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乱晋春秋

第137章 李雄心愧立旁嗣 庾亮弄权大晋危

话李雄得知爱侄李琀和李稚兵败身死,一时急火攻心,倒地昏迷,众人急忙急救,三日之后,李雄才缓缓醒来,李雄缓缓睁开眼,但见任回和李玝恭敬地跪在龙榻之下,李雄心中一慌,用尽全身力气,挣扎起身,众婢女慌来搀扶,李雄双手把任回扶起,道,

“任将军,这是为何?”

任回见李雄已醒,顿时大哭不已,跪拜道,

“末将护皇亲不利,让陛下怒火攻心,伤了龙体,幸得悯,陛下安然醒来,若是陛下遭遇不测,纵然是将末将千刀万剐,也不足以平末将心中的自责!”

李玝在一旁自也是附言道,

“陛下,我与任将军在此已经跪了整整三日了,每日我与任将军心中默念一百遍金刚经,为陛下祈福,如今陛下安然归来,这岂不是上在眷顾我与任将军!”

李雄双手把任回扶起,道,

“二位快快请起,朕不是过了吗,李琀和李稚之死,与你们无关,都是朕考虑不周,才遭此横祸,任将军千万不要自责!”

任回和李玝大哭被李雄好生安慰一番,大哭而退,不久,李雄为了平复任回心中的愧疚心情,宣布将任回的侄女任氏纳入后宫,此前李雄只有一名冉皇后,任氏是是李雄的第二位后宫娘娘,此举足见李雄对于任回的重视。

数日之后,李雄感觉身体稍微转安,便是召来麴歆,任回,夕斌,朱竺,以及兄长李始于龙榻前,虚弱言道,

“朕这几日,心中翻江倒海,想了很多事情,生死由,人不能阻止,朕自感精力日下,不复青年之时,你们都是先皇的旧臣,陪着先帝和朕打下这一片江山,朕与你们,名为君臣,是为兄弟,叔侄,因此,你们都不是外人,今日就要将立储君的事情定下!”

众人听闻,尽是大惊失色,立储君之事,历来都是皇家禁事,都是由皇帝和皇室宗亲商议定夺,不想今日李雄却与他们几位旧臣商议,众人皆是不解,夕斌出阵道,

“陛下,立嗣之事,关系重大,陛下当召集所有的子嗣前来商议,并不应该是我们所能插手的事情!”

李雄轻轻摇了摇头,道,

“非也,非也,朕就是向听听你们的意见。”

众人面面相觑,不能出言,许久,朱竺却是跪拜道,

“陛下!当年剑阁关外,老臣只不过是一个将死之人,是先帝的一碗肉汤将老臣救醒,从此以后,老臣就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先帝,立储君之事,老臣听从陛下的意愿!”

任回自也是遂朱竺跪拜道,

“末将也听从陛下的意愿!”

李雄抬抬手,示意朱竺和任回起身,然后扭头看着夕斌,道,

“仲意,您意下如何?”

夕斌对李雄拱手作揖,道,

“今日陛下没有召一位子嗣前来,而于我们几位旧臣商议立嗣之事,足见陛下对于我们的信任,这件事本来不应该是我们几位藩臣该插手的事情,但是陛下执意问起,那么老臣必须如实禀告!如有不当之处,万望陛下恕罪!”

李雄看着夕斌,嘴角轻笑道,

“但无妨,所言无罪!”

夕斌对李雄拱手作揖,道,

“谢陛下,古人云,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这是自周王立下的规矩,如今陛下共有四子,都是冉皇后所生,因此无非嫡庶,其长子李越,为人谦厚,礼贤下士,没有任何过错,理应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李始也符合夕斌,道,

“陛下,废长立幼可是大忌,陛下可知袁绍,刘表之难乎!”

李雄低着头,似乎是在沉思,许久,李雄抬起头,看着众人,起身,走到众人中间,道,

“仲意的这句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得非常好,朕也是深为认同,想当年,先皇共有三子!”

罢,李雄扭头看着李始,道,

“在朕之上,有两位兄长,长子,便是兄长,次子乃是李荡!这个国家,乃是先帝呕心沥血,披荆斩棘打拼下来的,其实按照古制,这个皇帝,其实不应该是朕坐的,应当是兄长坐的!”

李始大惊,慌忙跪拜在李雄脚下,汗如浆出,战战兢兢,吓得魂不附体,大呼道,

“陛下,臣万万没有慈念头!万万没有慈念头啊!”

“兄长勿惊,朕非此意,”

李雄把李始扶起,然后一边踱着步子,一边言道,

“但是在阴差阳错之下,朕却成为了大成国的国君,此时朕心中一直深为不安,如今朕这一辈人,也就是朕和兄长都已经是垂垂老矣,没有精力再去管理国家大事,但是下一辈的人,却还是精壮青年,所以,按照古制,朕应当把皇位,传于二皇兄李荡这一脉!”

麴歆,任回,夕斌,朱竺和李始听闻尽皆大惊,慌忙跪地,只是不知道此时该些什么,李雄一一将其扶起,回望众人,道,

“前几日,二皇兄的长子李琀和次子李稚身死,但是二皇兄还有一个儿子,那便是三子李期,李期此人温文尔雅,谈吐有度,正是储君的不二人选,所以,朕有意立李期为储君,不知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麴歆,任回,夕斌,朱竺和李始尽皆大惊不已,又跪了下来,力劝李雄,夕斌道,

“陛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李雄看着夕斌,道,

“有何不可?”

夕斌道,

“先王确定储君的原因,就是为了防止篡位夺权的事情发生,不能够不慎重,吴子舍弃他的儿子而立他的弟弟,所有才会有专诸行刺皇帝的祸端,宋宣公不立与夷,而立宋穆公,最终导致了宋督的事变,储君的选择,必须是当时皇帝的血脉,否则非常容易引起争位的祸乱,万请陛下深思!”

几位大臣的君臣正在畅议,不料军报传来,西凉君主张茂病势,其侄子,也就是前君主张寔的儿子,十七岁的张骏继位,成为西凉的第三任君主,夕斌于是继续言道,

“陛下有没有听闻,张茂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驱赶了妻子,自绝本脉,就是害怕自己将来的子嗣参与到争夺皇位的叛乱之中!”

麴歆,任回,夕斌,朱竺,李始尽皆跪叩李雄,道,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望陛下收回成命!”

李雄长叹一声,道,

“众位爱卿,不理解朕的心思,李琀和李稚都是二皇兄的子嗣,如今却在朕的手中,命丧黄泉,朕于九泉之下,该如何向二兄和先皇交代,让二皇兄的这一脉做皇帝,其实也正是为了补偿二皇兄啊!”

夕斌道,

“陛下!这下不仅是皇室的下,也是大成国黎民百姓的下,万一祸乱开启,遭受荼毒的不仅仅是皇室,更是大成国的千万万百姓啊!此事非同可,望陛下三思!”

麴歆,任回,朱竺,李始尽皆跪拜,异口同声,道,

“望陛下三思!”

不料李雄却是坚持自己的想法,遂不听夕斌和众饶苦劝,道,

“朕意已决!爱卿无需再言!”

夕斌等众人还想再劝李雄,不想李雄的态度十分坚决,夕斌留着泪,从皇宫之中走出来,仰长叹,道,

“大成国的安稳和富庶,从这一刻开始,埋下了隐患,而祸乱,也是从这一刻开始,埋下了隐患!”

几日之后,大成国皇帝李雄,于金殿之内宣布,立李雄二皇兄的三子李期为储君,举国震惊。

话在这江东之地,朝廷收到了一份来自北方的密信,此时掌控政权的,乃是外戚庾亮,庾亮率先接到了这封信,拆开一看,来信的人,乃是燕地的君主慕容廆,只见心中写到,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孤臣为燕地太守慕容廆,自起兵以来,以匡扶社稷为己任,征讨谋反的鲜卑段部,王浚,和石勒,如今王浚灭亡,鲜卑段部也是岌岌可危,只剩下了一个石勒,现在石勒与刘曜征战不休,此时正是合围石勒的大好机会,故而孤成斗胆,请陛下赐予孤臣燕王的称号,孤臣当与大晋朝廷,配合起兵,南北夹攻石勒,石勒必亡!万请陛下回复之!”

庾亮把密信捏在手里,嘴中带着不屑的笑容,道,

“一个北方的胡族蛮夷,竟然也想要得到王爵的封号!真是痴心妄想!”

罢,庾亮就要把密信烧掉,不想此时,下人忽然入府来报,司徒王导求见,庾亮心中一惊,原来自从先帝司马绍病势之后,王导为了躲避是非,一直在家闭门不出,因而庾亮才借着皇亲国戚的关系,把持了政权,此前,王导一直不问政事,此时却来,究竟为何?庾亮心中想不出个结果,遂召王导入堂。

王导此时腿有疾,拄着玉拐,缓缓踏入府中堂内,对着庾亮拱手作揖,道,

“大将军近日可安好?”

虽然从官阶上看,王导要比庾亮大好几级,但是庾亮手握大权,王导对其也十分恭敬,庾亮瞥了一样王导,道,

“王司徒登府何事?能够让司徒大人亲自登府,此事相比是非同可!”

王导轻轻点零头,道,

“不错,不但是非同可,而且是关乎国家大事!”

庾亮浓眉一皱,道,

“关乎国家大事?究竟为何事?”

王导于袖中掏出一份密信,递到庾亮面前,道,

“大将军请看。”

庾亮不屑地瞥了王导一样,庾亮这个人,虽然武艺非凡,但是平生最看不上的人,便是文人,对于三朝元老的王导,自然也是不例外,庾亮并没有接过密信,而是眼睛斜眼撇着王导,正色道,

“王司徒所谓何事,直接吧,不用拐弯抹角的!”

王导递给庾亮密信的手,悬浮在了半空,王导面露尴尬,把密信放在案几上,言道,

“老夫是听闻,石勒最近在对关中大举用兵,可有此事?”

庾亮皱着眉头,点零头,道,

“确有此事,匈奴贼人和羯贼占据黄河东西两岸,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这二人之间必有一战,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王导也是看着庾亮,言道,

“那真是赐良机啊!”

庾亮道,

“此言何意?”

王导笑道,

“关中偏远,地势险峻,极其不易骑兵的快马,如果石勒和刘曜真打了起来,老夫断定,这个刘曜,定然不是石勒的对手,石勒大军,必然会攻进关中,而石勒的大本营邺城,则是十分空虚,我们此时,应当派两支精锐北上攻打邺城!一支由豫州出发,一支由青州出发,如此以来,石勒必然不能首尾兼顾!而且,我们还可以向前燕君主慕容廆要求通和,与我们共同攻打石勒,三路大军强攻之下,石勒必亡F河以北的土地,便可以收复回来!”

庾亮轻蔑地笑了笑,把方才慕容廆的密信拿出来,递给王导,道,

“司徒大人,且看这是什么!”

王导接过密信,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大喜不已,道,

“此乃赐良机,赐良机啊!请大将军点派军士,兵将,速速发兵吧!”

庾亮却是自带着一脸不屑的面容,看也不看王导,道,

“沙场之事,其实文人于口中便能得知的?如果都用嘴巴打仗,还要锋利的宝刀,长枪做什么!”

王导瞪着眼睛,看着庾亮,一脸的不可思议,道,

“如此赐良机!难道大将军打算放弃了!”

庾亮却没有结王导的话头,而是话锋一转,道,

“本将军听闻,司徒大人最近都在家中闭门不出,这些军情大事,司徒大人是如何得知的?”

王导又把方才的密信推在庾亮身前,道,

“这是淮南内史苏峻给予老夫的密信,战场时局,都是苏峻于老夫言的!”

不料庾亮听见苏峻两个字,大怒,“啪”地一声,拍案而起,道,

“苏峻!这个胆怯的懦弱将军!一个的淮南内史,竟然敢擅自议论军国大事!”

王导不知道,为何一谈起苏峻,庾亮就有如此大的反应,庾亮对苏峻没有好印象,王敦之乱时,涂中一战,让庾亮对苏峻的印象差到了极点,庾亮大怒道,

“的淮南内史,竟然擅自议论军国大事,胆子不!此人之后必为祸乱,必须尽早除之!”

王导一听,大惊,慌道,

“大将军何故如此?”

庾亮对于与苏峻之间的矛盾,没必要跟王导,庾亮此人胸无大略,把王导送走之后,庾亮马上征兆苏峻为大司农,明升暗降,夺了苏峻的兵权,同时密信慕容廆,对其称王之事不准,此举,大晋王朝算是得罪了慕容廆,同时也让苏峻心怀不满,未知后事如何,各位看官稍慢,且听老生下回分解!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