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庸才
若是张林请蔡邕出山教书,蔡邕或许会一时感到稍许为难,但若紧紧只是从蔡府借取一些书籍,那还是不成问题的。
蔡府藏书万卷,虽因为从洛阳出逃而没能携带出全部家当,但凭借着父女二人强大的记忆力与勤奋的编书事业,没用多久,蔡府中收藏的书籍量又达到了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莫区区几卷书,就算是几十卷,上百卷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借了书,张林又与蔡邕谈了一会儿,不知不觉便到了太阳西斜之时,蔡邕本欲留张林吃饭,但张林瞥了蔡琰几眼,感觉又稍稍有点儿不自在,总有种不好的预感,便随便找了个由头,终究还是回了自己府郑
待张林走后,竹林中便彻底的冷清了下来,蔡琰看到管家在一旁示意已经将饭菜备好,便走过去拉了拉蔡邕的衣角,笑道:
“父亲莫要再想那位张光禄话中的深意了,父亲做学问是把好手,可这些朝中,郡中明争暗斗的事可就是外行了,休要想那么多,我们静观后效便可,相信张光禄是不会让父亲失望的。”
“好好好,我们静观后效!”蔡邕打了个哈哈,挠了挠头,拉住了蔡琰的手,“吃饭,我们吃饭,不想那些腌酸事了。”
拉着蔡琰入了席,刚端起碗,脑中便突然冒出了一个有些不可遏制的念头来,转过头,看着蔡琰道:
“琰儿,宁安品行高洁,为人又有手腕,你看他怎么样?”
蔡琰心中稍稍悸动了两下,可随即又归为了平静,微微叹了口气,朝着蔡琰挑了挑眉,笑了笑,“莫非女儿就这么不遭父亲待见吗?竟想着赶女儿去做妾,要知道,那位张光禄可是娶亲好久了呢!莫非父亲忘了么,我们从洛阳出逃时便是那位张夫人接待的我等。”
蔡邕一时有些尴尬,“哎呀!这人老了,记性就不行了,竟忘了宁安早已成婚,绝对别无它意,昭姬千万不要多心,老父都恨不得将你含在嘴里,又怎会赶你走呢?”
感叹了一声,蔡邕又看了看自己身旁年轻温婉的女儿,心中一阵苦痛与怜惜,自己一老去,现在已经是满头白发,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家中又无其他兄弟,等自己走后可能连一个照料女儿的人都找不到。
沉默了一会儿,蔡邕紧紧的握着了双拳,下定决心要给女儿找一个好一点儿的归宿。
心中想着想着,便逐渐忘记了时辰,转瞬便是星月高悬。
......
第二一大早,沐安宁便赶着来到了曹操府中,见没有外人,便朝着曹操一拱手笑道:
“孟德,一日不见,可曾备好钱粮啊?”
曹操大笑了一声,拍了拍张林的肩膀,拉着张林走到了自己后方库房中,指着一大堆铜钱与散碎银两道:
“我家中所有家当机会尽数在此,宁安可以随意支取,就是不知宁安可准备好呀?”
“呵呵!”张林跟着轻笑,看着曹操,脸上多了一分打趣,“我自然已经想好了对策,可孟德也还是需要稳一手才是,若弄到最后没钱吃饭,我可是不会管的。”
“哈哈哈!”曹操靠近了张林,搂住了张林的身子,笑道:“那可不行,此事是宁安提出来的,当然要负责到底才对,我若没钱吃饭了,不找宁安找谁呀?当然是带着全家老去宁安家吃饭去才是!”
“也可,也可,大家一起吃糠咽菜也别有滋味嘛!”张林也是眉眼弯弯,胸中有种有种别样的豪气。
“就是不知宁安究竟打算怎样做?”既然笑过了,那便开始谈起了正事,脸上稍带着几丝疑惑的问道。
张林故作神秘的笑了笑,“孟德马上就会知道了。”
有了钱粮,有了书卷,没用多久,在城中的某处空地之上便开始动工修建起了一排排的木房,一卷卷从张林家中,曹操家中,以及蔡邕家中借来的书籍便被运进了房中,一块东郡书院的牌匾被挂了上去,开始从投降的黑山军,以及东郡的贫寒之家中招收起了年幼子弟进学。
同时,张林还在东郡管辖的诸县地界里放出了消息,院内所有藏书将全部开放,任由他人抄录,不收一丝一毫,只求留下任教一段时日,无需传授高深学问,教其识文断字即刻,除此之外,另有一份禄米奉上。
此言一出,整个东郡都沸腾了。
在这个时代,知识是比金钱更宝贵的财富,这对于许多寒门子弟来都是一种奢望。
很多人为了求得一位士大夫或者官吏准许自己抄录他的某卷藏书,于是在他家门前恳求再三,但结果最终都是被婉拒。
只有少数人,依靠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动了主人,准许自己抄录一卷。
但是,却依旧是限时。
只给一个时辰,或者半时间。
完了,就再也不能抄录了。
而现在,张林竟然将自家,曹操家,甚至是来自蔡邕家的大量书籍放于书院中任人抄录,这对于很多人而言就像是在做梦一般,根本就没有想张林提出的要求有何深意,一掐大腿,带着干粮便开始向着东武阳赶。
很快,张林的名字,以及东郡书院的名字都随着这场喧哗深入人心。
一夜之间,整个东郡,上至八十岁老翁,下至三岁幼童,无人不知东郡书院的名号,无数渴望出人头地的幼童被送进了书院,若不是限制了人数,恐怕书院都会被挤爆。
......
姚家大宅中,姚老太公正在湖边垂钓,一旁坐着的侄子姚丞走近了躬身问道:
“叔父,这张宁安此次究竟是想做甚?建书院又不请当世名士,竟找些寒门子弟传授些识文断字之法做甚?”
“哼!”姚老太公冷哼了一声,瞥了侄子一眼,“用心做事便可,张宁安无论怎么做都与我等无关,他无非是想收买东郡寒门士子,以及黑山降卒的人心罢了,但最后恐怕也只不过是一些吏庸才,成不了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