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万能天王
“我也不想这么早死呢。”马周望着长乐坡广运潭两岸的杨柳,有些怔怔出神。
“这里景象不错,你不在这里置个别院吗?
马周摇了摇头,“我可不像你这么豪奢。”虽说如今做上了宰相,可马周当官也才这几年时间,他刚到长安时,只能住在旅店里,甚至后来都付不起店钱,后来得秦琅赏识,请他入秦府做了宾客,又进了镇抚司任职,但那点俸禄也没几个钱。
靠俸禄在长安一辈子都不一定买的上房子。
长安大,居不易。
后来得皇帝赏识提拔,也只能租秦琅的一处小院,最后皇帝特意拔了笔赏钱给他买房,这才能在长安城中有一座自己的房子,这幸运超过了九成九的长安读书人。
官越当越高,俸禄也越来越多,但终究是当官时间短,他又不善于理财,府里也雇佣了车夫马仆长随厨娘洗衣妇等,开销也不少,兼之他还有个喜欢买书的嗜好,很是费钱。经常还有些家乡的同乡们找上门来,还得帮衬一二。老家的族人,也得经常寄些钱回去。
如今紫袍玉带,当朝宰相马宾王,却是个月光族,相比起同是宰相的秦琅的富可敌国,生财有道,马周真是差远了。
长乐坡是京师又一处富人别墅区,秦琅不仅在长乐坡有最顶级的别墅庄园,甚至还不止一座,他在咸阳搞的那个度假休闲村很成功,这几年赚了不少钱。于是也在长乐坡这边,于产河灞河间搞起了房地产开发,吃进了大片的土地。
本是些不值钱的河滩荒地坡地,秦琅花了些钱,折腾了一年多,来了个全新大改造,不仅弄出了沿河几万亩的稻田,甚至还于这些稻田间建起了稻花香度假村。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荷塘月色,泛舟水上。
跟秦琅家的秦氏木业一样,因为有新颖的经营理念,所以秦琅的别墅度假村深受欢迎,部份出售,部份出租,高雅、宁静、舒适的享受,让京师贵族官员们趋之若鹜。
尤其是对部份外地来京任官的官员们来说,初来也不是人人有能力置产,于是长租或短租,得闲了一家人过来住几天,放松放松,既能享受到高雅舒适,又不用花费过多,当然是不错的选择。
一些不差钱的贵族豪门们,则是欣喜这里的设计,反正也不差钱,买就是了,虽然比自己建多费些钱,可有钱难买心欢喜啊。
围绕着广运潭边,这里现在成了长安城外最热闹的一处所在,不仅工商兴盛,更是难得的人气之地,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相当于是又一个平康坊。而且比平康坊地方更大,景象更美,且还没城中那么多限制。
秦家在这里建起了比长安城里规模更大的马球场,还有赛马场,每到旬休的时候,这里的马球比赛和赛马比赛,都能迎来无数的观众,更别说马票等博彩也会生意火爆。
广运潭边,也建起了许多青楼楚馆,甚至水上也有了许多精美的画舫歌伎,许多高档酒楼饭店也在这边建起,生意比在长安城里还要好。
长安城里终究还是限制较多的,哪怕如今在东宫主持的京兆府衙,正在推动拆坊墙,兴商街、坊市的动作,但哪有长乐坡这边更自由呢。
这几年,在秦家、长孙家等豪门的引领和规划下,长乐坡这边已经被称为小长安了,上万的商家,小十万的百姓工匠奴隶等聚焦在这片地方。
贵族名门也喜欢在这边建庄园租别墅,自由而无拘束。
马周知道秦琅是这小长安的设计者,也知道他在这片地方的话语权有多重,更知道这个地方每天为秦琅带来多少财富。
但马周并不会去羡慕这些,对于他来说,贫困时,我是我,不厌恶贫困。富贵时,我依然是我,不崇拜富贵。
东宫少詹事张玄素寒门出身,隋朝时曾做过吏员,深以为耻,曾经在宫廷宴会上,被皇帝问及出身,羞的满面通红。皇帝问他在前朝做什么官,他说是县尉。又问县尉前做什么,说不入流,又问是干什么差事的,张玄素答不出口,结束宴会时走路都打晃了。
而马周不一样,他也是落魄书生出身,靠蹭学读的书,然后虽当过州学助教这样的流外吏,但后来弃职游学,欠过旅店店费,赊过酒馆酒钱,还因犯禁被武侯戴枷鞭打,后来给秦琅当过门客,但不管是面对谁,马周对于这些从不忌讳。
这一点上,大理寺卿孙伏珈倒与马周很像,大理寺卿孙伏珈是大唐第一个状元郎,但是他在隋朝时就已经考中过进士,也当过官。但做官前,却也是先做的流外吏。
唐朝建立后,又来考科举,再次为官,一步步的做到治书侍御史、大理寺少卿、大理寺卿等职,还加参预朝政衔,做了宰相。
“你看这稻田,多翠绿啊,再过段时间,稻苗抽穗,风吹稻花香,我的稻花鱼也就能长的更肥美了。”
马周望着那一片片如绿绸一般的稻田,很是佩服秦琅的本事,这本来是无人问津的低洼河滩地,许多甚至还是水涝地等,有些则全是些石子地,秦琅却大胆的买下这些破地。
然后大手笔的投入了许多钱,招来许多百姓做工,先是清理河道,加固堤坝,然后把那些地建成了圩田、梯田,河道清理出的淤泥用来填平洼地,挖出来的石头用来加固堤坝和抬田,水涝问题解决了,田也就成了良田。
还围了许多个塘,种藕养鱼养鸭,堤坡后稻田边还建起了鸡场羊圈猪栏。鱼塘既能在涝时蓄水防洪,还能在旱时车水溉田,更别说养的鸡鸭等粪便又能肥田,田埂渠边堤上栽的桑树既能喂蚕,又能做羊的冬料。
秦琅甚至在他的稻田里养鱼,稻花鱼之名,如今还名扬长安,这些鱼卖的比寻常鱼还贵不少。
秦琅投入的本钱虽大,可每年的收益也高,不出几年就能回本,以后就是净赚了。
“你这几年到处变废为宝,搞的长安周边都新增了许多良田啊,如今多少贵族豪门都跟着你学。”
秦琅只是呵呵一笑,对于别人模仿他,他并不介意,他当初最先在三原试行这种生态养殖种植模式时,李靖家的红拂女就盯着他学了。
随他去,怕什么。
秦琅先前猛搞养殖,近两年关内关外搞养殖的也多起来了,秦琅现在自己的养鸡场养鸭场便减少了,他专注开始搞起了孵化育苗。其它家跟上到处搞养殖场,秦家便开始专门提供苗子。
又转而研究饲料和兽药了。
当大家都跟风养殖,秦家却已经调头,孵化育苗、饲料兽药,以及熏腊加工等。当有人也开始跟风搞孵化育苗,也跟着搞饲料,秦家却已经做到了规模化,技术更强,成本更低,规模更大,抢占了市场的主要份额。
别人养猪,秦家的养猪产业,却已经实现了从选种、育种、饲养,到饲料、兽药,以及屠宰、销售,以及再加工的整个产业链在手了。
甚至还衍生出了利用猪鬃毛的毛刷厂,利用猪皮的皮鞋厂和皮衣里衬厂。
猪鬃根条均匀,硬度适中,油性大,韧性好,耐热耐湿又耐酸,还抗磨,不易弯曲、卷绕、折断,是制作各种刷子的绝好材料。
马周笑着摇了摇头,将杯中最后一点酒喝尽,然后有些恋恋不舍的放下杯子,想再喝也没了,秦琅早让人把酒都收起来了,只准他喝这一杯。
“三郎你可知道,如今长安的商家们,都喜欢去拜天王庙?甚至不少人把你那尊天王像单独请回家供着?”
秦琅撇撇嘴,他哪不知道呢。
当初了因灭蝗救灾有功,在陇右被人立起天王庙,称为灭蝗天王,替代蝗神庙来拜。这事惊到皇帝,最后皇帝也认可了民间百姓们的行为,承认秦琅爷俩的天王之位,甚至还将他爷俩列入了国家正祀,国家每年都要祭祀一下爷俩,等于是正式替代了以前的蝗神、虫王了。
各地,尤其在关陇和中原,天王庙是遍地开花,毕竟蝗灾的可怕大家深有体会,三年一小次,十年一大灾,蝗灾一起,那可真是只能哭天,可自从秦琅主持灭蝗,弄出了许多治蝗、预防蝗灾的条陈后,之后已经很少再有那种席卷州县的大蝗灾了。
如今蝗虫都成了大唐百姓的一道美食。
大家都很感谢秦琅,纷纷建立天王庙以镇虫王。当然,后来秦琅又以药神之名,推出了人痘之法,让痘瘟不再能危害孩子。近年人痘法升级为牛痘之法,痘种更加安全,接种成功率更高,如今痘疫再无法大规模的夺去孩子们的性命了。大唐朝廷在各地都建立了专门的防疫所,每年定期为百姓儿童免费接痘种防疫。
天王庙因此得到更多人的拜信,进一步建到了南方。
而长安的商人们还把秦琅当成财神爷来拜,甚至请到家中,他们都说秦琅生财有道。
还有些聪明的商人,则把天王庙里秦琅爷俩的天王像,画成画像出售,说秦太尉爷俩那是皇帝钦封门神,只要把画像请回家贴在门上,便能镇魔辟邪。
秦琅简直是万能的了,求财的拜秦琅,请平安的拜秦琅,甚至如今据说有人求子都不再去拜求子观音,也改到天王庙拜小秦天王了。
“三郎,其实我真的很佩服你的,武能定国,文能安邦,又有经世济民之才,你若是能够把这些大才多用在朝廷上,岂不更好,为何却总要花费许多精力于小家呢?以你如今的身家,十辈子都够用了吧,为何还总是这么喜欢赚钱呢?”马周很是不解。
秦琅呵呵一笑,“这个可就说来话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