。
每年就七夕的时候,出门看过花灯,那也是跟着姐姐们一起,到了时间就得回来。
而宁素,更是一回都没去过了。
从前在家里边儿,宁素就连去镇上的时候都少。
而他们镇上也没有办过灯节,只有县城才有,但是县城离他们那儿又远,去了的话晚上回不来,于是哪能放心他去?
所以,宁素就没有见过夜市。
这么多双眼睛都直勾勾的看着她,顾朝哪里还能不答应。
“行,你们想去,咱们今儿就去,反正晚上没事儿,咱们也不在家里边儿吃了,傍晚的时候咱们就出去。
先去醉仙楼吃一顿,然后再带着你们慢慢儿逛,不到宵禁不回来,行不行?”
当然行了。
几个孩子又蹦又跳,高兴得不得了。
两位夫郎也给了自家妻主一个肯定的笑容,看的顾朝是心猿意马。
哼,现在自己满足了他们的要求,总有他们满足自己的时候,她等着呢。
本来中秋佳节那天是有灯会的,但是却因为头一天去了宫中赴宴,第二日又有了三王爷上门,惹得顾寡夫没了心情。
于是,便没有没有人提,也不好说要出去玩儿。
在家中简单吃了个饭,便各自散了。
今天算是把中秋夜那天补上了。
只是,今天街上可没中秋夜那天那么热闹。
不过也没关系,京城里哪天夜里都是热闹的。
只是分特别热闹,和一般热闹罢了。
但是比起县城来,那也是特别热闹的。
众人既然已经说好,到了傍晚的时候便收拾了,兴致勃勃的出门。
坐上马车,直接就上了醉仙楼。
先是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等到吃饱喝足,街上灯火明亮起来,行人多起来,这才上街。
这白天和晚上的京城街道,各不相同,各有各的风景,各有各的美。
孩子们的眼光都在那些五颜六色的玩意儿上面儿去了,好几个小厮在后面跟着,就怕人多跑丢了。
拐子到处都是,稍微不注意就能把孩子给拐走了。
顾朝倒是放心,若是在他眼皮子底下还能把孩子看丢了,那她这一万多年修为,就白练了。
“妻主您听,前头有锣鼓的声音,是不是唱戏呀?”
宁素和韩钰一左一右跟在自家妻主身边儿,宁素耳尖听到前头有吵闹和锣鼓声,便伸着脖子往前看。
顾朝长得高,只抬眼往那边看,就把那边的情形尽收眼底。
“走吧,那边有杂耍呢,咱们今儿正好赶上了,过去看看。”
一听说有杂耍,几人眼睛都亮了。
这些在他们乡下,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见到的。
况且,是老人,孝儿都喜欢的。
韩钰兴致也颇高,他有好多年没有见过这个了。
想想,上一回见还是他们在边关的时候呢。
那时候有姐姐们带着他,可以随意出去。
而且,在边关也没有在京中这般规矩多,平日无事时他也可以带着玉竹出去走走看看。
自从来了京城,他是一回都没见过了。
今天终于又见到,他心里边儿跟有个猫儿在抓似的痒痒,想看。
顾朝一边牵着一个夫郎,带着他们往前去。
一开始两人还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这可不是在家中,是在外边儿呢。
在大街上,大庭广众之下,别说是被妻主牵着了,就连跟妻主并排走的都没有。
不过顾朝却不管那么多,想牵就牵了。
本来绣袍就很宽,交握的手落在袖袍之中别人也看不出来。
再说了,这大晚上的,就算再多的灯火也是比不上白天的光线的,哪有那么容易被发现。
发现了又如何,她牵自己的夫郎,碍着谁了?
她愿意,她高兴。
几个孩子早就已经冲上去了,孩子们仗着个子小想往前挤。
被小厮们拉住不让进,他们倒是进去了,但是大人进不去,当然不放心。
顾朝他们站在后面,顾朝长得高倒还好,看得见。
但是其他人,就不行了。
就算踮着脚,也只能隐隐约约看得见一些。
前面的人实在太多,根本就看不清,还累人。
最后,顾朝带着家人上了旁边儿一家茶楼。
正好,还剩了一间,可以到那儿去坐下来,一边儿喝茶,一边儿看。
这下可是让一家人都高兴得不行,不用站着跟人抢,居高临下还能看得更加清楚。
几个孩子就搭了小凳子趴在窗户那儿,再不愿意挪地方。
大人们坐在桌边儿也能看到,还能喝着茶水。
孩子们看得兴奋,回头来招呼宁素和韩钰,“小姨夫,小姨夫,你们快来,你们过来看,这边儿看得清楚。”
两人也不好拂了孩子的意,也都跟过去。
窗户大,三个孝两个大人也趴得下。
顾朝坐在这边儿,捧着茶杯一小口一小口的抿着。
众人都在看杂耍,只有顾朝,她看得是那两只小翘臀。
夫郎们趴在窗沿儿上,那地方自然就翘了。
看得顾朝,直灌茶水。
今儿晚上,她有些想法。
离上次也过了那么久了,该有第二次了吧。
顾家这边看得高兴,外头传来一阵吵闹之声。
听着是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我们小郡爷给双倍的价钱,让里头的人出来,给我们小郡爷让地方。
我家小郡爷能上你这小破茶楼来,是给你脸面,别不识好歹,赶紧的,快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