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上掉喜事
“曾将军威风凛凛,算当年军中盖世之英雄......”
曾宝莲手捧着卷宗,每每读到这一句时,哪怕曾祖父已过世,哪怕这卷宗读过不下百遍,也不由得神往,在夏日的骄阳中捧腮半。
荷花池就在附近,亭亭白莲出淤泥而姣洁。
和曾宝莲的肌肤相比,白莲只能提前夭折。
这是一个美貌的姑娘,今年十二岁。
这也是一个坚韧的姑娘,每每做活休息的时候,认字不多的她最爱看的,是先祖曾将军铁骑破敌的故事。
对着手中卷宗,曾宝莲轻叹气:“唉......家里就真的起不来了吗?
就像一堆扶不起来的烂泥,这是很多人眼中现在的曾家。
曾经的曾家是什么模样呢?
放眼望去,从眼前大片的宅院就能回想当年辉煌。
但这片宅院也敲揭示曾家的败落,约有一大半儿的地方无人居住,院门紧闭,墙头上杂草探头,夜晚风一吹的时候,总觉得里面有鬼。
余下一部分改成四个院落,大房、二房、三房各占一个,还有一个院落当厨房也兼客厅。
在这个院落里,面对日光的那间招待客人,背后的那间时常传出菜香茶水香,送给客人也方便。
曾家是真的败落了。
亲戚们谈论起来,总结出两条。
“曾老夫人肚皮争气,六年生三个儿子,娶三个媳妇却生三个女儿,曾家这将门之家无人顶替,不败还等什么。”
这是别人眼里的第一条,听上去还带着荒诞,第二条呢,就一针见血。
“生三个儿子也没有用,老大不中,老二不中,老三不郑”
把亲戚们的话想到这里,曾宝莲心里一团烦躁,看不下去描写曾祖父事迹的卷宗,阖上它,眼神幽幽的如一汪静水。
三房里的宝莲姑娘排行老三,是家里最的姑娘,上面还有二房的二姑娘曾紫芳,还有大房的大姑奶奶,出嫁的曾秀慧。
这名字没错。
曾家已然败落,守不起祖宗手里的规矩,把姐妹们的名字还有个讲究。
曾大爷身为长子,虽竭力的给女儿起个“秀丽贤惠”,但奈何曾二爷只想当官,考不上捐也成,只恨没有银子捐,就在女儿名字上泄愤,二姑娘就叫佩紫的芬芳,佩紫,有求官的意思。
因为这个名字,曾大爷暗暗防备二爷,担心他卖女求官,把曾家自己心里仅有的一层脸面丢干净。
曾二姑娘的名字肆意,曾三奶奶也就大胆的给女儿起名宝莲,因为她是南边水乡的人,嫁到京城以后,她的公公曾将军壮年战死,去泉下陪伴有英勇之名的曾老将军,就是曾宝莲手中卷宗写的那一个,曾家三位爷中不了官,曾家一比一差,曾三奶奶先是无颜面回娘家,再就拿不出钱回娘家,梦里也思念水乡的她,在女儿名字上解解相思。
宝莲姑娘是家里姐妹中唯一心怀祖父、曾祖父的人,也是家中唯一向往祖父辈风啄人。
但是她除去向往,再就是偷偷的躲起来看祖父手札,曾祖父卷宗,也没有别的办法。
有时候,宝莲甚至很灰心。
这个朝代,下是应该男人去闯的啊。
她,只是个姑娘。
可看看家里的男人吧?
有脚步声走来,透过柳荫可以看到三十岁男子走来,肩膀上扛着锄头,他的面容有几分和曾宝莲相似,这是曾三爷,宝莲的父亲。
他去的地方在荷花池的另一侧,那里开几垄田地,种着家里每吃的水菜。
确实给家里省菜钱,但是曾宝莲手抚额头不忍心再看,她的心声咆哮翻腾,父亲应该去看书,一回不中再次应试,直到中,直到恢复门楣为止。
不是种菜。
不应该种菜。
又有脚步声一路歪斜而来,一个发福的男子摇椅晃的走来,手中提着一壶酒,边走边喝,边喝边念:“酒中自有黄金屋......”
曾宝莲悄悄的往老树后面,根本不愿意看二伯曾二爷,这也是个不看书的,还成的想着酒肉交朋友,一不心攀上个贵人,好把二姐曾紫芳嫁过去,当妾也成,只要能让岳父当官。
“二哥,你又喝多了,赶紧回去睡吧,”曾三爷好脾气的一声,曾二爷摆摆手:“三弟,等哥哥找到官,也给你一个。”
曾宝莲无话可,只觉得嘴里苦苦的。
要这个家里最让宝莲看得下去的男人,就是大伯曾大爷,他迈着方步走来,目不斜视,神色端庄,俨然还是他当世家公子时的体态,曾宝莲深深的怜悯他。
可怜大伯五十岁了还夜夜攻书,可怜大伯逢科必下,逢下必落榜,已经是亲戚嘴里的笑话,却从来没有后悔过。
他经过曾三爷种地的那块,总是会停下来,温和地道:“三弟,农耕好,不过你别伤着身子骨儿,还是看书要紧。”
曾宝莲也觉得父亲未必能中,但大伯这话多少带着曾家的骨气,见到曾大爷越走越近,她屏气凝神,打算再听一遍大伯的啰嗦话,并暗暗的致敬。
曾三爷也停下锄头等着,准备等曾大爷完,就继续种地。
曾大爷双眼看前,笔直的走了。
“啊?”
父女不在一个地方,却一样的诧异,再就发现曾大爷和平时不一样,他身子绷的紧紧的,似乎有事情发生。
曾家自曾将军去世以后,一柄大伞倒下,生出无数的事情,让人坑让人蒙,最后落到日用都勉强的地步,曾大爷的神态改变,曾三爷、曾宝莲吓得都是一个激灵。
一个放下锄头,一个从树后走出,父女对视一眼,顾不上话,急急跟在曾大爷后面。
曾大爷果然不正常,步子飞快的直奔房里,三房父女追得气喘吁吁,一直追到房里。
“大哥,出了什么事?”
曾三爷胆战心惊。
曾大爷板着脸,对刚刚迎出来的曾大奶奶道:“叫全家都来,我有话要。”
接着,就一言不发。
曾二爷夫妻、曾三奶奶都到齐,曾大爷面上迸发出喜色,双手甚至干搓着:“恭喜二弟,贺喜二弟妹,家里有喜事了。”
曾二爷、曾二奶奶傻呆呆:“大哥,家里有喜事,为什么只恭喜我们?”
曾大爷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放下来,曾二爷看信,他笑眯眯的对着妻子和三房解释:“原来,父亲去世以前,曾为家里的姑娘定过亲事,今表亲约我吃酒,我还在奇怪,平时他也不和咱们走动啊,我倒在心里笑话他只认富贵不认亲戚,就算当官也不是好官,却没有想到除去他以外,还有镇西侯的世子在,镇西侯的世子年纪,礼数却足,对着我行礼,口称伯父,他父亲有亲笔书信让我当面观看,他等着回话,我就看了,一看哈哈,原来父亲在镇西侯帐下的时候,是他最礼敬的人,两个人定下亲事,并且写下定亲文书,一家一份......”
曾大爷的口沫纷飞,曾二爷曾二奶奶脸色却很难看,曾二奶奶扯扯丈夫衣角,低声道:“不是,紫芳要给殿下.....”
曾家有很多守不住旧日规矩的地方,但余下的,曾大爷费尽心血的守住,比如二姑娘紫芳不定亲,是轮不到三姑娘宝莲的,镇西侯世子送来定亲文书,定亲的肯定是紫芳。
而曾大爷也明确的恭喜过“二弟大喜”,让刚攀上好亲事的二房大惊失色。
殿下?
镇西侯?
一个在京里享受富贵,一个在西疆喝风吃土,哪家更好岂不是一目了然。
曾二爷把信送回到曾大爷手上,从神情上看还算镇定,开口也不慌不忙的。
“大哥,咱们家照照镜子吧,配不上镇西侯。”
“是啊,紫芳嫁过去一定受气。”曾二奶奶帮腔。
曾二爷又道:“我和大哥大嫂一样,膝下只有一个女儿,不能远嫁不能远嫁。”
曾二奶奶道:“是啊,紫芳如果不嫁在京里,以后二爷和我老了,病床前面凄凉呐.....”
着,用个帕子擦眼泪。
别管真哭假哭,总归看上去实在伤心。
曾大爷还没有听完,呆气就犯了,而且长子在家里有绝对的权利,父母亲不在,长兄如父。
他瞪圆眼睛怒了:“胡,你们怎么敢胡.....”手指气得连点十几下,下面的话才从嗓子眼里出来。
“镇西侯那么大的官员,又手握兵权,他家的世子难道找不到更好的姑娘?人家却偏偏来找咱们家这个破落户儿,这是人家有廉知耻,重情厚谊.....人家都不嫌弃,你们还挑什么,你们还挑的是什么.....”
到最愤怒的时候,曾大爷气的双拳攥紧,仿佛随时随地会打人。
他这个长兄在家里有积威,曾二爷夫妻立身不正内心有愧,曾二奶奶见到以后,叫一声“娘呀”,拔腿就跑。
曾二爷如果也这样逃走,曾大爷一定会追到二房,强迫夫妻在亲事上表态。
曾二爷先来个缓兵之计,暂时的服软:“大哥的对,等我再想想,等我回去劝劝你弟妹,都是她刚才挤眉弄眼的,害的我错话,大哥,让我回房里好好的静一静......”
欠身行礼,就此告辞。
曾宝莲这三房见到没有他们的事情,曾三爷还要去种地,曾三奶奶带着宝莲还要做针指赚家用,也随后告辞。
他们看着曾二爷追上曾二奶奶,夫妻交头接耳,曾三奶奶颇有同情地道:“看吧,二哥二嫂多难过啊。”
曾三奶奶从自己的角度来想,如果远嫁的是宝莲,她也不干。
先不母女远离,路远这辈子可能再也见不到,只侯门深重,娘家人没有能耐周护,曾三奶奶就不会答应。
两房人隔的远,三房的谈论二房听不到,二房的话三房也没法儿听。
一丛盛开正好的娇花旁边,曾二奶奶悄声道:“老太爷去世的时候,我还没有生下紫芳,三弟妹刚刚进门,凭什么就这亲事是紫芳的?大哥的对,镇西侯府的门第,换成平时,咱们攀不上,这大的喜事让给三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