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锋

在张皮绠的强烈要求之下,顺军骑兵终于开始聚集了起来。一道道烟尘翻滚奔腾,骑士们一边使用簧轮手枪射击骚扰,一边重新排列为了严整的密集阵队形。

簧轮手枪的精确度算不上高,面对清军严密的枪炮火力大举反击,也很不占便宜。如果继续这样对峙下去,可能袭扰的任务没有完成,顺军骑兵自己反而要被白白当靶子射击好长一段时间。

但是面对敌人的深沟高垒,郝摇旗还是感到形势有些棘手:

“清军这次布防极为严密,和过去每每采取主动出击的形势,大有不同。”

这一次率领满洲兵压阵护卫的是博和托,他已经多番与楚闯精兵交手。对于大顺军中精锐之师采用的排枪射击、墙式冲锋等战术,还有簧轮手枪、扬武剑、重型鸟铳等特殊的军械武备,都有极其深刻的了解。

多尔衮以博和托督兵抵挡大顺军援兵的第一波攻势,也可见得多尔衮对李来亨的重视程度之高。

毫无疑问,博和托的对症下药起到很大作用。他不再像过去清军将领那样轻狂自大,而是以十分沉着的精神态度,极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防御部署。

为了防备顺军占据优势的火铳,博和托还将清军已经不少年没有怎么使用过的种种盾车工事重新拿了出来。

在壕沟的两侧,满洲兵都放置了许多粮车、大车和简易的木栅栏工事,用于阻挡顺军骑兵的袭扰行动。

见到这样的坚固的防御阵地,即使是郝摇旗这般胆大心细之人,也难免倒吸一口凉气,对博和托严密的防御部署感到惊叹和佩服。

“高达标还要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赶到徐州城下。”张皮绠接着说道,“我们是开道先锋,不能丝毫怯懦,首战必须振奋人心士气才行。”

郝摇旗转回头去,他看到不远处那小山岗上晋王李来亨的黄龙大纛,不再多说什么,迅速挥了挥手命令各队骑将召集士卒。

很快顺军骑兵的队形就完成了调整,在极短时间内便由分散转回密集阵形态。在这段时间里,博和托指挥的满洲守军,也继续固守壕沟寨墙一线,持续不断地利用枪炮远程火力试图骚乱顺军骑兵的队形变换。

不过由于两军还保持着一段距离,而且大顺军骑兵的整队能力本来就因为骑兵士官数量大的优势而非常惊人,羽林军又是这之中的绝对翘楚。

即便有着外部敌人的炮火袭扰,这些骑士们也能在枪林弹雨之中,毫无混乱地迅速完成队形变换。

一个个楔形的密集阵重新出现在战场上,张皮绠身先士卒地冲了过去。他是勇将,也是一员战术组织能力相当优秀的骑兵指挥官,跟随张皮绠出击的羽林骑士们,都各自紧紧约束战线。

面对清军士兵那急如骤雨的火力反击,大顺军的羽林骑士们这次毫无畏惧,密集阵丝毫没有动摇,严格的纪律约束着所有人的动作。

即便体力都已相当衰竭,每名士兵还是杰出地完成了自己所当做到的所有任务。

这样的一支精兵,又让博和托倍感震动。

一段时间不见,大顺军的精锐程度,似乎又有所上升。

再联想到大顺军在人力物力上具备的巨大动员优势,博和托也算是终于完全理解了一件事,那就是多尔衮为何这样急不可耐地要与大顺军进行一场决一生死的会战。

那是因为清军再不进行决战,以大顺政权的成长速度,估计一两年以后,大清就连上决战桌的资格都没有了。

轰隆一片巨响声中,张皮绠一声令下,羽林骑士们纷纷将特制的小型万人敌丢了出去。这种近似于手雷的武器,比掷弹兵和矿兵使用的还要轻便一些,威力也更为有限,但足可以在敌人简陋的木制工事前造成震撼效果。

接着大批骑兵就挥舞起扬武剑,飞快刺击敌人。双方距离越缩越短,已有不少手持火铳的清军汉兵,连拔出单刀进行格斗抵挡的勇气都没有,就已经丢下武器向后逃窜。

然而那些压阵的满洲兵,则在博和托的组织下于后方形成第二道战线,立即准备展开犀利的反击。

见到这种情况,郝摇旗感到作为开道先锋,张皮绠的任务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战场上的冲锋号声音渐渐变小,顺军骑兵在破坏了一批野战工事,杀死了不少掘壕的清兵以后,便又以更快的速度后撤,避开了和满洲兵反击部队交锋的机会。

郝摇旗沉声训斥道:“没有步卒跟随,骑兵即便狂飙猛进,取得了战术突破又有什么用?我们不要急!等待晋王命令,等待其余援兵抵达!”

张皮绠正为自己厮杀还没有尽兴的事情感到满头怨气,听到郝摇旗这话,才赶快惊醒了过来。好在顺军的战锄动与组织能力都相当出色,即便是骑兵部队一定程度上被清军“粘”住,也能很快脱离出来。

所以这次短暂的骑兵集中攻击,还是取得了一些战果,大顺军自身也没有付出多少的伤亡。

只是鉴于清军的严防死守,郝摇旗还是认为:

“清军防守实在严密,我军先头部队一万五千人,全为骑兵,要取得突破实在太难。除非不惜伤亡,拼命突击才行,但现在实无此必要。

徐州城坚,一两日内绝无危险,还是等待方太师抵达才是要紧之事。”

李来亨也在等候着其余步卒援兵赶上来,他驻足汕头,对于清军严密的防守感到有些意外。毕竟大顺军几次和清军交手,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敌人的战术风格正在发生变化,其实也意味着清军正在接受大顺军单兵战斗力反超清军的一种现实。

但就现在的战场形势来看,李来亨捏着眉心,只能喃喃自语地说:

“乐山啊乐山,孤需要你了。”

李来亨等待的这支援兵,拥有六万余人的庞大兵力。但是多数都是步卒,而且还包括了大量难以移动的重炮部队在内。

方以仁带着这支大军,此时刚刚从坚城集附近出发,距离徐州战彻有一段距离。

而且顺军援兵全部都是走陆路,因为冰雪消融的缘故,地面泥泞不堪,也难免影响到大军行军的速度。

反倒是南明的北伐军,由于多用大船运载。随着天气的变化,河道完全解冻,战舰行驶越发便利。

即便南明诸将之间始终矛盾不断,到这时候,在清军使者的疯狂催促之下,也总算开始前进,逐渐逼向徐州战场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