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凯旋与出征
汉章武三年五月,刘辩率凯旋之师返回弘农城。
但并非所有人都与刘辩一同返回,有人死于与西凉军的数月战死,有人则被刘辩委以重任,镇守凉州数郡。
右扶风徐荣改任凉州刺史,兼武威太守,驻守凉州中心武威郡。左冯翊从事、飞熊校尉樊稠改任北地太守,东据并州张飞。京兆尹从事秦琦改任张掖太守。蓝田令贾穆改任安定太守。虎烈校尉皇甫元任汉阳太守。华雄为武都太守。卢氏令常林改任右扶风。降将高柔任张掖居延属国长史。降将何登为金城太守。降将张横为陇西太守。酒泉、敦煌两郡太守则为徐荣麾下两员将领张卓和张力。
至于本次战事的最大功臣——赵云,刘辩则依然将其带在身边。
凉州虽然大胜,河东的战况却不是十分理想。
襄陵以北五县已被田豫率军攻下,临汾以东五县亦被关羽、司马懿、张杨一路人马攻下。
如今徐晃驻扎闻喜城,太史慈驻扎太阳城,荀攸与梁宇驻扎安邑城,顽守着河东郡西南九县。由于各郡大部分人马都在据守周边敌人,又加上不断支援凉州,河东受到的支援实在有限。
于是,刘辩刚回到弘农城,便准备立即支援河东的战事。
但他却是被贾诩和皇甫嵩拦住,皇甫嵩言道:“王上,众将士才结束凉州战事归来,正是疲惫之时,不如休整一阵。”
贾诩亦道:“不如王上在弘农坐镇,派文远率一军赴河东支援,舒缓河东压力。”
刘辩闻言思忖了一番,觉得两人得有一定道理,他又看了看一旁的华歆,后者也向他点零头,示意他如此。
于是刘辩起身对皇甫嵩言道:“还需老将军坐镇安邑,统领崤山之军。”
皇甫嵩答“喏。”算是领了军命,自去收拾行装,赶赴安邑去与张辽换防。
数日之后,张辽率五千精兵由茅津渡河,赶赴河东,支援战事。
原本包围太阳城的张杨见张辽来援向东撤军,并未与张辽进行硬碰硬,弘农国张辽、高顺、徐晃之名闻名于世,张杨自然不敢觑。
不过张杨并未撤退太远,依然保持着一个可以随时进攻太阳城的距离。毕竟太阳城是一个军事要地,作为直接渡河抵达弘农的一个据点。
张杨可不会轻易放弃。
另外关羽的大军就在太阳城与安邑城之间,可以随时赶来支援。若不是并州战事不利,又从河东战场调走了一些人马,关羽等人也不会连一个河东郡才只攻下一半。
然而关羽军中很快又出现了一个强有力的援军,那便是乔装打扮,一路由凉州最北部敦煌郡赶来的马超。
那日马超将父亲马腾葬在三危山,将余下的几名将士遣散,又劝张横降于弘农军,脱了盔甲,弃了兵刃,一个人乔装打扮离了敦煌。马超路上杀了一伙妨,得了些钱财,这一路倒还算顺利,没有窘迫到饿肚子的地步。
关羽见着马超,对其遭遇颇为同情,安排他先去洛阳见刘备,好让刘备对马超进行封赏,使马超一心为刘备效命。然而马超一心为父报仇,欲在河东上阵杀担
“待某临军斩将,再去见陛下不迟。”马超如是言道。
关羽见马超如此坚持,便调拨一队人马供其调遣,也顺便看一看这个青年将军的实力如何,好帮他一些好话。
马超随关羽征战的第一阵便遇上了出城袭击张杨的张辽、太史慈两人,皆是弘农军中的骁勇战将,已经被弘农军两将攻的濒临溃败的张杨见援军到来,心中松了一口气,暗自庆幸。
关羽、马超两人也不含糊,直接迎上了太史慈与张辽,捉对厮杀,关羽手中偃月刀砍向太史慈,后者将槊在背后绕了一圈转到左手,躲过关羽偃月刀的同时刺向关羽面门,两人互有攻防,激斗正酣。马超挺枪刺向张辽,张辽亦是一模一样的动作,长槊抵住枪尖,两人皆是一震,马超心道:“张文远果然好手段。”张辽惊异:“这少年不简单。”
“来将可有姓名?”张辽勒马立在一旁,问起了马超的姓名。
马超昂首挺胸,用枪指着张辽,言道:“你听好了,某乃大汉镇西将军之子马孟起。赵子龙何在?某要为父亲报仇。”
张辽早先一直在安邑——崤山一带,而后又被派往河东,并未有机会回到弘农,更别知道凉州战事的细节了。张辽知晓马腾有一子唤作“马超”,甚是骁勇,也从传言中知道一些西凉战事,而马腾因赵云一枪戳中失血而死一环却是不知晓。
张辽原本想要招揽马超,如今听到这一番言语,心中已知如此已是不可能,只得作罢。
只听马超又道:“尔等不尊子,行谋逆之事,某要将汝等杀尽,擒纂农王,送往洛阳。”
马超似乎对弘农军恨之入骨,竟出这般言语。
弘农军众人听到马超对刘辩出言不逊,心中愤懑,张辽麾下将领程秋看不惯马超这般言语,提刀攻向马超,看力道是想要将马超一刀劈为两段。程秋出自董卓麾下最精锐的部队——飞熊军,身材魁梧,气力非凡,跟随张辽数年,深得张辽重视。
张辽见程秋杀向马超,心中满是担心,他知道马超实力,程秋还差些火候。张辽拍马向前,正要接过程秋,重新与马超交手,却是晚了一步。只见马超一招回马枪,程秋魁梧的身躯缓缓倒落马下,腰间一个血洞,就好似那日马腾一般。
马超一击得逞,疯了一般喊叫,欲再一枪戳向程秋咽喉,结果了仍在颤抖的程秋。
“叮……”
一杆长槊槊尖击中枪尖,发出了刺耳的金属撞击声,使马超手中长枪在手中滑了一截,差一点就要脱手。
张辽见心腹将领摔落马下,心中愤怒不已,这一击用上了十分力气。
只是躺在地上的程秋,颤抖的身体突然停下,没了气息。